《绝密1950》:荡气回肠的红色史诗

2009-11-16 02:48钱国宏
声屏世界 2009年10期
关键词:全剧李铁英雄主义

钱国宏

各地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绝密1950》,在荧屏上为亿万观众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红色史诗。

《绝密1950》讲述的是建国初期,我军一支七人小分队为保卫国家安全,护送一份绝密文件进京而与敌特斗智斗勇、英勇奋战的故事,是近年来荧屏上谍战剧中比较成功的一部。其一,全剧剧情严谨。小分队面对敌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忽而山林、忽而客栈、忽而乡村、忽而城市,时时刻刻处于危险之中,每一次惨烈、残酷的战斗,小分队成员都以一当十、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化险为夷。故事情节紧凑而跌宕起伏,悬疑之处设计巧妙。其二,人物刻画到位。智勇双全、忍辱负重的队长陆超,机智勇敢、身手了得的李铁,顾全大局、刚烈顽强的杨玉梅,果敢坚毅、勇猛无敌的赵石生,憨厚朴实、爱憎分明的王二牛,疑虑重重、深明大义的陈荃父女,以及阴险狡诈、老谋深算的特务头子白日等,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十分到位。人人性格突出,个个特点鲜明,呼之欲出,如在眼前。其三,氛围紧张有序。处处暗藏杀机,时时危机四伏,观众在“一关更比一关险”中心为之跌宕、人为之紧张,但队员们总能在敌人的细小疏忽中破网而出,成功脱险,体现出烈胆雄风和英雄主义精神。其四,表现手法新颖。《绝密1950》一改时下电视剧故弄玄虚的做法,开场即将主题和人物交代明晰,简洁不简单,既惊险刺激又精彩无限。其五,汇集商业元素。《绝密1950》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还融合了商业片要素。小分队七名成员个个身怀绝技,武侠、悬疑、谍战熔于一炉,给观众以更多的观剧快感。

白璧微瑕,《绝密1950》虽是精品力作,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硬伤”。其一,剧情扑朔迷离,多有牵强。小分队以不可思议、故意暴露的方式护送国民党情报高官,面对敌人所设下的重重陷阱与圈套,以及小分队内部的猜疑和心理较量等,七人小组却一次次闯过枪林弹雨,化险为夷,实在是有些牵强且匪夷所思。其二,人物情节交待不清。队长陆超每临大敌,总是做出违背常理的决策,使得小分队成员互相猜忌、啧有怨言、备受损失。而全剧未给陆队长一处解释的机会,这不仅令队员迷惑不解,就连观众也如坠五里云雾之中,以至于陆超在队员和观众心目中留下了“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的深刻印象;混入小分队中的敌特“王参谋”(郑海)在途中接二连三地“抛花”、“甩叶”、“刻字”为敌人通风报信,队员们都视而不见。他被李铁击毙后,其它队员还在为“王参谋”的死而扼腕叹息。其三,个别场面有穿帮现象。国民党特务抽过滤嘴香烟;某医院大墙上一闪而过的“新型合作医疗”字样的现代标语;杨玉梅、陈沛云面对爱人、父亲与敌同归于尽的场面,竟然没有悲痛欲绝的表情;王二牛为营救战友李铁,竟然像迫击炮一样接连将手榴弹准确地甩出73米、72米……

目前,荧屏上谍战剧全线“飘红”,《绝密1950》以其题材新、故事好、节奏快,集惊险、悬疑、谍战、戏剧、武打融于一剧而绝对称得上独树一帜。全剧所体现的历史观和英雄主义精神,又极具现代意义。正如该剧编剧赵舒亚所说:“《绝密1950》是一部歌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史诗,剧中人物不怕牺牲的英雄情结是贯穿全剧的情感基调。而这种英雄情结正是和平年代的今天所缺少的,也是值得大抒特抒的。”

猜你喜欢
全剧李铁英雄主义
世世代代跟着你
基于一维弹簧质量模型的碰撞分析
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
看见校园霸凌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陈晓颖儿《舒克的桃花运》杀青播出指日可待
我的英雄主义情结
The simulation of multiphase flow field in implantable blood pump and analysis of hemolytic capability*
酒鬼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