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工成本的优化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2009-11-16 05:40张绍彤
财经界·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管理效率指标优化

张绍彤

摘要:通过对人工成本的分析,找出人工成本优化的途径和措施,提高企业人工成本的投入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关键词:人工成本投入效益管理效率

人工成本的优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分析人工成本的指标变化,观察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经营状况。通过调整人工成本各项指标的相互关系,妥善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方的利益,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已经受到了企业及企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并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人工成本的优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必然选择

人工成本作为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更是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以上海为例,2008年上海市企业人工成本比2007年增加12,516元,达到71,525元,比2007年增长21%,人工成本在迅速攀升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也使上海的城市竞争能力得以加强。

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由于现代社会物质流通十分迅速、市场竞争公开公平,企业在物化成本中可挖掘的潜力越来越少,而在人工成本中可做的工作越来越多。企业间的竞争集中到了对人工成本的管理方面,人工成本的优化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必然选择。企业管理的内容相当广泛,管理的方式方法也不仅相同,但无论那种管理方式,“人的因素”普遍认为是第一位的,人作为一种资源,在投放到生产经营过程后,自然会产生人工成本,因为人才资源的消耗直接反映到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中,在其他物质资源占有相同的条件下,人工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人工成本优化的目标是调整并合理控制各项人工成本指标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它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等七部分。人工成本的优化就是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调整并合理控制,以确定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工成本水平,即努力降低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降低人事费用率。增强人工成本的支付能力;调整人工成本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等,最终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比,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效益。

下面列举了某企业近五年来的主要经济指标(表一)及2008年度的人工成本构成统计表(表二),该企业主要从事铁路道岔、钢结构及配套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其中道岔产品占国内市场60%的份额,通过对该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到这类企业的人工成本状况。

某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分析表(表一)

表一显示该企业在最近五年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17.08%,而成本费用、人工成本的增长幅度略高于主营收入的增幅,成本费用的快速增长影响了利润总额的提高,企业新增的效益大部分转化为人工成本,企业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表一显示人工成本增长16.57%,但工资总额只增长了1.12%,从人工成本内部各构成的角度存在不合理的方面。

三、人工成本优化的途径和措施

1、提高认识。重视对人工成本的科学管理

我国对人工成本的研究少、起步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成熟的环境,缺乏专门的人才。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人工成本控制规范收入分配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分配[2004]985号)后,企业对开始重视人工成本的讨论分析,人工成本管理仍是企业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国际上,对人工成本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一些先进企业往往把人工成本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工作,把它当成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把它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正是这种成功的管理方式,使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常常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因素,是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经济因素,也是推动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因素,把人工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通过优化人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2、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引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

多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主要采用“工效挂钩”的办法,即企业的工资总额与其当年完成的产值、利润(或利税)等指标挂钩;2004年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集中在企业的总资产、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等指标。而年薪的计一算主要与这些考核指标和职工平均工资挂钩。这两项引导企业分配最重要的政策都忽略了人工成本指标,致使国有企业的人工成本指标形同虚设。处于不考核、不设防、不控制的状态,人工成本管理没有引起企业和企业管理者的重视。2005年底,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探索将职工人均工资与人均经济效益作为挂钩的辅助性指标,合理调节行业间、企业间工资收入水平,逐步实现从现行调控企业工资总额向调控人工成本总额及人均工资水平的过渡”。从政策上、制度上加大对企业分配制度的宏观调控力度,引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

3、建立和完善人工成本的统计评价体系

人工成本的统计评价是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的人工成本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成本的统计报表制度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统计评价体系。需要各级劳动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逐步建立完整的人工成本的统计评价体系。

劳动保障部门对各类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的调查、分析,定期发布本地区的人工成本统计资料,包括人工成本的人均水平、构成比重、产出效益等;各行业管理部门建立起本行业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开展本行业的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调查和对人工成本的分析和预报工作,指导所属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提高其人工成本的管理水平;各企业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起规范的人工成本报表制度。为上级管理部门提供准确、详实的基础资料,同时,对本企业的人工成本进行分析,为合理确定内部分配制度提供可靠依据。

4、建立起人工成本的监督预警机制

人工成本的监督预警机制,是政府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和工资分配进行间接调控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直接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收入水平,各级管理部门随时关注其指标值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人工成本计划,逐步建立起以人工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自我约束机制。

劳动保障部门及行业管理机构从宏观调控和服务的角度出发,关心企业人工成本指标的变化,通过定期发布人工成本统计资料、工资指导线的方法,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的监督指导。对人工成本较高或产出效益较低的企业,通过针对性的比较分析,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人工成本水平,逐步建立起人工成本的监督预警机制,引导企业转变经营观念、降低劳动消耗。促进社会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猜你喜欢
管理效率指标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提升
变电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的提高措施探究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