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修
摘要: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基层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和发展,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举措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1,制约、防护作用。违规违纪现象,保护国家财产和医院利益。披露经营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应事实,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降本增效,维护财经纪律。
2,鉴证和促使作用。开展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强化医院内部监督机制,促进医院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建设性作用。审查评价医院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审查评价医院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寻找新的增长点,消化不利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医院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医院内部审计主要内容
1,审查资金来源正确性和收入完整性。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避免隐匿收入,设置账外账等违法行为。
2,审查各项支出的合法合规性和效益性。重点审查支出结构是否合法。支出是否真实,专款是否专用,审查资金预算是否合理,是否按任务情况安排到位,通过审计避免资金挪用和经济损失。
3,审查资产、财务管理安全性。对固定资产审查账实、账账是否相符,有无非法处置资产,资产处置手续是否完备,处置资金是否按规定入账,是否存在账外账和小金库等情况。
4,审查债权债务总体情况。审查债权债务明细是否清晰,有无呆死账,有无利用债权债务以权谋私,有无借债乱发钱物,随意改变借款用途等。
5,对外采购审计。规范医院对外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益,尽量采用对外招标采购等,进而促进医院加强经济管理。提高医院整体经济效益。
通过内部审计应该达到为医院领导提供可靠、真实、准确的经济活动监督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
三、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完善。由于医院的事业单位身份,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约束较小。个别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把医院审计机构设在财务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导致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权威性不高,客观公正性不强。
2,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对象过于局限,人员素质较差。审计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资料。工作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从发展方向看,医院内部审计应从单纯的“查错防弊”向促进和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转变,向单位业务领域及管理领域扩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目前医院内审工作人员大多是从本单位财务或纪检监察人员调配而来的,习惯于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工作质量不高,适应不了现代医院内审需要。
3,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方式过于单一。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开展财务收支、纠正违纪违规;仅限于事后监督,不能有效预防管理中的复杂情况,同现代管理水平不相适应,不能有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意见。
四、医院内部审计的应对举措
1,设立医院独立的内审机构。给内审工作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保障审计机构在人员、经费及业务独立性,保证内审人员在部门关系上与被审部门相分离。
2,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内审人员要有审计工作经验,精通财务审计专业知识。有过硬的计算机技能。内审人员必须注意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改善自己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内审人员沟通能力也是保障内审工作顺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审人员要与组织内部主要负责人、高管、被审单位等产生人际关系,还包括政府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机构等之间人际关系,需要内审人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3,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由于数据存储介质磁性化和数据处理过程自动化,凭证完成的同时。各类明细账、总账甚至报表都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生成,即使篡改也不会留下痕迹,因此。审计环境的变化,要求审计也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规范财务软件,编制同财务软件相统一的接口,重视网络化建设,使组织的管理网同审计软件相连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
4,调整审计目标,扩大内部审计范围。实现从财务单纯审计向管理决策审计转变,内部审计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财务帐表审计,更侧重于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找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开展内控制度审计,评价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帮助医院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基建工程审计,节约建设资金,促进医院加强基建管理;开展专项审计及审计调查,提出合理化建议。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从而保障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使医院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