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学书 黄学军 刘行宁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飞跃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实践型高级人才。
“农远工程”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一、传统教育的弊端
1.封闭性。
忽视了教育教学应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教师机械地传播、学生也成了学习的机器。
2.片面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教学内容固定老化,考核、评价学生以考试分数为准,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3.机械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过分强调教学计划进度、内容统一,不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把教学内容从教案到黑板“按部就班”地机械搬运。
4.盲目性。
教师研究更多的是“教什么”和“如何教”,而忽视了学习对象“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形成了教师的完全权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远程教育的发展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远程教育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邮件传输的纸介质为主的函授教育(20世纪50年代);第二阶段,以广播电视、录音录像为主的广播电视教育(20世纪80年代);第三阶段,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与远程通讯技术相结合的网上远程教育(20世纪90年代)。其中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与电化教育的发展一脉相承,电化教育的发展为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化教育是电化教育发展的新形态。
我国电化教育奠基人南国农先生认为,电化教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第二阶段,信息化教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计算机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辅助教学、辅助管理(课程整合);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网络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育)。
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在2003年继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用五年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 ,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由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按照“总体规划,发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共同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的是为了解决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资源匮乏,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到2007年,国家第一期工程共建模式三项目学校3.75万所农村初中,模式二38.4万所小学,模式一11万个教学点。
湖北省2004年试点,2005年实施第二期工程,经省远程办批准,咸宁区共立项建设项目学校198所,其中模式一项目学校65所,模式二项目学校126所,模式三项目学校7所。在2007年全省第三期工程中,咸宁区又有14所农村初中,在原模式二的基础上,按模式三建设(今年暑期完成)。两期工程总投入513.7万元,中央和省投入273.1万元,区级配套资金240.6万元(占46.7%)。经近两年学校布局调整,目前,全区共有项目学校160所,其中模式一36所,模式二103所,模式三21所。
四、“农远工程”的意义
1.“农远工程”建设有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地理条件的差异,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导致城乡教育不能均衡协调发展,难以实现教育公平。而“农远工程”是“大国办教育”、“穷国办大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当秋”的百亿工程。工程的实施,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匮乏、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教育资源建设、师资培训工作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使城乡之间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有可能变为现实,为咸宁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是落实“科教兴区”战略,推动咸宁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2.“农远工程”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农远工程”建设为推动我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课程改革理念在农村学校的落实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为教师的发展开启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它在提高培训实效、节约培训经费、增加与名师对话机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对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等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农远工程”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农远工程”不但担负着发展农村教育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农远工程”的建设为农村致富和子女教育方面搭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平台和信息桥梁,对于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传播先进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远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滞后,重视不够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部分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对“农远工程”的不够重视,远教工作似乎是电教人员在唱独角戏,或少数教师时用来讲公开课作秀,课程改革、教研教改和教师继续教育没有实质性地考虑远程教育,虽然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但没有履行好相应的指导、评估、督查的职责,常常形成“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局面。同时,由于对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愿意尝试新技术的作用,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信奉自身的经验而排斥技术的使用。
二、教师培训滞后,且缺乏监测评估机制
“农远工程”的关键在于运用,而运用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靠科班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的需求和学科教师对远程教育应用培训的需求。很多学校根本没有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师能用和会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师比例达不到要求。目前,各级各类培训已经展开,并初见成效,但也暴露很多问题,例如培训缺乏计划性,有些培训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参训人员学习目的不明确,学而不用,使培训内容逐渐生疏;缺乏完善的监测评估机制,使许多培训流于形式。
三、项目管理员不稳定
“农远工程”专职管理人员缺乏,有的是人员经常变换,经过上级培训后又换岗。有的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兼职教师,工作量重,多数是按正常教学工作量以后额外做了远教管理工作,他们没有精力履行设备的维护,资源的下载、整理和开发,应用的指导,有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等职责。有的是经过短期培训就匆匆走上管理岗位,对设备的维护运用能力和新技术的推广能力普遍较差,这就在技术支持上出现断层,影响了日常应用。
四、缺乏配套资源,应用水平不高
中央网台和湖北教育网台提供的课堂实录和课件、习题,特别是空中英语课堂和音乐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资不足,但部分学科教材不配套,进度不同步,资源有限,加上部分学校没有及时下载、整理资源,大部分教师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不强,能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制作课件的教师不多,影响了教师的应用。
五、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效益不高
在教学应用上,会用的教师不多,远远达不到要求,从应用形式上看,主要是少数教师集中在“教”的一方,如何用三种模式改进学生的“学”,在改进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还没有顾及,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师业务培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安全卫生教育、学生课外活动、为农服务等方面,没有很好利用有效资源,导致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应用效益不高,利用率达不到要求。
六、缺乏持续的经费支持
持续的经费支持是“农远工程”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农远工程”经费的主要来源是项目投资的学校自筹。由于咸宁区经济条件差,应该由政府、财政部门投入的项目配套资金大多压到教育部门,前几年,信息技术教育费没有专款专用,取消信息费后,在公用经费中又没有保障专用经费,这样,远程教育正常运行的电费、网络费、维修费使学校承担的压力过大。
“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惠及全国千千万万所农村中小学的人心工程、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硬件基础设施的问题,它涉及基础设施、教学资源、教育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以,要采取系统的思路与观点指导建设,在搭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建立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不断完善考核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股室、特别是中小学校长(第一责任人)和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国家实施“农远工程”的目的和意义,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认识“农远工程”对缓解农村中小学资源和师资缺乏,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的重要意义,使广大教师在思想上、行动上步调一致,变被动应用、被动研究、被动学习到主动获取、主动学习和主动研究。教育局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研究和完善教学应用、教师培训考核、教研激励、设备维护、资源建设等方面的考核奖惩机制。
二、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
针对信息技术教师短缺、项目管理员技术水平不高,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差异较大等特点,继续采取区、乡、校三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富有成效的教师培训。
1.继续加大区级培训的力度,适当扩大培训面。
在调整研究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针对性地对模式二、模式三项目学校校长、项目管理员、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和远教IP数据接收软件、卫星接收机等设备调试、使用、维护的培训;远程教育资源下载、收集、整理、刻录和管理的培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教学设计及课堂应用培训。
2.各乡镇分层次、分期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远教设备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及课程资源整合能力的培训。
3.各项目学校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校本培训,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教师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分段培训考核目标。从考勤、作业、笔试、实践、应用等方面对教师综合考评,把培训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先进评选、职称晋级、岗位聘用等挂钩,通过多层次培训和多重评价机制,督促教师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
三、加强资源建设和应用研究,提高应用效益
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贯彻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教学应用研究,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的应用模式。
1.充分利用中央教育网台和湖北教育网台的优秀教学资源和配送的教学光盘,并对部分资源进行合理的二次设计与开发。
2.利用空中英语课堂和音乐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弥补师资不足。
3.对部分教学资源进行光盘刻录,既可与周边学校共享,又可实现资源的长期、重复利用。
4.开展远教资源应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建立电子备课室和教学资源库。
5.构建天网(卫星资源)、地网(互联网、校园网)、人网(教研网)三网合一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网络。
6.加强资源的综合应用,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素质提高、新课程改革、技术推广、为农服务等方面发挥资源应用的效益。
四、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支持体系,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员的作用
完善以区为中心的区、乡(镇)、校三级技术服务支持体系,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农远工程”设备管理维护队伍,对技术故障的排除采取“就近解决”的原则,缩短服务响应时间,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员的作用,落实好他们的岗位工作量和有关待遇,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特别是乡镇中心学校的项目管理员,要对本乡镇各项目学校的设备维护、应用指导、人员培训、资源辐射提供技术支持。
五、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建立远程教育运行经费保障机制,一是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畅通项目投入的主渠道;二是要在公用经费中列支远程教育专项经费,落实远程教育维护、运行经费的主渠道;三是倡导各项目学校为当地“三农”发展和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提供场所和资源,争取当地乡镇为学校排忧解难,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入。在资金支出方面,既要兼顾眼前和长远的发展,也要兼顾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和开发,为“农远工程”应用的持续发挥提供资金保障。■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教育技术装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