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伟
摘要:针对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实施策略: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的策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的策略;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实施策略
“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是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媒介通过感知、联想、想象、判断、理解、鉴赏、创造等思维活动而形成的。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训练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联想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1]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即感知力、鉴赏力、创造力的培养,这些审美能力运用到其它学科中,可以增加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兴趣,深化对其它学科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使其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并根据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感官上的感觉和把握。它是审美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知到美,这种能力需要后天的培养。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2]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几乎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品名篇。课文中无论从语言、结构等形式美,还是形象、意境的功能内容美都是充实的,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感知美?
1. 朗读作品,感知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词、美句及情感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文章情感所在,应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声调,随着课文中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向学生传递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在讲激越豪放型课文时,应选择激昂饱满的语调,营造昂扬、亢奋的课堂气氛;在讲慷慨悲壮型课文时,则应是深沉豪迈的语调,营造慷慨悲歌、拔剑起舞的课堂气氛。
朗读,可以使学生的语感增强、文思流畅,受到美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感知美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要多多朗读,通过时而高亢、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悲壮的语调体验语句的节奏美、音乐美,从而自觉地借助语感进入审美状态。
2. 创设情境,感知美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还要善于创造和谐的意境,美的意境能使学生很快进入美的享受之中。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创设不同的意境。
二、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就是对事物的审美价值鉴别和欣赏的能力。它标志着一个人在审美修养、审美能力及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水平。
鉴赏美是依个人的具体情况而言的。关于美,由于个人的家庭背景、知识结构、经历的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认识,美的事物是由美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所以要认识一个具体对象是美是丑,不仅要观察它的种种表象,更重要的是剖析它的内在本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1. 端正思想,鉴赏美
审美观是人们发现、感受、评价和欣赏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与现象的看法。正确的审美观,对学生理解课文及社会生活中的观点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2. 品词析句,鉴赏美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美的思想情感要通过精言妙语来表现。品词析句是培养审美鉴赏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体味作者苦心经营的关键词语,可使学生领略到文章的语言美以及作者的良苦用心。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重视“炼字”,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作品中运用的特别传神的词语,通过品味文字,使学生获得审美鉴赏。
3. 发挥联想,鉴赏美
培养学生对美进行鉴赏的能力,离不开联想、分析和比较。联想是人的认识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人脑是产生联想的物质器官。“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反映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暂时的神经联系,由于受到外物的刺激,暂时的神经联系得到恢复,便产生联想。”[3]联想力的形成,对审美鉴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运用象征、对比、映衬等表现手法,在读这类作品时,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联想力来品味作品的内涵美。
鉴赏、品位美,离不开联想,离不开比较、分析,在联想、比较、分析中认知了美、品味了美,同时加深了认识,巩固了认识,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体会了观察景物的角度。这种方法把握了作者的感情,既是一次审美的享受,也完成了一次情感的体验。
三、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
学生在课文中感知美、鉴赏美,受到美的感染,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用文字把自己的美的感受描述出来,即审美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这方面能力。
1.充分利用教材中精巧美妙的语言、结构和立意方面的美,指导学生仿写,这犹如练字临摹,对优秀作品的精巧美妙的地方,完全可以借之一用,熟能生巧方能创造发挥。
2.日常督促学生主动采撷美的素材,这可以来自课本,也可以来自课外,重在培养学生积累美的素材的习惯。语文教学中的美自不必说,生活中更是处处充满了美的素材。在积累中,老师要指导学生辨别事物的美丑,这样学生就会在积累中使自己的思维更具辩证性,作品的创作也会更具思辨性。
3.在仿写和积累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出新语,创造出具有个性的语言,因为我们写作品不是为了重复别人、借鉴别人和积累素材,是为自己能造出更美的东西服务。学生只有动笔去写,才能把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转为自己的,只有运用语言创造语言,才能最终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培养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对建设整个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
注释
[1]张红春《语文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和策略》,《淮北煤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158页。
[2]司圣翠《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58页。
[3]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