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向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较高的阅读能力对学生而言,终生受用。因而阅读教学便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对他们的阅读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内趋力”,的确,使孩子渴望阅读比教他们怎样阅读更重要,因为有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阅读,坚持不懈地阅读,形成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想象驰骋的广阔空间,以激发学生浓厚的乐趣。我在教学中从“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方法,增加了学生读书的趣味。
二、充分自读课文,夯实阅读基础
在讲课前,必先让学生充分自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认识,熟悉的过程。首先,让学生借助字、词典等工具书,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了解主要内容,并标出重点的字词。其次,让学生朗读喜欢的片断,还要能简单地说出原因。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
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文章是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阅读一篇文章,不光要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要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时了解作者是采用什么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并从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方法。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阅读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对一篇文章,粗读时,了解概要,理清层意;细读时善于圈圈画画,如对好词好句打上记号,对疑难之处画上问号等。同时,让学生写出阅读笔记,让他们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做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增加阅读积累。
四、注重知识积累,提升阅读素养
语文知识的积累,仅凭单一的死记硬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结合具体的语境、具体的情感去理解、去感知、去记忆,往往会事半功倍。一篇文章讲完后,我总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吸收,在朗读中明确。日积月累,不但提升了阅读效率,还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
五、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首先,应积极开发学校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其次,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时间随时借还。最后,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学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六、注重思维延伸、拓宽阅读层次
一是让学生学会比较。一篇课文讲完后,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对课文的第二次理解,即比较阅读。文章有各自的特点,引导学生由所学的课文想到相关的其他文章,再比较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草船借箭》讲解完后,我让学生回忆哪些地方还看见过草船借箭的场面。有的同学谈到电视,有的学生谈到小说,有的学生甚至谈到了易中天品三国。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了课文和其它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效果良好。二是让学生续写、仿写。阅读教学后,让学生进行续写、仿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教完《赵州桥》后,让学生对家乡的一座建筑物进行仿写。
七、积极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
学校要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在全校开展“古诗朗诵会”、“课本剧比赛”以及出板报、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教授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教师和家长要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总之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要积极引导,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一定会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