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辄止 另辟蹊径

2009-11-13 03:54要文贤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小考交换律因数

要文贤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项制度、措施、方法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不断调试和完善。课程实施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是课程的起点。反映在教学上,就要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就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来看,农村的小学教育还有待提高。根据我的教学经验,针对农村的孩子,我采用了“以学生为本,兴趣第一”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在课堂上惯用的方法:

第一步:精心预设、有效预约生成。只要预设周密,考虑详尽,课题引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用一个故事、一首诗或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来引出课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讲物体三视图,可以用《盲人摸象》的故事或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揭示课题;如果要讲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我们可以用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来引出课题。

第二步:探索新知,这是这节课最核心的内容。要关注学情,有力引领,准确把握生成的方向,做到有生成的开发者。先出示新的例题,不要急于教会学生怎样解题,要采用以下几步:

1.出示例题:让学生反复读题,认真审题,必要时配以图示。

2.智力大比拼:老师要先引导学生去理解,引导有三种方式:(1)引导学生找出例题与预设题的异同之处,引导学生一步步从预设题去分析例题思路。(2)利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去引导学生。比如,讲乘法交换律,教师可以伸出中指和食指来代替两个因数,通过两指的前后移动来表示因数交换位置。这样学生会对乘法交换律印象深刻。(3)课堂表演也是一种好的引导形式,用部分学生参加表演,使整个班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我讲分数的意义这一节时,可以让10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表示一个整体,然后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5份、2份,这样很容易看出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能很直观地帮助学生去理解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去体验成功。通过引导,从而达到学生独立解决例题的目的。然后进行智力大比拼,看谁第一个做完,看谁最后一个做完。这样,学生就会带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去做题。

3.教师评价:老师要积极、适时、适度地评价学生,要把握好激励、欣赏语言的尺度和火候,使评价产生积极的作用。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我一般采用“能再好吗?争取全对、再细心些”等有挑战性的语言来鼓励,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我一般采用“不错,有进步”、“加油,你会更好”等鼓励性语言,使学生找到学习的信心。

4.教师精讲:教师在精讲前应告诉学生:“讲完后,要进行100分考试,希望同学们认真听。”这样,学生带着想考100分的心情去听,肯定句句入耳,用心去听你讲的每一句话。然后你精讲并板书这道题,如果有多种解法,你可以多讲几种方法,还可以模拟该例题再讲一道有梯度或比例题更有跳跃性的题。让学生能更灵活地解决这一类题,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三步:小考巩固,出三道题对本课知识进行小考,题的内容要有梯度、广度和深度。比如,我讲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可以出这样三道题进行小考,第一道属于系统思维题,在与巩固课上所学的新知识;第二道题属于灵感思维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灵活性;第三道题属于创新思维题,目的是要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①15×6=90 ② 12345679×9=111111111

15×24=36012345679×18=222222222

15×30=45012345679×54=666666666

③如有一条宽8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为960平方米,如果宽变为24米,长不变,拓宽后这条路的面积是多少?用积的变化规律的知识可以这样解,原来路面宽8米,面积为960平方米,现在路面加宽为24米长不变,则面积就是原来的3倍,这样解24÷8=3,960×3=2880(平方米)。通过小考,让学生进一步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

另外,我认为数学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适当给学生讲一些经典名题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古到今,中外科学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数学题,如:“过桥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牛顿问题”、“盈亏问题”等,一道道名题犹如数学皇冠上的一颗颗明珠,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这些经典的数学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星空浩瀚,能引人遐想,那是因为星星在闪烁;海滩绵延,能让人留恋,这是因为有珠贝斑斓的呈现;教育事业,让我们热爱,那是因为有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让我们携手共进,把我们的数学教学推向一个理想的境界。

猜你喜欢
小考交换律因数
“避居山水”小考
启簠、启戟铭文小考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高远处立意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高观点立意 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苏教版四下《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积的变化规律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박완서의‘그 가을의 사흘 동안’小考
运算律,无论在哪里都适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