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档“一镇加一村”模式的探索

2009-11-13 03:53迟庆菊
档案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节水型建档一村

迟庆菊

农业、农村档案记载着农业发展及农村政冶、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村民自治活动的全部过程,是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农民维护自己权益、解决各种纠纷的重要依据。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对于党和国家制定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健全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政务村务公开、完善各项管理、加强群众监督等,都起着重要的参考、凭证作用。但总体来看,新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如资料收集不齐全、管理不规范、利用率低等。2009年,衡水市桃城区通过“一镇加一村”模式,在新农村建档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肯定的效果,归纳和总结这些做法,以期为研究和探索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

一、新农村建档的实践探索

适应国家、省、市档案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和新形势发展需要,衡水市桃城区于2009年6月,通过确立“创新求进、资政惠民”的工作思路,探索“一镇加一村”建档模式,即乡村一体化模式。在试点选择上。经过调研考查,确定把新农村规范建档试点确定在河沿镇及其种高村。理由是,河沿镇档案管理基础好,多次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十强乡镇”、“二十强乡镇”。种高村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村。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文明村,市级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形成了大量的文字、电子、声像、实物档案等宝贵资料,资源丰富、特色明显、档案价值较高。

衡水市桃城区新农村建档试点村建设通过“典型村示范、规范化建设”的路径进行。第一,建立“区指导、镇主抓、村实施”的工作机制,区档案部门进行专项技术指导和村级档案员培训,当地镇政府投资2万多元整修了镇村档案室,购置了标准档案橱8套,制作了实物档案台、架等:第二,统一规章制度,落实“七防措施”:第三,多部门配合,收集、整理、编撰了档案基础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电子、图片资料等。通过集中整理和规范,桃城区“一镇加一村”试点实现了所有基础档案资料的归档。河沿镇共整理各门类档案875卷3724件,其中2008年新整理档案398件。包括文书档案3504件,会计档案842卷,小城镇建设档案33卷,照片档案1册90张,光盘声像档案13张,实物档案117件。种高村共整理1985-2009年各门类档案583卷、件。其中文书档案231卷,会计档案112卷,节水型社会专题档案60卷,声像档案93套、张,实物档案35件,个人档案52件。

1.试点过程。新农村建档始终遵循“立档为基础、规范为关键、利用为目的”,通过试点形成明确的收集、规范、利用的发展脉络。(1)抓材料收集。收集的关键是把失散零乱、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通过查找、寻问、清理集中起来,充分地宣传和细致、耐心地查找非常必要。档案不是文件库房,没有价值的文字资料不能归入其中,既要保证齐全,更要注重价值。另外,在收集过程中实行“密收集、勤指导、同步分类”的方法,既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效率。收集的范围包括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家庭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和节水专题档案等6大门类。(2)抓规范管理。一方面,健全制度。修订和完善了镇、村两级《档案人员管理网络体制》、《立卷归档制度》、《档案收集整理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利用制度》等一系列完整的制度。另一方面,规范整理。档案整理的过程是文献的系统化过程,试点中采用立小卷、重细节的方法,为今后利用提供方便。(3)同步利用。试点镇、村的利用充分结合了“图书下乡”,政务、村务公开栏、科技广播宣传等平台唤起农民对档案的知晓,为其所用。随着利用的进展,也使得档案更加丰富,取得了互助相益的效果。如种高村规范建档后。农村党建、经济、计生、综治等工作档案更加完整。开放利用后十多天即接待了查阅人员20余人次,查阅案卷30余卷次。

2.特点归纳。桃城区新农村建档“一镇加一村”模式特点可归结为全、真、严、明四个方面。全,即门类齐全。凡是反映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历年来领导活动、乡村建设和历史轨迹的文字材料及各门类的档案均纳入归档范围。如种高村不仅收集了文书档案,节水专题档案,还收集了各种载体的个人档案、声像、实物档案。真,即真实属性。坚决避免材料与事实不符的现象。特别是村干部任免、村委会换届选举、村务公开、资产债务管理、土地承包等百姓关注热点问题,材料一定要真实,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严,即管理严格。新农村建设形成的档案,涉及领域广,材料多,对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选用档案员到培训贯彻始终,较好地解决了档案“有人管、有人干、有人会干”的问题。明,即特点鲜明。试点镇、村是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典型示范区,自2004年以来,探索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和“一提一补”的节水模式受到了国家水利部和众多专家的肯定,其经验在全国、尤其是在北方缺水地区得到推广。河沿镇的万亩农田灌溉节水园区建设是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项目,种高村探索的“累进水价制”和水价改革模式在全国迈出了农村水权、水市场探索的第一步。这些特点具有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是试点村选择的特色之一。把这些档案收集、归纳出来,不仅可以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服务,也为节水理论界保存了一份有价值的史料。由此,建立了节水型社会专题档案60卷,光盘一张,照片一册,展牌20张。编写了《桃城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资料汇编》、《节水型社会在桃城》画册。

二、启示和建议

1.农村有档案就有价值,特色越明显价值就越高,是呈正相关的关系。

2.农民和基层的干部并不存在忽视档案的问题,相反他们特别喜爱档案工作,农村档案工作滞后的责任不在农民和基层镇村干部——可能是机制的问题。

3.新农村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长久规划,有体制和机制管理,需要有基本的工作条件,有上级和社会的内外人员的肯定、沟通、鼓励和激励。

4.农村档案人员要有稳定的人员,要通过教育、指导、培训、引导等手段,逐步增加档案基础知识,通过档案工作提高农村档案员的认知和品位,再通过他影响其它村民,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

5.新农村档案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具有依据性强、专业性强、技术性、可变更性等特点,可在建档过程中灵活掌握,综合考虑。比如:注意几个结合:建村务档案与村干部个人档案相结合,收集农村藏品与记载相结合,农村典型事件与上级档案保管相结合,镇村同建,镇村同管等。

三、结论

新农村建档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一镇加一村”档案模式创新既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农村档案工作需要政府重视和基本的物质条件保障,更需要完善的制度保证和良好的管理员队伍。解决好这些问题,并且在发展中总结出符合一地的工作模式,比如“一镇加一村”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广,新农村档案事业就能够得到顺利发展。

猜你喜欢
节水型建档一村
友谊医院通州院区能建档生娃了
虚惊一场
最幸福的三个“学生”
我看你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