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人凡
共和国60周年华诞之际,各行各业都在欢庆,民营书业也是如此。此时来撰写关于民营书业的文稿,别有一番意气在笔端。
对于我国民营经济,最近有不少文章在讨论。然而论及民营书业的,似乎不太多。民营书业本身就是民营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数对民营经济的分析,移之于民营书业,也未尝不恰当。《瞭望》杂志2009年第33期,有“砥砺民企”的专题报道。该刊编委会副主任杨桃源先生用一段诗一般的语言,感慨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在争议中发芽,在非议中顽强成长,在莫衷一是中异军突起,最终在执政党的正式文件和决定中正名,在宪法中落脚,中国的民营经济,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汗湿重衣。”
读之令人动容。联想到民营书业的发展,同样有心声代吐之叹。
此时关注民营书业,有继往开来之意。正确总结民营书业的历史,能更全面认识中国新闻出版改革的发展经验。准确理解民营书业的发展规律。能深刻把握中国文化力的发展过程,生动书写民营书业的成长历史,也就留下了中国改革开放鸿篇巨著的一页篇章。
为中国出版改革贡献力量
一蓑风雨任平生。民营书业的发展,走过了磕磕碰碰的旅程。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民营书业一度销声匿迹。直到80年代又开始萌芽,到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著名论断,民营书业发展得以提速。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理论,十六大又制定了“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经济制度,民营书业的发展,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出台了著名的“非公经济36条”,更给了民营书业以发展动力。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邀18位民营企业代表参加大会,此举发出了强烈的信号。2008年3月3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大会,更邀请了160多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出席,地方的各级人大、政协,也有了人数不等的民营书业代表参加。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的文件把民营书业定位为“新兴出版生产力”,让民营书业名副其实。
与此相适应的是,民营书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他们拥有教辅市场的半壁江山。在教育理论类、通俗文学类、经营管理类、传统经典类、中外工具书类等图书领域,他们都有骄人的业绩。他们之中涌现了年出书1000多种,年投产十几个亿,员工成百上千人,生产办公场所占地几百亩,从产品的研发、编写、审校、印制、营销,到网络维护、货款回笼,一应俱全。环环相扣,形成了完整形态的现代文化生产链。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和企业,与国有出版社遥相呼应,成了推动中国出版改革发展的开路先锋和领头人。而他们的经营管理方略,又成了国有出版社的有效参照系。
考察民营书业发展的历史,人们不难发现,中国文化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鲜活的面容,中国新闻出版的每一个进程,都有他们深深的印记。在解决就业、上缴税收、普及文化教育,甚至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民营书业都可圈可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逐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方面,在发展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民营书业带头试水,成了文化力生产的吃蟹人、试错者和活路标,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欢乐和泪水,都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思想标本。
以往我们看待、评估民营书业,也许更多的着眼于经济效益。其实,他们留给我们的思想启示、文化参照、人文风貌和企业家精神,这些无形资产,则更加宝贵。
催生一批出版企业家
企业家是经济领域的精英,是经济发展的推手和舵手。
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者受上级指派,按计划办事,对上级负责,对企业的兴衰荣辱不负直接责任,他们绝大多数充其量只能算是计划人,不是独立意义的经济人,因此,他们称不上是市场经济培育的企业家。
民营书业的经营者则不同。他们迫于生计,出于爱好,源于追求,白手起家,风餐露宿,打出了一片天下。他们视企业为生命。企业的命运就是系在他们脖子上的“通灵宝玉”,须臾不可分开。存于斯,亡于斯。企业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具有企业家的潜质。
民营书业的经营者,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还不能算是企业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只能称之为老板。老板和企业家有着天壤之别。
企业家是现代化大型经济的催生婆、设计师和守望者。
他们有信念,有追求,有业绩,有影响。他们业务专,管理严,发展快,实力强。他们是行动与思想的多维人,求尽千官万长,踏过千店万校,想过千方百计,吃过千辛万苦,他们在资源、人才、政策、资金、市场甚至地理环境都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在比之于外商、台商、港商都没有优惠条件的仄逼空间里,能崛起于阡陌之中,挺立于市场经济的潮头。他们也有折戟沉沙之时。经济人天生追求利润的本性,有时会让他们利令智昏,不惜挺身试法。在头破血流之时,痛定思痛,他们才会学法,遵法,守法。在资产丰厚之后,他们也会报效社会,扶贫济困,行善尽心。他们集书商——儒商——法商——德商——华商的角色于一身,他们继承了上一世纪老一代企业家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新时代的职业经济人风骨。
民营书商中的佼佼者,如世纪天鸿的任志鸿,可一公司的毛文凤,金太阳的陈东旭,世纪金榜的张泉等人,都是新一代的出版企业家。
这一代出版企业家,也许还存在很多缺点,但是他们树立了标杆。他们的经验、成果、挫折、教训,无疑是出版编辑专业学生生动的教材。他们是出版人才工程的生力军,是出版改革催生出的领军人物的硕果,是出版改革的又一财富。
坚定中国出版改革的思路
民营书业的成功,浓缩了中国出版改革的实践、探索、修正、完善。民营书业的几度合纵连横、战略联盟,乃至于扁平化、直营,几多风雨,几度沉浮,都给了我们太多太丰富的思考。
首先,民营书业的多重角色身份,多面性格特征,就深化了我们的思维品格。民营书业既有扎根基层的草根性,又有游离规则的冒险性,也有不得正名的灰色性,还有愈挫愈勇的顽强性,当然少不了有颠覆庸常的挑战性。
其次,民营书业的发展轨迹,也具有教科书不可比拟的经典型,甚至具有时代特色的悲喜剧效果。他们具有某种程度家族企业的封闭性,排他性,叶公好龙性,武大郎开店性。他们低成本扩张,高度迎合市场,大打折扣战,不断制造新名词,新的游戏规则。什么“快鱼吃慢鱼”,“宁丢利润,不丢市场”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民营书业的命运,有时不得不让人感慨唏嘘。
再次,民营书业的创业史,也给我们多重启示。国家对出版战略资源缺乏市场经济手段的配置,行业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制定一些政策:平等竞争,平等扶持,平等保护,帮优不帮劣。另一方面,扩大内需,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促发展,利好政策也可以向民营倾斜,贷款,融资,减税,补贴,专项基金资助鼓励,重大项目科研奖励等。
从整个国家的出版文化大局出发,民营之对国有,是参照,是对比,是竞争,是促进,是共建,是双赢。行业管理部门制定政策,设计规则,编制蓝图时,应能够兼顾二者共同发展。
深化对文化产业规律性的把握
民营书业正反面的经验教训,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它有助于我们对市场规律、经济规律、人才培养规律、文化发展规律、精品战略工程、国家重点项目出版工程等方方面面的深入思考,有助于我们的理性把握。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有些出版社单纯片面追求多元化发展,有的甚至贸然向原本不熟悉的领域进军,结果沙场裹尸,出师失利。反观民营书业,以教育类图书出版企业为例,他们专心一意做教辅,或做教案,或做习题,或做试卷,或做作文,或做工具书,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反而成就了一番事业。多元归心,不失为一个新思路。
民营书业的一部分企业成于教辅,并不排除也会败于教辅。我国教育改革的地域分化性,教材不稳定性,招生人数的变动性,考评标准的多元弹性,都会导致教辅图书的不易操作,品种多,成本高,发行量下滑,利润下降,存在发展的瓶颈。民营如此,国有也未尝不是如此。急流勇退,多思应变,也不失为一个新选择。
民营书业企业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少制衡机制,虽然决策快捷,但纠错机制不健全。民营书业的老板长于务实思维,效率思维,具有经济眼光,追求短期效应。他们不同程度缺乏法律思维,全局思维,尤其缺少学术思维,体系思维。这不能不局限了他们的高端发展,前沿追踪和大局统揽。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既有同一性,同步性,更有差异性,不平衡性。文化具有迟效性,滞后性,反作用性。这些,都需要我们清醒把握。国有民营,概莫能外。国有民营,都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强化、优化自我。
民营书业长期依靠低成本竞争策略,低端产品更新换代不够,品牌建设意识薄弱,产品的功能附加价值不多,文化服务意识不强,企业的人文关怀、生存意义都有待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