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英
午睡起床后,给孩子们梳头是我们老师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但就在这普通平常的举动中,我对孩子的关爱和用心却让我意外地发现了三种和孩子更亲近的方法。
梳孩子喜欢的发型。孩子虽小,却有着自己的审美观与想法。一次,我给小洁梳头,梳的是与她早上一样的发型——马尾辫。可是,当我给她梳完后她还是站在我旁边,不回自己的座位去。我感到很纳闷,由于还有几位孩子的头要梳,我也没多加询问,继续着我的梳头任务。不知什么时候,小洁下去了,但吃点心时,小洁趴在桌上,没有想吃的意愿,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同桌的小童。我走过去问道:“小洁,怎么不吃馒头?”她欲言又止。在我的耐心等待下,她却说出了毫不相干的话: “小童的辫子真漂亮!”我看看小洁,再看看小童,莫非小洁想让我帮她梳像小童一样的发型?于是我把她拉到身前,帮她换了一个和小童一模一样的发型。梳完后,我把她带到镜子前,她偷偷瞄了镜中的自己一眼,腼腆地一笑。我问道:“喜欢老师帮你梳的小辫吗?”她用力地点点头,给了我一个开心的笑容。这时,我感觉我与小洁之间是如此的亲近。从这次事件后,我给孩子梳头前一定会先问一问她想梳怎样的发型。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但却是更尊重孩子的做法,它让我更了解孩子,与孩子靠得更近。
梳头时与孩子说说悄悄话。佳佳是个文静胆小的孩子,每次给她梳头她总是安安静静的。为了融洽彼此之间的气氛,我会边梳头边找些话题来聊一聊。如“今天的菜你喜欢吗?”“你今天早上做操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动作真到位,老师可喜欢你啦!” “平时在家你都跟谁玩呢?”……没想到梳头时简单的几句闲聊和表扬,却换来了佳佳的信任和喜爱。在一次电话联系中,她奶奶特意跟我说:“你是于老师吗?我们佳佳回来说特别喜欢你给她梳头,你还经常表扬她,她感觉老师很喜欢她,现在也不怕上幼儿园了!”听了这番话我特别感动,庆幸自己在梳头时的这一小小举动,拉近了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我也继续反思着,我是否可以利用梳头这一刻与更多类型的孩子沟通?除了有针对性的表扬,还可以是充满希望的鼓励,也可以是对犯错后的巧妙引导。相信梳头时那温馨的身体接触再加上委婉的语言交流,会让我和孩子更亲近。
给短发的孩子同等待遇。梳头好象是长头发女孩的专利,我们老师基本没考虑过给短头发的孩子也梳梳头。一来是觉得没必要,二来是为了“节省”时间。蓓蓓是位短发女孩,有一天却也“ 吊”着四根不能被称之为辫子的辫子来到了幼儿园。看到她那滑稽的模样,我就问她爸爸,怎么会想到给她扎辫子。她爸爸说女儿看到老师给其他女孩梳头很羡慕,拗不过她只好如此,希望我们老师能教育一下她。家长的话让我幡然醒悟,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和错误。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每天多一分钟时间与老师亲近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需要的。我应该给短发的孩子,包括男孩以同等待遇,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喜欢他们的,是关注他们的。
(作者联通:251913山东省无棣县车镇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