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芳
摘 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文章分析了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会计信息失真 内部监督审核 会计控制体系 监督机制 企业负责人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234-02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
在新世纪之初,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关键时期,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各种违法乱纪现象愈演愈烈,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尽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虽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监督、检查措施不力,没有施行真正意义上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国际、国内的客观环境和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迫切要求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
一、我国一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会计信息失真
1.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一些单位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些问题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不少单位在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方面不同程度上存在差距。根据2001年的数字统计和估计,1984年到1999年共16年中有15年估计总体违纪金额超过了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其中7年超过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3.45倍。
这些失真现象大体表现为:经济交易失真。企业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核算失真。指会计核算过程不能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由于内部牵制制度得不到真正落实,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不明确,重要空白凭证保管制度不严格,导致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真正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账外设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实,债务不清等,具体可分为原始凭证失真、会计账簿失真和会计报表失真。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隐瞒应披露的会计信息或者不及时披露应及时披露的会计信息。
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系统本身造成的,一类是人为造成的。
客观上,会计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会造成会计与事实有出入。如:(1)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固定资产报废标准、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等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导致固定资产净值不实。(2)坏账准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比例提取,发生的坏账报财政部门批准方可冲销,导致大量呆坏账长期挂账,影响现金流量,造成应收款项不实。(3)不能按照正确的标准确认和计量收入。(4)存货未反映其可变现净值。(5)投资未反映其减损、虚增投资,造成资产不实。(6)某些不符合资产定义的财产,已经形成损失或者支出,还作为资产,造成资产不实。
主观上,由于各单位谋求自身利益,使各项内部牵制制度形同虚设,假账泛滥,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人为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有两种情况:一是会计人员有意为之,一是单位负责人授意,胁迫会计人员造假。这是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主要原因。
3.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操纵利润:公司通过多计收入、少计成本、提前确认收入或滞后确认成本的方法来虚增利润或通过相反的操作手法来虚减利润,或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调节资产:通过虚假的资产评估和虚拟资产的方法虚增企业资产和通过加速折旧、隐瞒债权的方法虚减企业资产。其他方法:为了逃税虚减应纳税所得额和增值税销项税额,虚增进项税额等。
(二)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1.单位领导直接插手经办经济业务,使内部会计控制失效,造成掌权者即授权某项经济业务又执行该项经济业务,极易架空内部会计控制,为贪污、挪用、索贿、受贿打开方便之门。有的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受收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利用虚假发票、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
2.审批、检查环节把关不严,造成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单位领导在审批开支时,未严格按照财经纪律行使审批权限,财会人员在审核时未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行使会计监督职责。
3.发票开具与收款环节控制薄弱,致使公款私存现象极易发生,特别是在一些公用行业,此现象尤其严重。比如:水、电、气、电话、公交、房管、通讯等方面由于开票与收款均由一人经办,极易造成公款私存、侵占利息现象发生。
4.会计与出纳相互控制薄弱,极易发生舞弊式经济犯罪。按照制度规定,单位的银行印鉴和银行支票必须由会计和出纳分别管理,支取现金必须由出纳、会计、财务主管人员签章;同时,各单位银行日记账由出纳员登记、保管,应做到日清月结,月末由会计人员将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及时查明原因,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这些规定从制度上保证了会计与出纳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而有些单位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不够重视,使这些制度流于形式,如:银行印鉴与支票及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工作均由出纳员担任,使出纳即能随意支取款项。又能利用登记、保管及核对银行日记账之便掩盖其贪污、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
5.会计人员与库管人员不能定期进行账实核对,造成不少弊端,引起大量资产流失。按照制度规定各单位应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实地盘点,并进行账实核对,做到账实相符。如若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作出相应的处理。而有些单位忽视这方面的管理,不进行实施盘点,使财务账与实物资产发生很大差异,造成财产的流失。
6.供应采购环节控制弱化,以次充好,以少报多,收取回扣,受贿索贿,营私舞弊现象大量存在。采购业务要经过请购计划、核准购买、签订采购合同,选购物品、验收物品、核对入库、审批付款等诸多程序,但有些单位忽视程序间的监督效应,有的省略批准环节或验收环节,有的颠倒核准付款与售卖审批程序,使既成事实的违法违纪或失误无法挽回。
(三)内审稽核不到位,使内部会计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有名无实
制度规定各单位一般应设有专(兼)职内部审计人员,定期对单位财会收支合法性、真实性及其他有关方面进行审计监督。然而,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没有发挥或充分发内部审计的作用,有的内部审计机构在改革中予以撤销或合并,不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无法开展工作,同时,使内部审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缺乏信心,内部会计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不攻自破。
(四)成本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
某些企业为了搞活经济,允许部门负责人开支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但是对这些费用的开支范围无明确的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导致有关人员大手大脚,挥霍浪费,使本来微利的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照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二、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得力。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更多的是有章不循,将订阅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2.考核干部政绩、业绩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对企业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其相关指标的综合考察。还有些业务主管部门,为了加快本系统的经济发展,在没有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下达一些脱离实际的经济增长考核指标,而部分企业领导者为讨好主管部门借此显示自己的能力,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手段来“实现”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指标。
3.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近几年来,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仍然呆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靠人情形势工作,使得部门主管领导无法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4.外部监督乏力。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然而,如此大的一个监督体系其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加上分散合力。其次是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监督弱化问题严重。再次是不规范的执行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强化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1.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决定了整个单位的态度和行为,只有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避免会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督促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2.加快内部会计控制标准体系的建设。已颁布并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外,加快出台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规范,逐步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不同单位经营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3.加强会计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会计规范质量,加强会计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财会人员内部控制的知识水平。
4.运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并运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明确划分权、责、利。通过责任会制度,将单位内部各部门按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建立权、责、利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一方面,使财会人员获得与其付出的努力和责任相匹配的报酬和授权;另一方面,从制度和程序上,限制财会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才能真正发挥会计人员监督职能,使会计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
5.强化内部审计职能,保障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现代内部审计工作已由传统的纠错防弊功能,发展为对各部门或项目管理过程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事后审计监督。既在事前、事中帮助执行部门制定具有自我约束功能工作程序,修订存在控制缺陷的程序,协调各部门之间程序的接口,提供咨询服务等,在事后评审各部门或项目的管理过程是否遵循和达到既定的程序和目标,是否有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要求,同时,对已有的程序和制度存在的缺陷或不适应新环境的地方,内部审计也有责任提出修订建议。由此,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有效保障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
6.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使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如何能够真实、完整、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能够给经营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为企业决策服务,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的监督体系。要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并发挥重要作用,更需要各部门、各监督体系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真正重视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执行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使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节约开支,堵塞漏洞,企业才能长远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内部会计控制实务.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企业会计准则.山西省财政厅
3.财务与会计,2006(1-11)理财版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公用事业总公司古交生活服务公司 山西古交 0302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