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蓉英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媒介事件对科技传播的影响力进行分析与讨论。从研究中发现,媒介事件的轰动效应给科技传播带来了契机;在它的影响下,现代的科技传播形成了以公众为中心的社会系统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权威解说模式和社会心理双向循环模式,清晰地体现了科学、社会、公众、常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媒介事件也为人们深入研究科技传播机制予以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媒介事件 科技传播 模式 机制
Abstract: By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f media event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at the sensational effect of media events bring a chance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edia events,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which subverts traditional models of canonical account and tow-sided communication model of psychology is a new model of social system with public as center. It clear embodies the inherence relation about science, social, public and general knowledge; meanwhile, Media events bring people importance inspiration.
Key words: media events, 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model, mechanism
引 言
在今天信息化的时代,大众媒介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科技传播的媒介化转向也日益凸显。无论是报刊、广播、电视、还是流行的网络,人们对于科技的认识、了解与青睐更多地来自于大众媒介快速、有效的传播功能。按照传统观念,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技术的了解是基于对科学专业人士权威解说模式的认同。然而法国心理学家Moscovici在20世纪60年代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受众对于科学传播内容的吸收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其表现为一种常识化的内在过程。常识内化的过程与社会有一定的联系。换句话说,科学、常识和社会千丝万缕,相互影响。
大众媒介发展迅速,如今它成为贯穿科学、常识、社会的联系纽带。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通过大众媒介被放大与聚焦、催动与整合,形成了具有轰动效应的媒介事件。媒介事件的轰动效应,大大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激发了人们内在常识化的需求,自觉地去探索科学奥秘、科技成果、科技未来。也正因此,本文将把这种现象作为研究重点,重新审视媒介事件下的科技传播路径走向。
一、媒介事件带来了科技传播的契机
上个世纪中叶,很多学者就对“媒介事件”一直关注并有深入研究。“媒介事件”的概念目前说法不一,大致可概括为两种范式:一种范式是由D•戴扬和E•卡滋在其著作《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中的解释,“真实事件——媒介化(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一媒介事件(奇观)”,即“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这些事件可以是‘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是‘文化表演”1; 另一种范式则是来自著名学者丹尼尔•波尔斯丁、布尔斯廷的“媒介化的动机(个人、社会组织、媒介、政府)一导演事件(预编码:人为安排、表演)一媒介化一媒介事件(伪事件)”,即“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2两种范式倾向并不相同,但是却可以互为因果。前者强调重大、轰动效应,后者强调策划、谋略机制。正是因为媒介事件带来了公众视觉的垄断性与聚焦性,才有了人们试图形成这样的机制主动策划大型事件。
2008年是一个不寻常的时期,这一年所发生的重大媒介事件让人们难以忘怀,例如“5•12汶川大地震媒介一月祭”、“第29届北京奥运会媒介直播”、“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媒介追踪报道”、“神州七号航天飞船发射现场直播”等等。透过这些事件,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进行聚焦式、全方位、密集型的直播与追踪报道,时间上、空间上都达到了相当规模,强有力地占据了全国及世界人民的注意力。
媒介事件的轰动效应不可小觑。任何媒介事件的发生,都会唤起人类的共同情感与内心渴望:人们欣赏、回忆、反思、发现、讨论、总结、展望……。轰动效应如同螺旋不断扩大、蔓延,时间之长久,范围之巨大,我们称之为媒介事件春醒期。春醒期,是人们接受新事物和思想变革的最佳良机,也是人们内在需求的反应。在这段特殊的时期,人们会主动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搜寻各样的信息与知识,以解决媒介事件带来的种种疑问,并把它象常识一样纳入到自己以后的生活体系当中。“5•12汶川大地震媒介一月祭”让人们记忆犹新。当特大地震灾难发生之时,央视及各大媒体第一时间迅速地展开了全程报道。除了CCTV-1、新闻频道现场救援24小时不间断的报道口人心弦外,央视CCTV-2、CCTV—7、CCTV-10、CCTV-12四个频道的特色栏目分别对5•12汶川大地震给以多面立体的科技报道。例如《为您服务》、《健康之路》、《军事纪实》、《科技博览》、《走进科学》、《心理访谈》等栏目,在一个月内超乎寻常地制作了大量的地震科技专题节目。从专家、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受伤群众、志愿者、亲历地震见证人、演艺明星等不同人士的访谈中,“地震”多方位地被给予科学的解释和讨论。从数量上来讲,每个栏目期数都达到了15-31次之多,收视率创下了新高。汶川大地震带来的是一场灾难,但同时媒介的聚焦、扩大、密集性的报道也让人们开始反思地震中出现的问题,大规模地展开了一场探测地震、了解地震、防震减灾的科学讨论,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地震常识。同样,“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开幕”获得了世界青睐,完美绝伦的开幕式展现了高科技的艺术手段。在这场媒介盛宴后的春醒期,《对话》、《奥运特别节目》等栏目独家专访幕后人士,探求开幕式、鸟巢、水立方背后的高科技应用,给公众解开了一个个科技奇观之谜。与之类同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媒介追踪报道”、“神州七号航天飞船发射现场直播”等等媒介事件爆发、扩大、传播一次有一次地叩响了科技传播的契机之门。公众从过去被动到如今自觉的选择医学界、航天界的科技信息与知识,解开心中的疑惑。不言而喻,媒介的广泛参与从客观上为科技传播创建了良好时机,公众从媒介事件背后深度挖掘其中的科技意义。
二、媒介事件影响下的科技传播流程模式
媒介事件带来了科技传播的契机,在它的影响下,科技传播模式又是如何运行的呢?长久以来,很多学者就认识到,科学的建制划导致了科学与公众的界限日益明显。因此,面向公众的科技传播研究开始发展,力求打破这种壁垒。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Shapin提出了权威解说模式,他的观点指出“科学为了获取公众的支持而通过媒体进行科学传播”,“媒体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科学新闻记者在科学操作之外,运用语言把科学流程重新加工,传播给受众。”3权威解说模式盛极一时,它所遵循的是以“科学家”和“科学内容”为中心的单向的传播过程。这种模式遭到很多学者的质疑并进一步得到了修正。在借鉴心理学和传播学的基础上,社会学家进一步提出了双向循环模式,认为公众具有内省性,会主动选择信息,并对科学信息有一定的反馈。其中,受众以去背景化的方式,把科学内容与自身的信息融合成生活经验的一部分。4双向循环模式的提出,延伸了科学与常识之间的关系,并把常识的概念加以深化。连续区模式也是对权威模式的一种完善,它把科技传播更多局限于科学共同体分阶段的交流活动。不同的经典模式描绘了科技传播的种种理想状态,然而它们都是一种微观传播,并没有真正从宏观上把科技传播纳入到社会系统中,忽视了受众内在及其外围环境。
双向循环模式提出了受众的主动性、选择性、反馈性,但是其存在前提的假设是受众实施是思维意识主动化的过程;双向循环模式分析了科学、常识与社会表现之间的关系,但常识只作为科学传播社会化表现的结果。在笔者看来,科技传播的效果好坏,更多地取决于受众需求的强度。人们内在生活常识化的需求成为受众深入、理解科技专业知识的主要动因。人们对科学的深入理解并非是偶然,而是内在生活的驱使。普通公众与复杂的科技专业知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也不可能自发对它产生兴趣,除非他是科技界的专业人士。公众正面接触的是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科技开发产品和服务性的科技应用。公众内在的生活无时不受到科技衍生品的影响,其中有来自社会环境的、工作环境的、朋友家庭的和个人自身需求的。然而,媒介化事件公开地把公众与日常科技衍生品的关系以显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把背后庞大的社会环境、社会机制直接地暴露出来。公众借助媒介事件,对科技有了质疑与反思,甚至有了接受新事物和转化为经验常识的内在需求与愿望,自觉、主动地去了解与搜寻科技衍生品的相关科学理念与专业背景。在媒介的作用下,公众与科学共同体乃至科学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接对话。笔者认为,媒介事件的曝光让人们有了对公众外在环境和内在需求的了解,同时也让人们进一步的看到了以受众为中心的科技传播流程模式。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科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问题,它并不是单纯的科技界的内在传播。媒介事件涉及到政府、组织、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产品等之间联盟,包括政治、道德、伦理等问题。它波及的影响内化为公众个人的需求,萌动了公众对科学的深入探索。在这种情境下,科学专业人士借助媒体给公众予以反馈并进行阐释,公众与科学共同体开始了对话。例如: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曝光关系到国家监管组织、企业管理、科研机构的道德与责任问题。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光召说,“企业科技人员也要在三鹿事件中负责任,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和科技人员没有社会责任感有关。”他认为,企业科技工作者应该是最先发现这个事情的人。而且,三聚氰胺这种东西,不是几个奶农能造出来的,它能掺入奶粉,一定是有专业知识的人参与。周光召说,“所有的创新和发明都不能违背人类道德水准。如果所有的企业科技人员能够及时监督、反映企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鹿事件就不会发生”。5 三鹿媒介事件成为人们现在日常生活的重要警示,公众为此借助各种媒介手段与专家进行对话与沟通,进一步深入了解有关“三聚氰胺”的信息和安全喂养婴幼儿的保健知识。
三、媒介事件下的科技传播机制研究
媒介事件促动了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的良性对话,这种效果远远大于传统权威解说模式。媒介事件的显在功能让受众的需求成为主导科技传播运行的诱因,因此以受众为中心的科技传播模式的提出颠覆了“科学和专家”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同时把微观社会心理双向循环模式纳入到社会大系统环境,使它成为社会科技系统模式下的二级传播模式。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能够掌控宏观的社会系统科技传播模式,施以有效的调节,并在一定的领域内为社会和国家所服务呢?社会系统科技传播机制的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
可以肯定,媒介事件具有某种超凡的影响力。事件本身的重大与独异性将受众分散的注意力汇聚成灼热点,媒介组织通过编码、組码方式的强势报道又将灼热点升温与延续。持续的状态让公众形成习惯,有了探索背后深层科技秘密的需求。因此,媒介符码与编排技巧成为科技传播的机制形成的关键。很多媒介学者对于“有意安排、非自然的人为事件”称之为“伪事件”并加以排斥,认为是媒介的动机所致。需要强调的是,媒介事件的范畴远超过“是否刻意所为”。它的关键之处在于是否对公众、国家的普遍利益造成直接的影响?例如神州七号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整个群集化的媒介报道都是提前策划与安排,但是它的影响力却事关国家形象、民族尊严的问题。“神州七号”已经成为政治符码,渗透了到每个公众的民族利益。公众在个人民族自豪感的带动下,对航天产生膜拜。
神州七号航天飞船发射的整个过程中,媒介组织方式是研究机制的焦点。整个过程,央视同步现场直播。不同场景的切换报道形成规模效应:航天“纪录片”的播放,把观众带回航天历史的发端;现场对科研人员的采访带回了最新的动态与幕后的背景资料;不同专家的节目专题讨论详尽地介绍与阐释了航天发射的整个流程;高层领导人接见与庆功的新闻报道加强了民族尊严与自豪感;境外媒体的采访扩大了空间的关注,为国际政治的姿态注脚。神州七号航天飞船的整个发射过程,媒介报道历史4天之久,在此之后关于航天人士、航天知识、航天生活的陆续报道和节目又接连播出。这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实现了公众与专家对航天领域的深层对话,有效地实现了社会系统科技传播的理想状态。
从整个机制来看,媒介形成了有序的配合与规模性。在时间维度上,持续性和阶段递进产生了传播的“积累效果”;空间上,高层领导人接见的新闻报道、境外媒体采访达到媒介事件的“普遍效果”;媒介的纪实、现场采访、专题讨论的语境再造产生了科技传播强烈的“阐释效果”;媒介事件的成功喜讯、家人采访最终形成科技传播“共鸣效果”。从整个科技传播体系来看,笔者认为媒介外围的铺垫为公众与科学专家真正开始对话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下图2所示
在科技传播高度媒介化转向的今天,媒介事件给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的对话带来了契机。
科技传播是宏观性的系统模式,它体现的不只是公众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更是科学、社会、公众、常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媒介事件将其内在的联系扩大化、聚焦化,如同催化剂为整个社会系统的科技传播流动带来了驱动效应。
注:
1.转引自刘自雄《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同上
3.Steven Shapin , “science and the public”,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edited
4.转引自侯强、刘兵,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第4期
5.http://news.sohu.com/20080920/n259658200.shtml
参考文献
【1】刘晓红等:《大众传播心理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2】[英]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聚任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3】孙宝寅等编:《科技传播研究:首届科学传播研讨会论文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4】孙宝寅等编:《科技传播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美]沃纳•赛佛林等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6】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日]竹内郁郎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李斌.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9】李希光.媒体的力量.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10】陈力丹编.舆论——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肖小穗.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的再现系统.文载《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2】陆杨、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3】张海潮.中国电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14】李希光、孙静惟.下一代媒体.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
【15】皱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16】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17】刘忻.电视重构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18】彭国元.电视文化新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