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峰
一、改善科技新闻现状非媒体自身力量所能为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体的实力不断增强。作为新闻类别的一种,科技新闻在近些年获得了较长足的发展。不过,与其他新闻类别相比,科技新闻的不足与缺点仍十分明显:一是“过小”,即科技新闻的落脚点往往拘泥于某个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成果,眼界不开阔,仅窥一斑而难尽全局;二是“过专”,科学新闻里常用科学术语、公式来表述科学事物,未将科学语言及时“翻译”成通俗语言,令人对新闻本身费解;三是“过远”,即科学新闻所反映的科技进展常处在实验室阶段,与实际应用尚有距离,难以让人们体会到科学新闻对普通群众生存态的关注。
对上述科技新闻不足,人们提出的改进意见往往是要求媒体替身自身能力,如加大采访力度、选题新颖多样、语言通俗易懂、增加数量种类等等。此类意见拘泥于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媒体环节,过于关注科技新闻的选题、写作、编辑等细节。事实上,在分析科技新闻不足、改进科技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应将科技新闻生产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在关注新闻生产下游环节(包括写作、编辑、刊发)的同时,也要关注该生产的上游环节——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媒体与科技新闻源交往、获取新闻的能力。
科技新闻本身可看作“产品”,它是媒体采集科技界各类动态后凝练而成。我国当前的科学发展主要依靠政府资金的支持,几乎所有的重大科技规划均由政府占主导地位,而科研院所中的科研人员承担着绝大多数国家科研项目、任务。这意味着,政府、科研院所无形中掌握着大量的科技新闻源。于是从某种角度看,当前的诸多科技新闻,可谓科技媒体与政府、科研院所合作的产物——政府了解情况、制定政策,分配资源,监督落实、调整方向,促进科技的发展,研究院所和科研人员落实各种科技项目的实施,而媒体记录报道这一发展进程。这其中,对科学发展各领域了解最深刻的恰恰是身在其中、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科研人员。(从政策把握的角度来看,政府部门,尤其是“科”字口部委、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胜于科研人员,对此本文不作论述,仅集中讨论媒体与科研人员的交流现状。)
科学研究的严谨、细致、高深,使得当前任何媒体的几乎任一科技报道,如果缺乏了专家解释或评议,则缺失了其真实、合理的立足点。于是,改善科技新闻现状,并非单单媒体自身力量所能为,在科技新闻十分依赖专家的现状下,专家对科技新闻的态度与观念直接影响媒体的报道效果。媒体通常所说的一篇新闻稿“七分采访三分写”便说明了新闻报道重在采访,科技报道更是如此,其采访的过程主要是媒体与科研人员打交道的过程。
二、科研人员与媒体存在沟通障碍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科研专家与媒体尚未衔接通畅,前者尚未做好应对媒体的各种准备。
一是科研人员的思维模式不适应媒体运作模式不耦合。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科研人员的思维模式严谨、细致,做事讲究耐心观察、认真推算,做结论讲究证据和数据,用事实说话,用道理服人。与此相反,媒体的运作模式则讲究“快速”、“炒作”,寻求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于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使得科研人员并不习惯与媒体交流,对媒体的“抢”新闻的做法并不认同。在媒体匆忙之下做出的消息发布或是评论判断出现失误之后,又往往使得专家对媒体失去了信任,尤其是其截取专家言论中的部分语句作为新闻爆料而大肆炒作的做法,更引起专家对媒体的反感。
二是科研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应对媒体的采访。不容否认,科研人员面临的各项任务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并且,在相关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之时,科研人员除完成必要的科研项目本职工作外,还要应对申请课题、结题汇报、接受评估、写作论文、指导学生等诸多方面的事务。近些年已出现多例科研人员过劳死,而“科研人员压力大”、“为科研人员减负”的呼声更是不断。在此情况下,如接受媒体采访,则必须花大量时间精心准备,而本来时间就已被各种事务挤占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不愿接受媒体的采访。
三是科研人员尚未具备应对媒体的能力与技巧。从1979到2007年,我国各类媒体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大发展,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图书数量的增长率分别达到228.7%、165.7%、655.3%、145.8%、62.2% 1。在如此迅猛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媒体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同课题,在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等纷纷提升自身应对媒体的能力与技巧之时,科研人员对如何“接待媒体”、“应答媒体”、“引导媒体”等等仍未做好准备。即便少数科研人员经常接受媒体采访,但从全国科研界来看,大部分科研人员在这些能力方面仍有欠缺。
四是科研人员因多方面顾虑而不愿接触媒体。在我国改革的过程中,科研体制机制中的各类弊端或多或少影响着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为了个人及课题组事业的发展,即便科研人员对所在行业的现状与不足有着深刻的体会,但面对媒体的采访需求时,往往避媒体而远至,担心自己的言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科研人员与媒体缺乏交流带来弊端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科研人员与媒体缺乏密切的交流,即便许多科技界的大事、要事(如诺贝尔奖颁发、反对伪科学)出现后,科研人员在媒体上发出的自身的声音也是短暂的,在媒体“新闻快餐”的运作方式下,引起轰动的科技新闻时间很快被受众遗忘。因此,科研人员与媒体缺乏交流既使得一线科研人员的意见没有常规的发表途径,也使得媒体缺乏对科研人员的了解,也难以得知科研人员的切身感受。
于是,在缺乏正常的交流的情况下,一些科技新闻的负面效应渐渐凸显,并给科技新闻造成致命伤害。
一是科学技术是象牙塔中之事。科学技术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与公众的接触程度也不同。在早期近代科技萌芽阶段,科学研究是少数人从事的活动,但在当今,除部分基础研究与外界接触较少外,其发展大多依据人类社会的需求。不过,当前的科技新闻过多地宣传科学技术中科研人员的角色(尤其是其刻苦努力的精神),而较少宣传社会需求对科学的引导,导致公众视科学技术为少数人的象牙塔中之事,造成科技与公众之间的隔阂。事实上,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处处紧密相连,人们生活条件的改进均需科技作为支撑。
二是给公众造成了“科技是万能的”、“科学家神圣化”等错误印象。事实上,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人类带来福祉,也能给人类带来不利。在当前社会中,科学技术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给人类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等危机。但当前的许多科学新闻,往往将着眼点放在一个个科技新进展及给人类带来诸多福利,却很少涉及科技给人类带来负面结果,缺乏《寂静的春天》2之类的反思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灾祸的声音。究其原因,往往在于媒体对科技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在缺乏科研人员的评论性话语的情况下,便匆匆将新闻发出,求得炒作效应。此外,媒体往往将某些科研人员像明星一样追逐,认为其话语便是金口玉言,这种追星想象无形中给科研人员的形象带来了负面效应。
三是少数人盗用科学名义,发布假科技新闻。由于科研是少数人的高智商活动,普通公众往往难以辨认一项科研成果的真伪。于是少数人假借科学名义,为自己谋私利的活动套上科学的外衣。比如,一些媒体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竟然公然为一些未经验证的科学理论和广告刊登出来,如“药到病除”、“百分百治愈率”。前段时间广告管理部门清理医学类广告正是媒体自身素质不高、是非不辩的体现。再如,当前某市场报每天公布某某星座的人的当天的运气和幸运数,这种现代迷信披着科学的外衣,把自己标榜成流传数千年、屡次验证的科学理论,而在缺乏真正的科研人员意见的情况下,误导了广大公众。
四、在共同价值引导下,增进媒体与科研人员的交流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与媒体角色不同,但仅仅是分工不同。科研人员在科技战线上完成自己的任务,媒体在新闻报道领域履行自己发布信息和引导舆论的职责。但是,从二者合作的产物——科技新闻来看,它们是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的。大致而言,这些价值取向包括国家富强、创新、公平、正义、诚信、刻苦、勤奋等等。因此,凡是体现这些价值取向的科技新闻,既是媒体所倾心关注、大力宣扬的,同样也是科研人员身体力行、大力呼吁的。从近几年屡屡引起公众所关注的重大科技新闻,如神舟飞船系列、渤海湾发现大油田等等,无一不是因上述价值取向感召的结果。
因此,笔者认为,长久以来被严谨、细致、刻板等观念所笼罩的科研人员,被枯燥、远离日常生活等观念所束缚的科技新闻,以及将 “快速”、“炒作”等做法用到科技新闻中的媒体,在上述共同价值的引导下,完全可以互相传递共同的心声,进而增进交流、共促科技新闻的大发展。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已在2006年初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升为国家意志,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有关规划3也于同期发布。这些国家层面的行为预示着科学技术在未来数年间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面对这样的机遇,媒体理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分析自己的利弊因素,盘点自己掌握的资源,有目的、有章法选择科研人员与媒体共同关心的话题,加强与科研人员的沟通。
当然,在更宏观层次上看,虽然科技新闻没必要全部与共同价值相挂钩,但确实有必要研究那些可能与共同价值有关的选题,这些选题往往是增强科研人员与媒体交流以及促进科技新闻发展的突破口。从与共同价值的联系程度来看,以下四类话题值得媒体与科研人员共同探讨。
第一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当国民素质尚未达到一定水准的情况下,单个科技成果、进展新闻难窥得科技发展全貌,也未必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果将“国富民强”的目标下的科技界承担的使命、分担的任务,向公众做以多角度的解读,可以让公众感知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了解未来数十年科技将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明晰未来我国能源利用、预防疾病、保护环境、防御灾害等宏观层面的大动作及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类是国家最新重量级科技进展。国家重量级科技进展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诸如神舟飞船系列、嫦娥探月工程的报道,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出击邀请专家讲解此类重大科技进展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而此类新闻十分吸引受众收听、收看、阅读。在满足受众需要的趋势下,专家与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原有科技新闻的索然寡味也被祛除,此时的科技新闻备受受众欢迎。
第三类是科技人物事迹。基于科研工作的性质,科技人物在做出杰出贡献之前往往是默默无闻地工作,这其中恰恰体现着被众人所推崇的优秀品质——克己奉公、大公无私、勤奋努力,等等。因此,展示优秀的科技人物,尤其是科技界的小人物的事迹,可很好地展示科研工作原汁原味的状态,打破科研工作不应有的神秘感。
第四类辨析科技之利弊。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其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耗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不利后果。因此,辨析科技的长短、利弊,可以为受众了解科学提供另外一扇窗户,在众多媒体宣扬科学带来的好处的同时,窥知科学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有时不免陷入利益之争、带来不利因素。
除上述选题外,有更多的关于科学的话题可为科研人员和媒体搭设沟通的桥梁。引入、运用上述共同价值,虽不能指导所有科技话题、科技新闻,但其可以看作科研人员和媒体共同认同的“普通话”,有了“普通话”就有了深入交流的可能。
从增进科研人员与媒体的交流来促科技新闻,本文仅是略作初探,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相关人士关注。正如科学技术各领域中的理论与方法一样,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相对的,其效果还需要用实践来评判。
注:
1.据《1979全国年度统计公报》、《2007全国年度统计公报》统计
2.(美)蕾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新华网,2006年2月9日
参考文献
【1】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
【2】侯强,刘兵.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04期.
汤书昆.科技传播与当代社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4】(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5】(美)新闻自由委员会著,展江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