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习惯的枷锁教“习惯”

2009-11-11 09:17穆文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7期
关键词:怀素记号图书

穆文红

“习惯篇”呈现于教材的开篇,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的一大亮点,然而好多教师教学这一板块时,觉得内容简单,无需精心设计,一般常采用看看、讲讲、说说的方法。结果,单一枯燥的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更难以激发他们矫正行为的自觉性。可喜的是,本学期一开学连续听的几节“习惯篇”教学课让我颇受启发。可以肯定地说,如何利用教材中精心编制的图片,让教学不拘泥于程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有径可寻的。

方法一:瞻前顾后

仔细看教材,对于本册习惯培养的要点不仅仅在“习惯篇”一目了然,课文的内容或习题、练习的设计等都与之遥相呼应,存在紧密的联系。例如,四年级上册的“习惯篇”之二是“读书做记号”,有一幅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做记号的特写图,并展示了经圈、点、画的两篇课文。而本册教材《练习3》的“处处留心”,就是介绍读书做记号的作用和具体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将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首先,借图片提出读书要做记号的要求;接着,读读议议“处处留心”中的一句话——“读书时做做记号,可以帮助你理解书的内容,收到加深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还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积累资料,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最后,了解识记一些常用的符号。

又如,一年级上册“习惯篇”提出的首要习惯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该册教材就安排了一篇课文《怀素写字》,讲的是怀索从小认真刻苦练字,成了有名的书法家。其中第2自然段非常细致地描写怀素是怎样写字的:“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对于孩子来说,怀素就是一个认真写字的典范。因此,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基础上,再指导他们像怀素那样一笔一画写好每个字。

方法二:旁敲侧击

“习惯篇”的教学应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将童话故事、名人小时候的事例讲给学生听,也可以提炼行为要点编成儿歌让学生诵读,变枯燥的说教为富有趣味的活动,以发挥“旁敲侧击”的作用。

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要善于发现班级中某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为其他同学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学生获得“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自信心。比如,有老师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习惯篇“不懂就问”时,大家一致认为班上某同学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老师便请他到讲台前与同学们作交流,接受同学的现场采访。平等的交流唤起了其他同学请教别人的经历和经验,这样一来,“敢于请教他人”“有礼貌地请教他人”“请教他人的好处”“他人,不仅仅指某个人,还可以是网络等媒体”等教学要点便不“讲”自明了。

当然,除了运用正面的激励,有些时候用反面事例的警示,也能起到“旁敲侧击”的作用。

方法三:实战演练

习惯教学不是灌输观念和行为的规则,更应贯穿于过程,蓄实于行动。为了避免空谈,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着做一做,便于集体指导和纠错。像四年级上册习惯篇中内容之一“读书有选择”,从图片可以明确教学要求,包括:到图书馆或书店选择图书的方法和取放图书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两个方面。一位老师把学生带到学校图书馆上这一课,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一本书。有的同学目标明确,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书;有的同学不停在书架前徘徊,最后还是一无所获。这时,教师让学生相互交流,经验共享,问题共商,学生便知道图书馆和书店的图书是分类摆放的,如工具类、故事类、科普类等。我们应该先找到相应的类别,然后根据书脊浏览书名,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着找。接着,打开书看看内容提要或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决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最后,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要轻放轻取,防止卷角,并做示范,特别是放回书架的时候,要用另一只手拨开旁边的书,留出一本书的厚度,轻轻往里推。同册教材中的“读书做记号”习惯培养,也可以在学生明确要求、掌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第一课的预习,让学生当堂操练。这样的设计,就变“空对空”为“实打实”了。

习惯的养成,实际上是一个由外显认知转化为内隐认知的过程,只有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依然按照一定的规则去做,才称得上习惯。因此“习惯篇”的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方法,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是一以贯之地坚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的坚持与否更多取决于教师坚持了没有。所以说,我们既不能认为“习惯篇”的教学无足重轻,也不可把它当作习惯培养全过程的浓缩。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怀素记号图书
清 郑燮 行书节录怀素自叙轴
鲜于枢 草书论张旭怀素高闲草书帖
记号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脏记号
班里有个图书角
墙上的记号
林散之《徐瑶论怀素草书》欣赏
老僧也食肉——怀素草书《食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