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自小便与教师结下不解之缘。曾记得咿呀学语时,教国文的爷爷和教英语的父亲常常逮住野在外面的我,拎到小趴趴凳上,一方矮桌、一块破板,之乎者也、ABCD,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便是我的启蒙教育。窃想:长大后,我也会变成你。
如愿以偿的我,喜欢校园的静谧与欢腾;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嬉戏,阳光中,一起踏歌而行,并心存感激;喜欢立于三尺讲台,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品味每一天,讲述人世的多姿和美丽,沉醉不知归路。
一路成长,从课堂开始
有人说上公开课是累人的活儿。然而工作12年来,无论是初出茅庐时的我,还是现在任教科室副主任的我,但凡有公开教学任务,总是以十分的热情积极要求。对专家、对同行、对家长、对实习生,不管级别、不管层次,我都迫不及待地把每次公开教学当作磨炼与提升的机会,紧紧抓住,期待问题的诊断和智慧的发现。一路上,在经历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期盼和迷惘后,在“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和付出中,收获了一次次“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外喜悦。我把自己的心和语文教学系在了一起,把心血倾注在语文教学上,尤其是课堂教学之中。省内省外、城里乡下,都留下我的足迹。虽苦却也值,一路收获满满:我从校、区、市赛课中,完成了三个一等奖的“三级跳”;在江浙沪第四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示儿》,收益良多;2008年的全国苏教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更给了我无尽的动力。
平日,我更倾注心力认真上好与我们每日相伴的“家常课”。江苏省教科院副院长杨九俊先生说,“这些课可能不够完美、不够精致,但却是具体、丰富,直观、感性和丰满的”。我给自己的底线是:无愧于每一个四十分钟。教学中,我以自己的原初经验为基础,不断反思、推敲、打磨、拓展,使原初经验发生异变,提升教学实践的品位和境界,力图形成属于自己的开放、大气、而又灵动的教学风格。我努力使我的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天地里,让他们会读书、会思考、会表达。我始终在憧憬追求这样一种课堂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或静默无声,或慷慨激昂,尽兴、尽情,酣畅淋漓,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涵养底气——我要站着教书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初次听到吴非老师的这句话,震颤之余陷入深深的思索。是啊,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具备独立思考精神,是终生学习的立身之本,一个学生,甚而一个人,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教师职业重复性很强,我从事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仅四年级我就教过四个年头。美国名师比格勒说:“每一天,当教师迈入课堂,他们都将对未来的世界施加影响。”每一天都在变化,如果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就会裹住前进的脚,禁锢思想的触角。不管多熟悉的文本,我都会以陌生化的眼光去打量,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去欣赏,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去质疑,以一名编者的角度去揣摩,以一个教师的眼光去解读,寻求种种既定结论的突破。在自主充分的解读中,捕捉思维的火花。去年年底,盐城市教科院组织的“文本解读”教研沙龙活动,我是三位“同课异构”执教者之一,如何精准解读教材,如何深入浅出地把握文本,如何创新,在深入思考后,我认为贴近文本,咀嚼文字,是设计的主脉。这一课博得了与会老师的首肯,尤其是对比喻句“老天鹅与石头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的解读,更是获得大家一致赞赏,认为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一线的教师都有体会,备课、上课、考试、辅导等等这些日常的工作占去我们很多的时间,但不管多忙,每天我都会给自己一点时间,回望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点收获,有一点疑惑,有一点感受,我都不会放过,然后不断地孵化它们,或许会否定,或许会抛弃,但更多的是,使它逐渐地成熟,逐渐地深刻。比如,我在教完《示儿》一课后,不仅将教学设计和评析完善,发表在《小学教学参考》杂志上,还就备课过程中有关文本拓展的思考过程写成近4000字的《三易教路为哪般》的文章,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上。不经意间,两三年的光景,我在《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等中文核心报刊上发表文章近二十篇。只有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追求、发展和提升,才能把握住时机找到提高自身的切入点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增长点。本杰明说:“我们应该退着走向未来。”教学实践和理论反思不断推涌互动,专业水平便在这种能量互换中得到提高。我坚信站着教书的“底气”正来自于此。
转益多师——不期而遇的生命花开
听说禅宗有两大流派:一派认为有慧根的人方可入禅,一派认为芸芸众生皆可得法;一派强调顿悟,一派主张渐悟。我自觉属于后者。充电、学习、读书,使我能稳步向前。我的一位老师曾送我一本草根小学语文老师解读教育理论的书,在她们的指引下,我也正尝试着读《爱弥儿》《教学机智》……不经意间,笔记也做了好几本,一些理论也能信手拈来,在审视我的教学行为时,我变得更加理智。
我已记不清我听过多少公开课,而使我受益最多的是那些名师的课。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周益民、薛法根等特级老师的课我都听过。不仅听课,我还读他们的教学实录,读他们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文章,读他们的专著。使我收益颇多的,是于永正老师扎实厚重、对教材智慧的处理以及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思路;是窦桂梅老师激情四射、灵活机智的引导和行云流水的课堂节奏……说到这些,不能不提到已退休的特级教师、语文教学我的启蒙老师——郑立舟先生。多少次,在我上课前,他总细心地对我进行具体的指导;多少次,在听了我的课后,他引导我作深入的反思和分析……“心中有教案,更要有学生;要灵活,更要高效;要敢于创新,又要脚踏实地。”老人的谆谆教诲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
有人嬉称我是个“杂家”,师范学的是普师,大专学的是美术,本科专修的是汉语言文学,手风琴、小提琴方面更是个“三脚猫”,没想过成行家里手,只因为有兴趣。听课笔记上,语数外音体美,什么课我都听,闲时还爱和老师们唱两句。也许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就觉着每个学科都有不同的魅力。渐渐地,我的语文课上似乎有了那么一点数学的严谨、音乐的节奏、美术的唯美……
转益多师是汝师——师者,该无所不师,故能兼取众长;师者,也该无定师,不囿于一家。我在努力吸纳力图兼收并蓄的同时,积极地用行动去践行,用心灵去体察。因为我懂得缺少实践的涵泳,思考的润泽,别人给予得再多,属于自己的教学生命也是没有力量的。
语文是甜的——这就够了
前些日子参加一个学生的高考谢师宴,她在答谢词中说:“……感谢小学语文汪老师让我品尝到语文是甜的,至今仍然记得每周一次‘热点聚焦辩论赛的唇枪舌剑,仍然回味‘端午斗蛋时的惊心动魄……”每每此刻,幸福之感溢满全身。我从不敢奢望我能化腐朽为神奇,只是行走在方寸讲台前,不徐不急,能牵引住几十双眼睛,这就够了。
(汪明华,盐城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盐城市第二小学教科室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