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富
我喜欢一年级的课文《世界多美呀》。刚睡醒的小鸡对蛋壳里浑黄的世界不太满意,就啄呀啄呀,终于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小鸡从小洞眼里望去,惊呼,嗬!“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我虽然没有小鸡那样的“小尖嘴”,但是,我有一双“语文之眼”。用它,可以将一篇篇课文啄开一个个小小的“洞眼”。于是,教材中常被学生忽略的,甚至人们已麻木的东西,从这些小洞眼中逐渐清晰起来。
“小小的洞眼”就是字典语义与语境语义相矛盾的一个字或词
我们读课文,不能满足于某些字的字典语义,而应结合文本对某些字的语义进行分析。在分析比较中发现矛盾。在解决矛盾中,你会发现:正是这些关键的词语,隐藏着作者和人物的心灵密码,也正是在这些字或词上,显示出语言的精妙。如《大海睡了》一课中有个生字——“她”,大海不是人,更不是女人,为什么要用这个“她”呢?让学生带着这个矛盾进入文本细读,方能读出“她”这个字带着作者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把大海比作母亲。请看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看,“女”和“也”手拉手就成“她”。
生:这个“她”,好像表示女人的“她”。
师:不是好像,是一定。(补充刘半农创造“她”字的故事,增加趣味性)
师:这个“她”在诗中是指谁呢?再静静地读一读课文。
生:(迟疑)“她”是指大海。
师:有问题吗?
生:大海又不是女的,怎么用这个“她”呢?
师:诗人用错了吧?不急着给我答案,你再读读诗看,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受好奇心的驱使,继续读,并发现大海像母亲)
师:咱们来做一做大海,怀里搂着明月,背上驮着星宝宝。你想到了什么?
生:像妈妈在哄我们睡觉。
师:再静静听,(教师模拟轻轻的海浪声),像鼾声,还像什么?
生:像妈妈在哼摇篮曲。
师:现在,你一定知道“她”用在这里的妙处了,再读读小诗吧。
一个不显眼的生字,让我们对文本有了温情的解读。一个小小的“她”,引着学生沉下心在文本中走了几个来回,领悟了小诗之内涵。
“小小的洞眼”就是课文中一些习焉不察的小片段
阅读文本,我们可能会紧盯那些所谓的重点段落,其实,细节中隐藏重大。一些习焉不察的小片段,甚至只是一个常人眼中的“边角料”,放大它,用“语文之眼”细细打量,也能将文本啄开一道口子。如《船长》一文中船长和船员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引起我的兴趣。这段对话看起来普通,但语言形式很特别:每个句子是那么简短,有的仅用一个词表示,且特别分行显示。这正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用符合当时特定背景且独具魅力的语言塑造哈尔威船长这一人物形象。这些恰是学生忽略之处。教学时可以改换成以下的对话呈现形式:
A:“洛克机械师你在哪儿呀?”
“船长,你是在叫我吗?我在这儿呀”
“轮船上的炉子现在怎么样了?”
“炉子已经被海水淹了。”
B:“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还有火吗?机器怎么样?”
请同学将以上两段对话,与原文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差别。通过比较阅读,引领学生关注这段文字,领悟其间的独特魅力。这样就啄出个可以进入《船长》文本的“小洞”。
“小小的洞眼”就是作者的一个独特的表达
在课文面前,保持点“我是语文老师”的警觉,对“怎样写的”留一个心眼,看问题时,也许你就多了一个视角。《小动物过冬》以童话的形式表达一个科普知识:各种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其实,先于课文之前,学生们已从课文《秋姑娘的信》和别的渠道了解了这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如果教学目标还定位在知道动物的过冬方式,肯定会因为不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而蹉跎了一节课的好时光。此时,试着把眼光移向它的表达形式——“童话”,你的思考便跳出了内容上的纠缠。“读一读课文,看看写了哪三种动物过冬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大自然中动物有那么多,为什么要选这三种动物成为主角呢?”“继续读课文,要是让你选这篇童话的主角,你会选哪些动物呢?”就这样,三个围绕“童话主角”的问题促使学生沉入了文本,并懂得这三个角色基本代表了动物“迁徙”“留守”“冬眠”这三种过冬方式。这为学生今后表达,选择代表性形象埋了一笔。在实施教学中,学生们不但领悟了这一表达的科学性,还有新的发现呢!有一位小朋友说:“老师,冬眠的动物,我选北极熊。”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又紧跟着补了一句:“不好吧,他怎么来和别的小动物们商量呢?”你瞧,孩子通过你啄的那个小洞眼”还读出文中的三个小动物是经常能见面的,是朋友。是朋友,才有冬天的道别,春天的约定。
将文本啄个小小的“洞眼”,并不是在文本以外打游击,而是立足于文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分析的一个特点,便是要有一双“语文之眼”,于细微处见精神。越是细微,越是尖端,越是生命的高峰体验。
(作者单位:句容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