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琴
一、 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载体,它的价值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但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做出恰当的调整、筛选和补充,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
1. 补充教材。即在文本篇章学习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特点适当增加相关内容。如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例。课本包含了24篇阅读课文,7次习作,7个单元练习。经过对文本训练点的研究,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增补一些相关的内容:(1) 可选读一些写景、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为主题的古诗词;(2) 可选读散文《桂林山水》《多彩的森林》《秋天的落叶》等;(3) 可选读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4) 可选读励志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司马光警枕励志》《岳飞学艺》等;(5) 可选读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寓言故事和人物传记等。
2. 拓展教材。即通过对某些具体文本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拓展阅读,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与文本产生认同、共鸣、回应。例如《虎门销烟》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但故事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他们缺乏理解文本所需的生活体验。教学时,我们可以适当补充时代背景,组织观看电影《鸦片战争》,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受林则徐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3. 调整文本。即进行“大单元”教学,将文本内容、写作方法、表达情感等相类似的课文重新进行有效组合,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更深层次、更广泛地理解文本,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四年级上册中的古诗《峨眉山月歌》,可与本册第2课《但愿人长久》、第11课《桂花雨》合并为一单元,安排在深秋季节学习,让学生感受在特定的季节、意境中作者对好友、亲人、家乡的思念之情,再补充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月下独酌》《独坐敬亭山》,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诗词。这样,学生对美好情感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刻。
二、 社会资源的挖掘和深化
生活即教育。生活多广阔,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辽阔。学生生活的环境是他们学习语文的丰厚土壤,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社会资源。
1. 社区资源。我们南通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有很多的名人在这儿留下了他们的印迹。清末状元张謇曾在这里“实业救国”,创建了很多的全国第一;抗日英雄曹顶、解放战争中的粟裕将军,都曾在这儿浴血奋战;宋代书法家米芾、唐代诗人骆宾王在这儿留下了他们的墨迹;一座座博物馆为学生重温历史、发掘文化提供了生动可感的素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失为极好的学习途径。
2. 自然资源。宇宙万象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明月星辰、风雨雪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只要教师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感受,就一定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 生活资源。学校教室、图书馆、宣传廊以及校园环境是教学资源中最直接、最明显的资源,应当充分挖掘利用:(1) 关注教室布置。要把教室建设成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布置出具有个性的文化氛围,构成室内动态知识之源。(2) 校园环境是课程资源中的“活教材”,它既包括显现的校园景点、设备设施,又包括隐性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它们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文的有益资源。
三、 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堂教学是师生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中有很多是突发性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探究、甄别、反思、总结,实现动态生成,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在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如教学《一路花香》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那个挑水工每天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多辛苦呀!他为什么不把破水罐的裂缝修补一下,或重新换上一只完好的水罐?”我把问题抛给了全体学生:“假如你是那个挑水工,你会怎样做?”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在讨论与表达中,学生感受到这个挑水工对美的追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借助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又如《田园诗情》第一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我就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荷兰。然后让学生模仿这样的句式,赞美我们的家乡:“南通是纺织之乡,长寿之乡,风筝之乡,教育之乡。”学生通过请教老师、父母、邻居,或通过上网查询获得了许多相关信息,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南通市崇山区西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