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立凯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诊断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及FDP,14d后观察综合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与FDP联合用药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情况,降低心肌酶及cTnI,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1,6-二磷酸果糖; 病毒性心肌炎
[中图分类号] R54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7-71-02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指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改变。目前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VMC不但能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或)各种心律失常,而且有可能慢性演变成扩张性心肌病[1]。VMC目前临床上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笔者自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与FDP联合用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提出的《成人急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2],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07年6月~2009年6月的门诊病人或住院病人。根据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36~67岁,平均(52.16±13.94)岁;病程23d~15年,平均(2.85±1.07)年;心肌酶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56例,ECG检查全部异常,窦性心动过速35例,窦性心动过缓18例,频发房性或室性早搏24例,房室传导阻滞12例,ST改变23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39~68岁,平均(53.22±9.57)岁;病程25d~16年,平均(2.99±1.14)年;心肌酶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55例,ECG检查全部异常,窦性心动过速35例,窦性心动过缓18例,频发房性或室性早搏24例,房室传导阻滞12例,ST改变2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卧床休息,应用5%葡萄糖500mL+利巴韦林0.5g静滴、10%葡萄糖250mL+维生素C 100mg静滴,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三磷腺苷20mg+辅酶A 100U+10%氯化钾10mL+普通胰岛素2~4U(极化液)静滴,qd×14d。同时辅酶Q10,20mg口服,tid×14d。合并感染体征者给予抗生素,心律失常者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10%葡萄糖250mL+黄芪注射液(四川神宇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53021677,国药准字Z20053907)30mL静滴,qd×14d;生理盐水100mL+注射用FDP 10g(爱赛福,意大利福斯卡玛生化制药公司生产,批号H20020050),静滴,bid×14d。研究期间两组均停止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1.3 主要观察指标
①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采用福田电子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电图机进行检查。观察心率、心律及ST段变化;②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心肌酶谱:血清肌酸激酶异型(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采用免疫抑制分析法,用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试剂为上海丰汇公司提供;③血清心脏cTnI:采用贝克曼的化学发光仪测定,试剂为原厂提供。
1.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疗程结束,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好转或减轻,心电图好转或偶见异常,心肌酶谱正常。无效: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无明显改善。心电图疗效参照《现代动态心电图诊断》[4]进行拟定。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χ±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综合临床疗效情况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33%,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情况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1.67%,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两组在用药期间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尿常规均无影响。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病程较长,对患者日常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为心肌病,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且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死因为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病毒感染后作用于心肌,在心肌表面形成新的抗原和特异性抗体,在抗体参与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心肌细胞炎症改变。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一般采用综合治疗,包括休息、抗病毒、能量合剂、抗心律失常及调节免疫等。笔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黄芪注射液联合FDP治疗,由于黄芪注射液是黄芪提取物,含有黄芪皂苷、黄芪多糖、异黄酮类化合物及硒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保护心肌的作用[5],同时黄芪可降低心肌中病毒及RNA滴度(即抗病毒作用),明显减轻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和缩小心肌坏死面积;改善心肌细胞的异常电活动;抑制病毒感染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防止钙超载等,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6]。1,6-二磷酸果糖能抑制氧自由基和组胺的释放,对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的细胞起保护作用;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有膜稳定作用,可提高膜电位,降低心肌兴奋性,改善心肌传导,降低心肌兴奋,对快速心律失常效果较好[7]。本研究发现,两者合用可以改善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症状,提高心电图疗效,降低心肌酶谱,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
综上所述,黄芪注射液联合FDP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在改善心电图、降低心肌酶谱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庭耀,杨文潮. 参麦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 黑龙江医学,32(5):359-361.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 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工作组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意见[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6):405-407.
[3] 饶先伟,叶泽兵,杨旺明,等.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1,6-磷酸果糖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3(4):251- 252.
[4] 卢喜烈. 现代动态心电图诊断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32.
[5] 王杰超,宋霄,杨爽,等. 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病合并失眠症的作用机制[J].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46-147.
[6] 吴凡,丘汉婴. 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20(3):165-168.
[7] 叶青,金颖,张俊华,等.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37-238.
(收稿日期:200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