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竹枝词透视的近代商业转变

2009-11-09 06:41郭如意王育婧
魅力中国 2009年27期
关键词:竹枝词上海

郭如意 王育婧

摘要:上海竹枝词主要收入《上海历代竹枝词》和《上海洋场竹枝词》中,尤其是《上海洋场竹枝词》反映上海商业文化的嬗变,可以窥见上海近代商业的变化脉络,以及上海开埠前后的城市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上海 竹枝词 开埠 商业发展

通过上海竹枝词来研究上海商业近代化的文章并不多,王子今有一篇《清人上海竹枝词透露的近代化气息》,揭示上海近代较早接受西方文化影响, 是中国近代化当中具有先行性、典型性的新兴都市;王毅的《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从竹枝词看近代上海文化风气的变迁》,从上海竹枝词的内容、风格、写作旨趣的变化入手,分析上海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对农工商业的观念变化,对娱乐活动的观念变化和对女性地位的观念转变。赵胜的《上海外滩城区探究》一书,把开埠前后的外滩视为一个典型上海城区,考察近代上海如何从外滩起步,外滩如何演变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方华尔街”,外滩如何演变成近代上海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这些研究都引用了大量的上海竹枝词。本文则主要依据顾炳权《上海历代竹枝词》和《上海洋场竹枝词》,分析开埠前后上海商业发生巨变的原因,对开埠前后的上海商业近代化发展做了一个梳理。

一、竹枝词概述

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竹枝词亦称棹歌、杂咏等,源出巴蜀一带民歌。刘禹锡《竹枝词》11首,是模仿当地民歌写下的新词。于是竹枝词就成了一种新的诗体,刚健清新,富于生活气息,其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抒写,不但诗境得以开拓,而且保存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史料。上海竹枝词的搜集整理工作由顾炳权完成,他出版了《上海历代竹枝词》和《上海洋场竹枝词》两书,它们基本构成了上海竹枝词的全貌,为我们研究近代上海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顾炳权说:“作为文学形式,竹枝词有记实的因素,具有‘以诗补史的特别功效。”上海竹枝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既有响彻云霄的壮歌,也有温柔细腻的情歌,刚柔相济,包罗万象,可以说是一部诗体的上海历史。

二、上海近代商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上海是我国近代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它从古代黄埔江畔的一个县城,迅速发展成中国的经济中心,有着特定的历史机遇。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逐步从一个阡陌交通、水道纵横的宁静乡村转变为租界林立、华洋杂居的大都会。明清时期的上海县,人民以打渔耕作为生产方式,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对此竹枝词描写到:“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俨然一幅男耕女织的农家场景。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东来,上海还会遵循着自己的发展轨迹,沿着小商品自然经济的道路走下去。但是,作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后果,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和议初成五口通,吴淞从此进艨艟”,此后就出现了“而今三十余年后,风景繁华互不同”。

上海近代商业的发展,开埠是主要契机,而中西方商贸交流的扩大,欧美商业文化的影响则是主要原因。有竹枝词中写到:“自开海禁五洲通,水陆舟车急似风。百货遍流全世界,商场发达正无穷。”“租界高悬电气灯,照人浑讶月华升。天工巧被人工夺,到此城宜不夜称。”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和迥异的生活生产方式通过租借这个华洋杂居的地方迅速席渗透到上海的每个角落,进而改变着上海的商业风气。开埠后,租界内来自英、美、法等国的商务人士主导上海的商业文化,很多规则都是他们从欧美照搬过来的,西方的经济制度和经营方式得以引进到上海,引起了上海社会文化的骚动,产生了一系列“文化效应”。中国传统的习俗、制度、观念都被置于这个“效应场”中,中西、新旧商业观念发生激烈冲突。这种冲突又导致了新的商业思想、新的商业观念和新的商业运作模式的产生。

上海开埠后,一个宁静的县城融入了西方的现代商业元素,上海骤然间转变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繁华大都市。《上海洋场竹枝词》集中反映了开埠后上海商业近代化的历程。

三、开埠前后商业观念的转变

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开埠前后上海商业观念的巨大反差。中国自秦汉以后形成了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耕作制度,后来的上海也不例外,而且更为典型。上海开埠前是重农轻商的“农本主义”,这在竹枝词中有深刻的体现。“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豆青青麦半黄。”这些描写的都是一派田园农家和谐景象。而且统治者以各种措施来抑制工商业的发展,例如:“轮舶如今海织梭,招商贩运便于河。尽堪粮价全收折,撤局裁员省费多。”土地被认为是“本业”,工商业则是“末业”,官方总是从国家利益长治久安的目的来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同时也强调讲仁义礼节,注重人格修养。“忠义祠兼孝悌祠,前人事实著当时。连篇累牍惟名姓,可备征文考献资。”儒家正统的义利观是根植于中国封建小农经济基础之中的,在上海也不例外。

但是,随着上海开埠,西方商业思想不断熏陶,商业利润不再被视作邪恶,人们逐渐接受重商观念,发现了商业也是一种正当的谋生职业,商业也有自己的经营规则;它不同于传统,但是却可以融合城市的发展,可以比农耕谋取更多的利润,获得更好的生活境况,从此人们争先恐后地投入商海。竹枝词中有很多描述:“波浪滔滔极浦惊,商人重利别离轻。愿郎块粥安家食,莫向周家嘴北行。”“多金粤贾税江关,海物盈盈积似山。曾见有人能致富,遂教性命等鸿毛。”这些竹枝词都显示了商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人们将传统的家庭观念、农耕方式置之一旁,极力追求商业利益,不惜冒险出海。由此带来了人们的经济观念出现诸多转变,逐渐形成了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商业观念。这种商业观念蔓延在人们思想中,并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

四、开埠前后上海与周边城市的比较

在《上海历代竹枝词》中我们看到,开埠前上海对繁华的苏州、扬州、杭州等城市亦步亦趋,追慕这些地方的文化风俗。如乾隆时李行南的《申江竹枝词》写到:“西客囊金作布商,衣冠济楚学苏扬。只留饮食传风俗,熬釜朝朝饼饵香。”上海商人仍以苏州、扬州为模仿对象。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中也写到:“嘉道之前气习浮,苏扬人物慕风流。外强早伏中干兆,商富农贫前志忧。”秦注曰:“《嘉庆志》:‘民贫而商富,中不足而外有余,城市慕苏扬之风,目前斐然可观,而力实不能持久。”因此在嘉庆时期上海依然是城市文化的落伍者,无法与当时繁华、喧嚣的苏州、扬州等城市相提并论。并且,苏州、扬州是吴地经济中心,其社会形态主要表现为消费型城市,接近于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可是当时的上海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开发展水平程度,在经济依托这些繁华城市,在文化上也向它们学习,虽然上海也曾有“小苏州”之称,但发展水平大位逊色。

随着上海在西风化雨的熏陶下,开始了城市化、近代化的历程,并很快超过苏州、扬州、杭州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繁华都会。这在《上海洋场竹枝词》中多有描述,如:“管弦声彻月如钩,酒地花场易惹愁。不信江南多事后,繁华还胜古扬州。”“沪上繁华胜玉京,何人解赋少年行” 。可见上海开埠之后,终于从“慕苏扬之风”的偏僻城镇发展成声名冠全国的经济大都市,从男耕女织的小乡村蜕变成高楼林立的商业都市。

五、开埠前后上海自身商业的纵向比较

通过与苏杭等地的横向比较,开埠后上海的商业腾飞可见一斑;通过上海本身的纵向比较,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上海近代商业发展步伐惊人之快。开埠前上海商业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仍是以农为主,商为辅,随处都透露出浓重的江南水乡色彩。“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幔低垂十里风。”而且没有统一的商业理念和明确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埠前的上海小镇大多是人们自发聚集起来的集市,以桥头、市井等人口聚集处为临时性市场。“枝篱绕舍有农家,饮马江头树影斜。几处榜人歌傍岸,促成小市是鱼虾。”“海上归来稳卸帆,缆船上网日夕衔。明朝拟上西门市,休向州桥卖蛤蚧。”还有一些典型的乡村小集市,例如:“随棚市集夹通覐,仿古江西百万盂,米冞社仓才一饱,花磁冷落满东厨。”从前几首竹枝词可见不仅当时的市场规模小,而且由于品种少,组织涣散,没有秩序。

开埠后的商市景象就截然不同了,上海知事沈宝昌曾说过:“上海自外洋通商以来,地方风气为之一变。”如颐安主人在南北两市中就说到:“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此方。”租界内形成十里洋场就是所谓的“北市”,在商业上已经超过以城隍庙为中心的“南市”,成为“第一繁华”的地方。“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的市场通宵达旦的繁华场景。“闽商粤贾税江关,海物盈盈积如山。上得糖霜评价买,邑人也学鸟棉蛮。”反映了当时货物盈盈,学习洋人买卖的场景。“腹地兴商也便商,葛家浜议引流长。东通盐铁两塘水,两岸还堪辟市场。”“海市推尊各商号,相风旗子出高墙。日高耆舵纷纷集,俗发身工好出洋。”“百货如山任品题,当行何必更居奇。中无牙侩谁经纪,钤客纷纷走不疲。这几首反映的就是开埠后市场不仅繁荣,而且较之开埠前的商品,品种更加齐全,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另一方面,开埠后,不仅货物与日俱增,而且随着开放程度越来越大,新型行业也初露锋芒,如“快船局”的兴起:“快船亦有局争开,各处商人往复回。收拾蓬窗招客雇,码头晚泊待潮来。”各国银行林立:“东洋分沪有银行,亿万金钱进出忙。钞票流通皆信用,与英与法并争强。”金号和首饰银楼的不断开业:“制金成叶有专门,各立牌名孰最尊。色足自然销用广,富商兑换细评论。”各种西洋货都有出售,货物囤积也很多:“金杂货有洋行,各式奇珍进口忙;工厂海船诸铁器,名驰遐迩广消场;纷纷洋货号争开,各有专门定办来;发与抄庄门市卖,频年数大庆多财。”这些都反映了上海洋场内经济贸易之繁荣。开埠以后,商业中开始出现了正规的机构专门管理商业的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商业运作,较之开埠前政府不断遏止、干扰商业正常发展不可同日而语已。上海商业发展最有代表性事件是招商局的成立:“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不让外人专垄断,经营经济策都良。”“招商局大又多船,管理人员数万千。南北栈房编号立,码头热闹货蝉联。”从此,上海走上了有声有色的现代商业之路。

上海开埠以后,从一个地处海隅的县城,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工商业城市,也成为全球商业体系中的重要口岸。这些变化都可以在上海竹枝词中得到描述,连同一些细微的商业新趋势,都可以在近代竹枝词中得到印证。上海竹枝词不仅是一种通俗的诗歌形式,也是一种历史文献,它们如实地记录了上海明清以来,特别是开埠以来的发展变化,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值得我们继续发掘和研究。

参考文献:

朱少伟.上海竹枝词谈[N]. 上海民间文艺报,2008年5月第1期。

顾炳权.上海风俗古迹考[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

顾炳权.上海历代竹枝词[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年。

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

王毅.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从竹枝词看近代上海文化风气的变迁[J]. 史林,2008(06)。

王晓静.<上海竹枝词>与大都市的早期社会精神形态[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6)。

(作者单位:1.驻马店广播电视大学;2.上海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

猜你喜欢
竹枝词上海
清代宋庆常《石阡竹枝词》勘误补正
书法《竹枝词》
以“民俗诗”的视角解读京津民俗
欢乐上海迪士尼
加强同题文学演变史的研究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