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芬, 黄 莹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2009 - 03 - 30
崔丽芬(1984-),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研究生。
概念参照理论下指称变异研究
崔丽芬, 黄 莹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本文采用Ariel提出的可及性理论来说明指称使用的常规,即低可及性标示语引入一个新的主题,高可及性标示语保持该主题。指称词语的变异是违背指称词语的可及性程度而产生的。指称词语的选择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必然与说话者的心理距离密切相关。本文将从概念参照理论的角度探讨同一主题下指称词语的变异问题。
可及性;概念参照点;指称词语;变异
可及性是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从大脑记忆系统中提取一个语言单位的便捷程度。语篇产生和理解过程中,指称词语表达的可及性是名词短语表达的一种篇章语意属性,是说话者在需要指称某个实体时,向听话者所表达的这个对象在语篇表征中的可及性程度。Ariel将指称词语按不同的可及性分为三类:高可及性标示语、中可及性标示语、低可及性标示语。指称词语的可及性选择主要与人脑的记忆结构和其所处的语境有关。
1. 记忆结构
Ariel认为记忆由一些模块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发出和接受信号。由于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不一,不同模块之间所发出和接受的信息强度也就不同,这样就产生了信息之间的激活程度不同[1]。因而,就有了前指成分可及性程度的不同。前指成分的激活程度越高,编码者只需要少量的信息就能达到指称的实体。而当前指成分激活程度较低,编码者需要使用大量的信息对指称实体进行表达,才能让听话者更好地理解。因此,实体表征的可及性表现为其在记忆系统中的可激活状态。而不同形式的指称词语正是说话者用来标示实体表征的不同可及程度。因而,指称词语可以根据这一指称功能被定义为可及性标示语。
2. 语境理论
记忆中的信息项目与语境有密切的关系。语境可以按照材料的来源分为三类:一般百科知识语境、有形交际语境、语篇上下文语境。前指成分形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语境的影响。百科知识语境是指交际参与者共有的知识,属于长期记忆。而有形交际语境和语篇上下文语境属于短期记忆和工作记忆。在语篇理解中,从人脑中提取一个在语篇中刚刚提到的实体往往比较容易。由于语篇上下文中刚刚唤出的实体,处于高激活的突显状态。从百科知识语境中提取一个实体时,往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努力。因为,在长期记忆中提取某个实体时,需要首先将与之相关的记忆模块激活,使之变成短期记忆。同时,在长期记忆中与提取的实体相关的记忆模块数量多,因而其语境便会被弱化,选择指称时便不得不选择信息含量大的形式,如名词。
3. 可及性标示语
Ariel将可及性标示语分为高可及性标示语、中可及性标示语、低可及性标示语。低可及性标示语提取的是百科知识中的信息,如:专有名词和有定描术语。中可及性标示语用于指称有形语境中某个实体的指称词语,如:指示词语。高可及性标示语是用于指称语篇语境中的某个实体的指称词语,如:代词和零代词。在语篇中指称词语的可及性可以转化为指称词语和离它们最近的篇章距离。其理论依据是在某一时间点,只有记忆的一小部分处于自动可及状态,在语篇理解的某一刻,刚刚提及的实体自然最可及。时间越长,实体在脑中的印象变淡,可及度就会降低。Ariel将篇章距离分为同句内、前一句、同段内或跨段。我们可以推断高可及性标示语往往出现于短距离语篇环境中。低可及性标示语往往出现于长语篇环境中,如跨段。Ariel根据这一假设对英语语篇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证明,在英语中,代词是高可及性标示语,指示词语是中可及性标示语,而专有名词和有定描术语是低可及性标示语。可及性理论是从认知角度研究指称词语。尽管不同语言中指称词语的编码方式不尽相同。但指称词语在可及性上有相同的编码原则,即:信息度、确指性和弱化程度[1]17。对于汉语的可及性系统,许余龙根据Ariel的方法对汉语中可及性标示语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汉语中指称词语可及性由高到低是按零代词——代词——指示词语——名词——有定描述语排列[2]。
1. 概念参照点
参照点是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人们通常会在日常认知活动中无意识地运用概念参照点,即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概念来认识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从而在不同概念之间构造相互关联,完成认知活动。具体地说,就是在认知某一实体时,把另一实体作为参照点,建构认知关联完成认知活动。因为各种实体在人脑中的激活程度不一样,激活程度越高的实体其突显度便越高。这些实体相对于其它实体而言就更容易定位。相对于这种显而易见的实体,有些实体突显度越低,在认知的时候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一般情况下,这些突显的实体便被选为参照点,通过这些突显的实体感知其它实体。Langaker还用图示的方式具体说明人们运用概念参照点认知实体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认知过程
C为认知的主体(conceptualizer),R为概念参照点(reference point),T为认知的目标(target),认知的主体通过一定心理路径(……)与目标进行心理接触,对目标实体进行概念化。粗体的圆圈代表参照点和目标的先后突显度。当主体C要认知实体T时,首先将高度突显的R作为参照点,成为认知和关注的中心。由此R可以激活人脑中相关的一系列信息,这些信息组成一个相关的心理空间即概念参照领地D(Dominion),目标实体就包含在该领地内。也就是说,通过参照点R提高了目标实体的激活状态使其变得突显。认知主体用较少的努力便可以完成对目标的认知[3]。
2. 代词在概念参照点/概念参照领地中的解释
一般情况下,一个认知过程包含完整的C、R和T。当参照点和目标合而为一时,它们便被识解为同一个实体的两个表征。代词就是这种模式一个明显的例子。代词以其先行语充当参照点,而自身则在先行语激活的概念参照领地中得到解释。
在人际会话中,说话者在指称某一实体时,总是对这一实体在听话人的认知心理中的可及性进行判断,然后选择使用能够激活听者相关记忆的指称表达,以满足听话者的认知需要。当然说话者想要引入一个新话题时,他必须选择一个信息量较大的指称形式(低可及性标示语),以保证这一个实体在听话者大脑中的可激活性。如果说话者用了一个简约的指称形式(高可及性标示语),便容易使听话者理解产生困难。也就是说,我们通常用一个低可及性标示语建立一个概念参照点,那么一切该参照点的指称都处于激活状态。说话人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便可以使用高可及性标示语来维持该参照点主题。
汉语是一种典型的主题性语言。主题作为说话者关注的焦点,首先突显为概念参照点。一组与主题相关的概念被激活构成了概念参照领地。与主题相关的各小句通过主题参照点提供的心理地址,在概念参照领地内得到表达。如下例:
例1:小坡跟着走,#*“#”代表零代词,下文中的“#”皆同此用法。忽然跑到前面看印度吹喇叭,#忽然跑到后面看小孩儿跳鬼。#越看越爱看,#简直舍不得回学校了!
——老舍《小坡的生日》
小坡在开始的时候作为一个突显的实体被唤起,建立了一个概念参照点。随着后面的小句全部用零代词来代替前面的小坡,这些零代词又作为各小句的参照点使得后面的小句内容得以解释。王寅指出:“一般来说,说话者往往先基于一个主观视角确认论述范围D,然后,选定一个出发点作为叙述的参照点R并分头加以论述,这样,才能保证语篇的连贯性,即围绕一个R就可以有多个T。”[4]
Ariel指出所有的语篇都倾向于低可及性开头,随着篇章的发展可及性越来越高。许余龙以十八篇中国民间故事为主要语料,经分析研究认为:名词短语作为低可及性标示语被用来明确或指称一个被取代较长时间的主题或主题的转换;零代词作为高可及性标示语表示当前主题或突显度较高的主题[2]323。Van Hoek将可及性理论与概念参照模式结合起来,对指称词语的选择提出一套制约机制,即在概念参照领地内,当参照点以高可及性标示语出现时,若领地内另一个指称对象以低可及性标示语出现时,则此指称对象不可能与参照点共指[5]。显然这是指称分布的一般规律,并不能概括所有指称语分布的情况。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同一主题下指称语的变异。这种变异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 高可及性标示语被低可及性标示语取代
当概念参照点主题建立之后,保持该主题的指称形式都应该是高可及性标示语。而在实际会话中经常出现例2的情况。
例2:四凤:听说矿在罢工。(1)老爷很着急的。
繁漪:(2)老爷很不高兴么?
四凤:(3)老爷是那样。
#除了会客,
#念念经,#打打坐,
#在家里一句话也没说。
——曹禺《雷雨》
(1) 老爷作为一个新引入的实体,建立了一个概念参照点主题。(2) 老爷完全可以用一个代词或者零代词来代替。而听话者故意选择(2)老爷这种低可及性的指称,一方面是为了建立共同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从表面上看,周是想建立一个新的参照点,事实上是对原参照点的强化。高可及性标示语被低可及性标示语所取代,是说话者有意增加听话者处理信息的负担,推远了指称实体和认知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变异在人脑的认知中起到了陌生化的效果,从而实现了特殊的语境效果。周使用(2)老爷这样的指称形式是出于一种对老爷的礼貌和尊敬,同时也是对听话者一种身份的暗示。听话者鲁按照说话者周的编码暗示,仍用(3)老爷这样的指称会意说话者周向鲁表达的主仆身份,以突显说话者与低可及性指称实体老爷之间的权力距离。高可及性标示语被低可及性标示语取代的语用效果还包括启动新话题;获取话轮;强调焦点;发出评论;制造悬念,等等[6]。如例3
例3:A:昨天下午,我在法院门口看到白钢了。
B:#可能去办案,他最近接手了一个大案子。
A:哦!听说白钢刚刚获得了省优秀检察官的称号。
B:是吗?听谁说的?
说话者A避开使用高可及性标示语“他”故意使用“白钢”这种低可及性标示语,是为了获取话轮,引出新的话题,对听话者的认知语境进行增补和强化。
2. 低可及性标示语被高可及性标示语取代
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一般用信息量大的低可及性标示语建立概念参照点主题。但是,如果用高可及性标示语代替低可及性标示语引入一个概念参照点,如例4*例3、例4均为来自生活中的语料。:
例4:A:她是谁啊?
B:谁啊?
A:那个带红帽子的女孩儿?
由于高可及性的标示语“她”语义内容空泛、模糊,以其建立的概念参照点激活的参照领地范围太小,而且没有具体的指向,听话者很难捕捉到说话者要指称的实体,致使听话者在理解时产生困难。B很自然的反应“谁啊”。为了保证交流顺利进行,说话者常常用一种信息量较大的指称表达形式进行修正。此时,A用有定描述语“那个带红帽子的女孩儿”进行了修正。在我们的会话中常常见到这样的句子“她是谁啊?那个带红帽子的女孩儿?”这是说话者意识到了自己话语中指称实体的不确指性,主动进行了修正。马文对剧本《雷雨》、《原野》和小说《落叶溪》中的共20个纯词汇名词短语对代词的修正进行了简要的统计分析,其中20个待修正语中,19个属于人称代词(约占95%),一个是指示代词(5%),这两类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属于高、中可及性标示语。而在20个修正语中有12个专有名词(约占60%)和8个有定描述语(占40%),它们都属于低可及性标示语[7]。由此可以看出,高可及性标示语通常用专有名词和有定描述语这样的低可及性标示语进行修正。
本文以可及性理论为基础,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参照点/概念参照理论分析了指称词语在同一主题下的指称变异问题。通常低可及性标示语引入概念参照点主题,高可及性标示语保持该主题。高可及性标示语被低可及性标示语取代是假借建立一个新的概念参照点来推远指称实体与认知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特殊的语用效果。当低可及性标示语被高可及性标示语取代建立概念参照点时,往往不能建立有效的对实体的激活,经常引起语言误解,通常用低可及性标示语对此进行修正。
[1] Ariel,M.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M]. London: Routledge.
[2] 许余龙.英汉指称词语表达的可及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3] Langacker, 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1.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M]. 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171.
[4] 王寅.认知参照点原则与语篇连贯[J].中国外语,2005(5):18.
[5] Van Hoek,K. Conceptual Reference Points: a Cognitive Grammar Account of Pronominal Anaphora Constraints[J]. Language,1995(1).
[6] 张辉.指称变异及其语用意义[J].山东外语教学,1999(2).
[7] 马文.会话照应修正的认知可及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VariationofReferringExpressionsfromCognitiveReferenceTheory
CUI Li-fen, HUANG Y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basic rule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 based on Ariel's accessibility theory .Usually a low accessibility marker introduces a new topic, while high accessibility markers keep that topic .Variation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 occurs when such rule is broken. As a cognitive process, the choice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 associates closely with speaker/addressee's mental distance. The phenomenon of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is the linguistic manifestation of basic human cognitive abilities. It may account for the referring expression choice. This paper makes a tentative study of variation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 under the same top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reference theory.
accessibility;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referring expressions; variation
H313
A
1009-105X(2009)02-01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