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锐
【摘 要】中学历史复习课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头绪多、线索多,内容丰富而庞杂。要使复习课有效、高效,教学设计尤显重要。本文尝试从几年来的中高考亲身实践中做些探索,并总结一些经验。
【关键词】历史复习课 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广大教师愈加重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性地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和确定教学方法,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
中学历史复习课是备战中高考的重要阵地。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不仅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以及中高考成绩的高低。因此,高度关注历史复习课教学设计,认真构思好复习课教学设计,并在教学中实践教学设计是历史教师的任务和能力要求之一。
那么,中学历史复习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就此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点认识:
首先,教师要有新课理念,并努力做新课改的践行者。
1.新形势下,教师应具有下列观念:
(1)新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
(2)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生命课堂。(“生命课堂”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三维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关注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点,即“认知停靠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4)新课程要求教师扮演的角色是: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课程结构的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学生体验、知识更新的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能力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促进学生发展和自我发展的促进者和评价者;课程民主管理的参与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2.教学设计观念的转变:以教为主?邛以学为主(学教并重);重视结果?邛重视过程;强调资源?邛强调环境;体现静态设计?邛体现动态设计;集体、统一设计?邛个体化、个性化设计。
其次,教师要掌握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的策略、模式。
1.理论指导实践。教师具备先进的理论素养是开展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学设计者的理论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决定着教学设计的面貌和结构。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元认知学习理论、心理学理论等,还有各个学科知识及多媒体技术,形成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这将对教学实践大有裨益。
2.历史复习课涉及的内容丰富庞杂,头绪众多,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当前复习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是:知识归类,整体深化→典型示例,点拨归纳→对应训练,反馈矫正→达标检测,强化定势→课后作业,复习延伸。
再次,历史复习课教学设计的一些做法。
复习课不同与新授课和练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整理,把以往孤立、分散、无序的知识和认识模糊的概念以及解题思路等整理、归纳、再现,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一堂好的复习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复习课教学设计基本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选择教学策略,检测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认真分析总的教学目标,找出为实现总目标所需实现的子目标,如教学要求、教学步骤和各个知识点,以及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明确描述。
2.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分析与设计。行为理论认为行为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设计教学以便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教学设计的第一个任务是确定学生行为的目标和客体。学生是行为的主体,要理解和设计学生的学习行为,就必须了解一些有关行为主体的特征,包括当前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等等。学生的行为可以分解为活动,活动可以分解为操作。每个行为都有各自的目标,而每个操作都有各自的约束条件。教学设计者必须了解预期的行为是由哪些活动构成,它们的目标是什么;这些活动是由哪些操作构成,它们的约束条件又是什么。这些分析工作可以借助过程任务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的方法来完成。
3.讲练结合。复习课,教师要少讲。精选练习题,尽可能要学生主动多参与课堂活动。活动过程中,可以分组讨论,相互测评,彼此纠错。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提问、学生活动、讲述语言、环节间过度语的设计等,尽量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使课堂紧凑高效。
4.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间的人际交往。教师处在人际关系的层面,不再是学习材料的主要来源。教师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并且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不再是个体学习的辅导者,而是群体(小组的或协作的)学习的参与者。历史教师如能与学生相处融洽,受到学生的欢迎,将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学设计顺利进行。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教室进行设计布置,创建焕然一新的环境来进行教学。
5.复习课教学设计还应做到“四个解放”,培养四种习惯。
(1)做到四个解放:①解放学生的双手。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把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同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起来。②解放学生的眼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③解放学生的嘴巴。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如开展辩论等。④解放学生的脑子。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会思考,可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动脑筋、找根据,提高思维能力。
(2)培养四种习惯:①敢疑好问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生疑,激励学生提问。②进行发散性思维的习惯。③评价批判的习惯。教师要留有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批评的时间,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④动手实践的习惯。让学生的思维与实践互为补充和转化。
最后,历史复习课教学设计也应结合中高考命题思路,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和人文性功能,同时教会学生审题答题的思路、技巧。
简而言之,历史复习课本身的特点使得课堂教学设计有更宽广的发挥舞台、更多样的独创性。中学历史复习课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意、一种思路、一种智慧。“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与教的具体境脉中、在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多一些教学设计,尝试一些创新,相信教学效果也会更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