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的激趣技巧琐谈

2009-11-05 08:54瞿晓峰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笔者内容课堂

瞿晓峰

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愉快地接近、积极地认识、主动地探讨的一种心理倾向。从生理和心理上来说,初中学生正处在发育的旺盛期,由于年龄相对偏小,他们的学习主要还是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创造性也都会产生,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疑问激趣法

我国古人曾经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一个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设疑,去点燃学生思维火把的过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探索,才会去发现、创造。所以,在上课时,笔者经常用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初三化学第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两道问题:①化学是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但什么是化学呢?②《绪言》的题目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我们怎样才能感受到呢?这两个问题既紧扣课文内容,初步掀起了化学神秘的“盖头”,又能撩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习“制取氧气”时,在开始上课时笔者就这样说道:“大家都知道,公园里树木多,氧气充足,不少人都有到公园进行晨练的习惯。但是,这种眼睛看不到的氧气可不可以人工制取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实验操作。” 不少学生听了这样的问题都劲头十足,迫切想知道氧气制取的方法,这样,就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疑问激趣法不能把所学内容肢解成太多的问题,否则,学生就不得要领。一般情况下,一堂课的内容只需要设计一个主问题,并在主问题下再有两三个支问题就可以了。主问题是“纲”,支问题是“目”,纲举目张,学生就能很快领会到本堂课学习的重难点。

众所周知,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学生既需要接受式学习,更需要发现式学习。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接受式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而发现式学习则是主动进取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通过不断设疑,让学生主动思考,这当然是好的,但如果能让他们质疑所学内容,就更能激发学习主体性,而主动质疑恰恰是发现式学习的起始阶段。所以,笔者在上课时,经常鼓励学生主动提出疑惑。刚开始时,选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密切关联的内容,使之有疑可问,兴趣浓厚。比如,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下册中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时,笔者都采用了这一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引趣法

随着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资源已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学科的整合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契机,而且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还能够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在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节中,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有好几处,如根据CO2的性质推断它的用途或根据其用途推断性质时,常出现错误;对空气中CO2的含量容易产生片面认识;容易混淆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对CO2通入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产生认识错误,等等。这些内容讲起来比较枯燥,但是又必须让学生搞明白,为了使他们高度重视这些易出错的地方,笔者将这些内容制作成了课件,运用插图、配上音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他们很快就纠正了这些错误。再如,在讲“燃料及其利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它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知识,笔者让学生去网上查找这些新能源,并互相交流,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但通过信息技术引趣,还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决不能本末倒置。

三、导入生趣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注重课堂导入的质量,通常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等精心选择导入角度,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故事导入法常常是针对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畏难情绪所设计的。例如,有次作业学生错得比较多,问及原因,有学生反映是太难了。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笔者在第二天的化学课上,以居里夫人的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入内容,讲到了她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讲到了她靠自学走进了巴黎大学,并分别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讲到了她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还与别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然后告诉学生,居里夫人在她光辉的一生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她没有退缩,而是一直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明显地增强了干劲,并及时纠正了之前的错误。

鼓励导入也是笔者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学生是需要鼓励的,通过鼓励能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干劲。例如,班上一个学生一度对化学学习失去了信心,笔者在课堂上针对他有创意的发言进行了表扬,而且反复表扬他的小进步,最终他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信心。还有个学生一次作业因为粗心,做错了三分之二的题,笔者也没有进行严肃的批评,而是在导入环节告诫所有学生:如果能坚持做到细致和耐心,那么,你们在做题目时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自然,那位粗心的学生也受到了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的激趣方法还有不少,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其核心都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而主动地学习。

猜你喜欢
笔者内容课堂
欢乐的课堂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