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元
〔关键词〕 新课改;英语教师;综合素养;教学模式;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A)—0017—01
新课标把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及其培养列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体现了我国英语教学理论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新教材的使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优化了英语教学,但与此同时也给高中英语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积极地去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真正按照课改精神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优化英语的教学过程,成为英语教育专家及广大英语教师极为关注的问题。
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英语素养
学生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取决于教师综合英语素养的水平。为此,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
首先,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以促进自己的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提升专业素质。以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将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使英语教学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反思的观念,树立终身反思的理念。特别是当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同一天上两三遍时,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其次,教师要经常去听有经验的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同堂课,并进行比较分析,汲别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再次,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这样,教师一旦养成终身的自我评估的习惯,就会不断地挑战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把专业的成长、发展和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当作自己的责任。
二、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古人云: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要教给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要善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这种思想来处理教学:给学生一些权利,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在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江苏洋思学校的“先教后学,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学生遇到问题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然后教师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减少课外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策略至少应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并教会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教学的任务首先应该是指导学生尽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向学习方法要效率。如让学生课前主动预习新课,课堂上积极大胆地参加实践活动,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每天坚持朗读和背诵,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单词,尽早开展课外阅读;积极练习口语和会话;有自己的错题记录本等。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理解、记忆、复现知识的方法和策略,掌握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的方法和策略,掌握用恰当的英语进行交际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有效地利用各种已有的资源或潜在的资源的方法和策略,特别是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的方法和策略。一旦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策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推陈出新是历史的必然。新课程作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新事物,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积极地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去,树立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地促进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