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涛
不难想见,一些国家将更多地诉诸贸易保护手段来推动本国出口增长、进口减少。这对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的中国出口企业也提出了重大挑战
根据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下属经济周期测定委员会的裁定,自2007年12月起,美国经济就已经正式陷入衰退了。无论是从经济下滑的程度,还是危机的持久性而言,其严重程度都超过二战后美国所经历危机中的任何一次。而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也或早或晚都陷入了衰退或经济低增长状态。
在经过2008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5.4%(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并折成年率)、2009年一季度环比增长-6.4%的惨淡之后,美国经济终于在今年3月显现复苏征兆,并于二季度实现环比增长-1.0%,降幅大大收窄,超出市场预期。据此,可以认为美国经济触底回升的基调已大致成型,很可能在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换言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美国经济最早将在今年四季度、最迟将在2010年一季度走出衰退。
与美国的复苏前景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同,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经济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复苏。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日本在二季度的经济也实现了0.9%的环比增长(折成年率为3.7%),为近5个季度来的首次增长。一般认为,二季度日本经济增长是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出口的双重作用下达到的。对于日本而言,虽然经济刺激的效果未必能够持久,但好的消息是,一旦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对日本出口的拉动也将更为显著。因此,笔者对三季度日本经济的后续表现仍持谨慎乐观看法。
几乎与此同时,欧元区经济双引擎德、法两国在二季度也实现正增长。此前两国均经历了连续四个季度的负增长,但二季度两国经济同时增长了0.3%。此外,希腊、葡萄牙等国二季度也都实现了同步增长。另一方面,其他一些欧元区国家,如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经济仍在下滑,不过,它们距离正增长也并不遥远了。特别是如果德、法三季度的增长可以持续,相信其余欧元区国家也可逐步跟上。
在欧元区之外,英国二季度GDP比一季度环比下降0.8%,降幅明显大于此前市场预期的0.3%,这是英国经济连续第五个季度收缩。由此也使得英国经济复苏进程显著落后于欧洲大陆,因此,当美国等国家考虑逐步退出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时,英国央行反其道而行之,8月初宣布再次向市场注入高达500亿英镑的资金,将这一政策的规模扩大到了1750亿英镑。
显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复苏节奏不同步,势必对各国经济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而言,潜在的风险包括:
首先,由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率先实现复苏,客观上将激励国际资本流向这些国家。有证据表明,相当一部分境外资本流入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因而推高了其资产泡沫。但问题是,当美欧日经济开始复苏后,国际资本又将大举撤出新兴市场国家,从而对相关国家股市、房地产市场乃至实体经济构成负面冲击。
其次,目前美欧基本上控制了全球治理的议程。可以看到,在已经结束的G20华盛顿和伦敦峰会上,以及9月底在匹兹堡召开的第三次峰会上,主要议题几乎都是由美国和英国操纵决定。9月初结束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由于东道国英国仍陷于衰退之中,因而会议讨论的焦点仍在于继续刺激经济,而非金砖四国提议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再次,正是由于各国经济复苏有快有慢,而出口又成为了多数国家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因素。不难想见,一些国家将更多地诉诸贸易保护手段来推动本国出口增长、进口减少。这对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的中国出口企业也提出了重大挑战。
根据上述对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进程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认为,人民币将存在一个明显的升值压力;美元在短期可能走弱,而在中期可能恢复强势;欧元、日元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国际汇率的这种急剧变化也将对中国出口带来较大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