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三性”

2009-11-04 02:32周剑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三性文本内容

周剑清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的评价方式的逐步开展,课文理解的多元化和答题方式的多样化让教师的教学权威受到严重的挑战。特别是新课程培训的课堂上,专家与学者们一个个纷至沓来的讲座,每一个人的说法又多有不同,甚至迥然相异,教师们在多元化思考的冲击中失去了语文教学课堂内容的标准,更加剧了他们的彷徨。

文章从实践操作的角度谈三点看法。

一、准确性

准确性不仅仅是指对文本主题的精确度把握,更在于在对文本的主题的多元化的把握。

语言文字的模糊性的特点决定了文本理解的多元化,这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所有的语文教师无法规避的问题。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仅限于对某一主题的把握(这一主题在很大层面上是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上所阐述的内容);长期的教学评价机制让教师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传授教参的锁定内容,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半步,唯恐学生没能记住这些知识导致成绩出错,使得教师们对参考书的内容奉为圭皋;长期的这种教学结果,不仅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也同样束缚了教师的思维。教参与教材成为了他们的唯一教学内容。

“文学接收是个性化行为,读者可以这样或那样理解作品,这是读者的权利,你有什么资格规定那种理解就不正确呢?”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这种怪现状,北师大教授童庆炳先生如是质问。

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而言,文本、作者与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事实上,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应有四重基本意义:文本、作者、读者、编者。语文教师只有做到这么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应付自如。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教材《孔乙己》的主题分析在课文的“预习提示”里这样表述:“《孔乙己》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但鲁迅先生自己在理解这篇文章时却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很显然。作者在写这篇小说时的出发点与我们后来的主流性的解读有很大的误差。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强制学生接受“戕害”说而否认“凉薄”说呢?对这个小说主题的解读难道就没有其也版本了吗?如“反封建”说、“等级观念”说、“兼有”……

二、针对性

如果说文本理解的准确性是针对教师而言,那么,文本内容的针对性就是对学生而言的。语文课堂教学核心永远不是“文本至上”,学生永远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不少教师还没有能从传统教师的角色转换出来,也们把自己任务过多地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许多教师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对文本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教学上,不是说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重要,恰恰相反,相当重要。如果没有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没有时文本的个性化的见解,那么对文本的准确性的理解就无从谈起。但是,有了这个前提,仅仅是具备了教师上课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从课堂教学内容的动态角度分析,是一个静态的内容;课堂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学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动态方面。许多老师在忽略学生的情况下,仍旧“霸王硬上弓”,其结果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趣。这种课堂教学,教师的作用形同录音机。

余秋雨的《道士塔》,是高二年级第三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可以设计出多种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学设计(一)课型:文学欣赏课。这是一种针对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方法:比较阅读教学内容:主要从文本的结构、文本的语言人手,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情感。

运用:了解作者、比较作者的其他散文,初步感知文化散文的特点和韵味。

教学设计(二)

课型:略讲型。这是一种针对语文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方法:讲读法教学内容:主要从知识教学的角度,侧重于理清文本的结构、抓住关键的句子、了解文本的内容,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运用: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够条理清晰、论证充分地分析出文中这句话:“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

教学设计(三)课型:自读自学。针对学生有较充分的准备、课堂教学资源能方便使用。方法:合作探究主题:放手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性教学,侧重让学生把握这篇文章的感受。

运用:文物的价值与文物保护的问题。

之所以能有各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原因就在于教学对象的差异。另外,即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步骤也是不尽相同的。

三、拓展性

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的教育永远不仅仅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教学,语文教材是一个媒介,通过它,我们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的真假、善恶、美丑等各种社会现象,体验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物质、精神生活。

另一方面,将学生正在学习的知识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使学生获得对以前的知识的再认识和对目前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察、分析、比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如此强调文本阅读教学,但不能单单理解为唯一的重要性,而是因为由于这一文本的辐射面决定了它能带给学生的思考面。同理,如果某一文本具有这种功能,那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用它来替代教材中的文本。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就是这个道理。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畦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是高二语文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诗。看到这首诗,作为教师,你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初中七年级下册的这篇文章: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这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从内容上看,李白的《越中览古》,与刘禹锡的《乌衣巷》何其相似?文本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

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其实,李白还写过另一首诗相似的诗——《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文章的教学理解到此,似乎教学任务可以结束了。但我以为此诗歌文本的理解,应该结合现实,并针对现实的学生和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对所阐述的文本意义更接近学生的语言特点。因此,在对此诗理解上,用课堂语言归纳成为下面的四层:

一层:写出了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忘得干干净净。二层:感叹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物是人非。三层:道出了昔日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这种希望的破灭。

四层:告诫继往者不应该忘记过去,要珍惜拥有的生活。

猜你喜欢
三性文本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主要内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突出“三性”抓巡察 正风肃纪见真章
提高法治能力要增强“三性”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