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永
三年前,陕西白水县尧头村是远近闻名的乱村子——干群紧张、派系复杂、债台高筑
短短三年光阴,尧头村已经蜕变为“文明村”,先后被县乡两级表彰为“通村油路”、“工作落实”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8年又一举夺得陕西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的荣誉捧回。
一乱一治,令人欣喜的巨变当归功于——
临危受命当“村官”
军转干部董云平原本就是陕西白水县人。然而1985年就入伍当兵的他,20多年中跟自己的老家尧头村基本上没有任何关系了。2003年,董云平从二炮某部政治部副主任岗位上退伍,自主择业回到家乡白水县,在一家建筑公司当预算员,月工资近3000元。这在当地可是高收入,他买了房子和车子,还给妻子也找好了工作,一家人过着舒适的生活。
如果没有老家尧头村13名老党员,也许董云平的生活会一直这样平稳地继续下去。然而,2004年初春,老家尧头村的老党员一起找到董云平,跟他讲了尧头村的现状。在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的时候,这里却是发展基础差,观念落后,村里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新农村建设受到严重影响,村党支部建设亟待加强。
情急之下,村里的13名老党员找到董云平,想请在部队当过团级领导、在村里没有瓜葛的他回村主持支部工作。无疑,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然而面对人心涣散、亟待发展的尧头村,董云平毅然决定挑起“村官”这副担子。他说服爱人和好心劝阻的亲友、辞去工作、卷起铺盖,一个人搬到阔别26年的家乡。
2006年4月30日,村里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董云平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在全体党员的支持下,他第一步就主持改选了村支部委员会,建立完善了党支部工作制度,狠抓自身建设,坚持民主决策,“战斗堡垒”作用初步显现。上任后,他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挨家挨户走访,虚心听取意见,了解掌握情况。
然而,一深入百姓生活中,董云平发现现实远比他想象中的复杂。村里家族派系斗争不断,打架斗殴、骂街撒泼、上访告状是家常便饭。仅仅在他上任的第一个月,村里就因抢水浇地、占道挡路发生了多起打架斗殴事件。原村干部也不服气,经常给他挑刺、找麻烦;少数村民不信任他这个外来的村支书,时常借故出难题。
一天,原村主任的亲戚连哭带喊地向董云平告状,反映一村民栽花椒树堵死了她家进出田里的道路。董云平经了解得知,这位村民因为被原村主任多收了600元税,所以心里有气伺机报复。为化解矛盾,董云平立刻亲自登门找这位村民做工作,却被认为偏袒原村主任,被连推带搡地赶了出去。董云平明白,这位村民是有气没处撒,迁怒于他了。想到这里,董云平凭借在部队多年的政治工作经验,接连五次登门找他谈心,让他讲出积压心中多年的委屈,并自掏腰包补上了原村主任多收他的600元钱。在董云平晓之于理、动之于情的疏导下,这位村民心平了,气顺了,思想上的疙瘩也化解开了,很快就主动到田里挖掉了花椒树。
这让董云平一下子意识到,村风不正的原因是群众心里气不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根据村情和群众意见,他借鉴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提出把“文化搭桥解疙瘩,树立新风聚人心”作为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随后,董云平依据“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制定村规民约,倡导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把自家的音响器材拉到小学空余教室,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组织村民跳交谊舞、唱卡拉OK,发动党员干部捐赠各种书籍1200余册建图书室,引导村民读好书、走正路、做好人……在潜移默化中,村民们道德素质稳步提高,心头积怨慢慢消除,如今,村子里打架骂街的没了,上访闹事的没了。乡邻感情逐步加深,逐渐呈现出团结、和谐的氖围。
改善“民生”打硬仗
“民生”是村民生存的根本,是村庄发展的基础。人心刚刚稳定,董云平就开始谋划村里的“民生”改善问题。他把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仗”,选在了拓宽硬化3,5公里的通村公路上。
当时,尧头村所属9个村组散布在三条沟三道梁上,只有一条4米宽、坑洼不平的土路与外界相连,村组只见沟深路窄,晴天煤尘飞扬,雨天黑泥泞滑。出行困难不仅严重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也制约着村子与外界的经济往来。村民们做梦都想有条柏油路把村子与外界联接起来。
然而,主攻方向选好了,“弹药”却成了问题。整个工程预算70余万元,仅启动资金就要2万元,可当时村里欠外债高达40万元,根本拿不出这笔钱。为了让工程尽快开工,董云平自己掏出了2万元。接着,他又连跑了县乡多家单位争取支持,解决了部分资金和石料、沙子。
为了节省资金,他领着村民义务出工,取土填坑、垒埂打夯、拉石挑沙,饿了啃口馍、困了打个盹,轮班干活,昼夜不歇。一天,董云平骑摩托车外出联系沙石时不慎摔倒,小腿被摩托车的排气管烫掉了一大块皮,肉都露了出来。他刚到医院包扎好伤口,天就下起大雨,新铺的路基多处积水,随时都有冲毁的危险。董云平顾不上伤口疼痛,跑到工地上带着村民开挖引水渠,在水里泡了4个多小时,伤口严重溃烂。经过三个多月连续奋战,一条7米宽、3.5公里长的柏油马路如期竣工。而董云平双手裂开数十道口子往外渗血,脸晒得又黑又瘦,回到家里连家人都差点认不出他了。
初战告捷。董云平马不停蹄,转身投入了“通水”的战斗。尧头村地处旱源贫水区,地下水资源匮乏。几年前,在上级政府的关怀下,村里通上了自来水。但好景不长,由于前任村干部把村民缴纳的水费挪作他用,长期拖欠不缴,被县自来水公司关闸停水两年多。村里一千多口人、几百头牲畜饮水用水成了难题,有钱的人家也只能翻沟爬坡,到七八里之外的矿区和邻村买水吃,价钱比自来水贵了五六倍。没钱买水的村民只能看老天爷脸色,靠收集雨水过活。为了省下一盆水,有些村民甚至整月都不洗一次脸。
董云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思前想后,办法只有一个——重新开通自来水。于是,他发动全村党员干部,凑足了一万多元的水费。但是,输水管由于长时间闲置已经锈蚀报废,更换也得需要一万多元经费。又是一万多!没别的办法,董云平只得回到家里争取妻子的支持。一向勤俭持家的妻子一听董云平又要拿着家里的钱给村里用,这次说啥都不同意了。董云平深知妻子的心思:父母身体不好、女儿要上大学,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而自己辞去月入3000元的工作后,现在只有每月130元的村干部补助,这个家就靠妻子一个人的工资撑着,攒点钱不容易。想到这儿,董云平心里很不是滋味。可一想到乡亲们缺水的窘境,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妻子软磨硬泡。
其实,妻子理解他。
通水那天,村民们敲锣打鼓扭起了秧歌,把一条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红绶带披在了董云平身上。
几年来,在董云平的带领下,村里先后开展通水工程、灌溉工程、信息工程和村容工程。现在,
尧头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装上了程控电话,60%的人家用上了互联网。
运筹帷幄谋发展
董云平刚刚上任时,尧头村人均收入只有970元,不到全县平均水平的一半,村集体除了40多万元的外债一无所有。
他深知,村里建设,发展是硬道理,致富是硬目标。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尽快摘掉穷帽子?这个巨大的问号成了压在董云平心头的一块巨石。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尧头村是不折不扣的穷山恶水,没得吃。董云平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就要“吃”现成。念头一转,他想起了尧头村有200多年历史的特产——豆腐。说来也怪,尧头村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但生产的豆腐却鲜嫩爽口、风味独特,享誉方圆百里。到2006年初,村里已有豆腐作坊40多家,日产上万斤。但董云平经过一番调查后却发现,这些作坊尽管产量不低,但经营效益却不高。究其原因,是作坊分散加工、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的原始生产、销售模式造成的。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董云平开始对症下药,组建村“豆制品专业技术协会”,实行统一品牌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定价销售,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强化品牌附加值,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经营效益。
可是,这边好戏刚开锣,那边就有人打起了退堂鼓。有的经营户害怕村里借成立协会之机抽成,有的则担心扩大规模找不到销路,对参加协会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董云平迎难而上,挨家挨户做工作,苦口婆心讲利害,并承诺各家生产的豆腐,全部由协会包销,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一举打消了大家的重重顾虑。
心齐事举。2007年,协会成立当年就发展会员80多家,经营户增加一倍,产量翻了两番。协会又趁大家积极性高涨之机加强技术扶持,组织技术骨干远赴山东、河南等地考察学习,并多次邀请省豆制品专家来村里举办知识讲座。还筹措资金新购置自动化制浆机20余台、真空无菌包装设备12台,产品质量、档次明显提高。同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除在多家媒体做广告外,还在渭南、西安等地设立直销点。去年,尧头村的豆制产品还参加了杨凌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小小的豆腐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2008年,全村豆制品销售收入200多万元,利润60多万元,经营户人均纯收入增加2200多元。短短一年多时间,董云平把豆制品变成了该村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走一步、看三步。董云平在把豆制品产业打造成尧头村龙头产业的同时,又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县农业局、扶贫办的帮助支持,立足本村实际,大力推进优质果业、特色豆业和休闲旅游业三大产业建设,使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千元增加到了2300多元。
屈指一算,董云平担任尧头村党支部书记3年多了。尧头村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村书记董云平住的一直都是简易房,吃的还是百家饭。每月130元的村干部补助全部捐给村里不算,自己还贴进去4万多元。但他说:“钱多买不来群众认可。我换来的是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信赖,对转业军人的崇敬,这是用多少金钱都无法买来的。”
责任编辑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