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素材运用导航

2009-11-03 06:02冯述田
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 2009年9期
关键词:嫩草高尔基段落

冯述田

素材展示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节选自培根《谈读书》)

运用方向

本素材适用“我与书”、“与书为友”、“阅读,让我感受到了”、“书,我的一片蓝天”等话题。

运用技法

1、作为文章的开头。可以作为关于“读书”类作文的开头,或论点、或总领全文。

2、作为文章的结尾。可以放在关于“读书”类作文的结尾,或总结全文,或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3、作为段落中心句。如围绕“读书”的好处,分别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三句话作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来领起每个段落,可以放在段落的前面,也可以放在最后,或单独成段。

佳作示范

谈读书

顾杰

读书之于生活,就像绿林之于高山,阳光之于嫩草,鲜花之于绿叶没有绿林的高山是荒山,那么,没有读书的生活就是无味的生活;没有阳光的嫩草面对的是死亡,那么没有读书的生活面对的是靡费;没有鲜花的绿叶永远不会有硕果累累的收获,那么,没有读书的生活永远不会有丰富多彩的答案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

书中的甘霖滋润了我们久旱的心田,它使枯燥乏味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书中的清泉荡涤着我们粗俗的灵魂,它使阿谀奉承的丑行变为刚直不阿;书中的鸟语花香充盈着我们空荡的头脑,它使愚昧无知的头脑变得博闻强识

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是生活一大快事,古人把读书作为一大要务,可见古人对读书还是情有独钟的。我们不妨来看一些成语,如“洛阳纸贵”,“汗牛充栋”,“韦编三绝”,从这三个成语中我们看到读书不仅是他们的一大癣好,更是他们劝诫后人要惜书爱书读书的身体力行。

细雨潆潆的夜晚,一杯散发着醇香的香茗,一本或大或小或薄或厚的书,在灯光下独自品味,那是何等的超凡脱俗,大有“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听香声”的神韵。怪不得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获得了生活的激情;从《玩偶之家》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获得了生活的勇气;从屈原的《离骚》到鲁迅的《野草》,我们懂得了生活中要洁身自好。从孔丘的《论语》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们懂得了生活要以道义为纲。书是人的精神食粮,生活的智慧之花需要书中的雪花去孕育,需要书中的春雨去浇灌,需要书中的阳光去抚慰,所以,生活的多彩多姿离不开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在书中得以再现,书的包罗万象又使生活变得有滋有味。那么,书能不能离开生活?绝对不能,离开了生活的书只能是一张白纸。

生活和书,书和生活,就是这样的一脉相承,谁离开了谁,面对的也只能永远是黑暗和绝迹、

[名师点评]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充满激情的。那么书与生活又是一个什么关系?离开了书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嫩草不能离开阳光;鲜花不能离开绿叶;大山不能没有树木;生活不能没有书籍。生活是一本本变化着的书稿。书籍是一段段定格了的生活。《谈读书》一文没有抽象的说教,有的是生动的比喻和鲜活的实例,娓娓道来,润物无声。

●名言警句

1、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雨果

2、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3、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4、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

5、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6、每当我第一次阅读一本好书,我就像结交了一位新朋友;每当我阅读以前读的书,就像是故友重逢。

——哥尔德斯密斯

●延伸阅读

1、好书可引为诤友,一如既往,永不改变。两心相伴,其乐融融。当我们身陷困境,好书终不会幡然变脸。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及至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

2、英国文艺评论家赫兹利特说:“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少小所读,至老犹记。书中所言他人之事,却使我们如同身历其境。无论何地,好书无须尽其囊。便可得之。而我们的呼吸也会充满了书香之气。”

3、有人说:“书是阶梯,书是船只。书是良药,书是营养,书是智慧,书是老师,书是遗训、忠言和命令”。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可是,若不读或不会读,书有何用?朋友:你不仅要拥有书,爱书,而且要勤于读书,要学以致用,那才能充分体现书的价值。

在我们面前的是茫茫书海,巍巍书山。让我们在书海扬帆奋进,胜利达到彼岸;让我们在书山努力攀登,成功地登上顶峰!

4、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近两千项,被誉为“发明大王”。这与他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查资料,困极了,他就以书当枕,在实验室躺一会儿。因此,有人风趣地说:“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识,原来他在睡梦中也还要从书本里吸取营养哩。”

5、高尔基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夜。在劳累一天之后,他仍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猜你喜欢
嫩草高尔基段落
趣味•读写练 答案
幼小的“雏”,勃发春天的生机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嗜书如命的高尔基
高尔基的苦难童年
亮色度春
冬季嫩草牧羊车
智慧小链接之“好马不吃回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