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向
渭水之滨炎帝故里
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端,南临秦岭,北依高原,渭水穿城而过,被视为关中西部的门户。位于宝鸡金台区金陵河西岸出土的北首岭遗址,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据今约七千多年,较西安半坡遗址还要早四百多年。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先祖炎帝神农氏诞生于宝鸡的姜水河畔,他教民稼穑,尝草治病,被尊崇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三千年前,那位胸怀天下的周文王正是在这里发现了那位深藏不露的渭水渔夫。到公元前7世纪,大家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就兴起于宝鸡,建立雍城,历时近三百年的历史。
宝鸡古称陈仓,据《三秦记》记载,陈仓以古陈仓山(今鸡峰山)得名。秦代在此置陈仓县,秦代陈仓古城遗址犹存。宝鸡之名出现于唐代。《旧唐书》载:“至德二年(757年)改陈仓为宝鸡,以昔有陈仓山宝鸡鸣之瑞,故名之。”此后,宝鸡之名一直沿用到现在。宝鸡的政区沿革十分频繁,《禹贡》载:天下九州,宝鸡为雍州之地,秦统一中国后,宝鸡属内史地。两汉,属右扶风。三国及晋,为扶风郡地。前秦,宝鸡设五都郡。唐朝至民国初期,在凤翔均设凤翔府。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宝鸡市。今天,宝鸡市辖金台、渭滨、陈仓三区和风翔、岐山、扶风、麟游、陇县、千阳、凤县、太白、眉县九县。是关中地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市,也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联系京畿与巴蜀、西域的要冲。
宝鸡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巍巍秦岭矗立南部;关陇山脉雄居西北;丘陵、低山绵延北端;渭河平川横贯中部,呈一派山环水贯、东部敞开的簸箕形地势。宝鸡群山环卫,索有“川甘陕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宝鸡县南大散岭的大散关,为著名古关口,扼川陕往来的咽喉,地形险要。通过大散关的孔道,古称陈仓道。现在的川陕公路、宝成铁路都从此穿过。几千年的历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宝鸡这块浸透了血与火的土地阅尽沧桑而又雄风犹存,这是文化的传承,血液的记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尽管宝鸡是一座关中著名古城,可更为大众熟悉的则是那条由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尽管绵延三千里的秦岭在南面为宝鸡及其所在关中地区提供了一道坚实的南面屏障,但它同时也成为南北交通的最大障碍,被称为“天下之大阻”。古时候,过秦岭主要靠几条险要栈道。栈道,就是在山谷绝壁上凿出石孔,插入木梁,再在木梁上凌空铺设木板,供人马行走,脚下便是深渊急流。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描绘过秦岭古栈道的艰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这样的古栈道,极为险要,也极为脆弱,道口一堵,或途中某处坍塌,全线交通即告断绝。栈道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艰巨,路途险恶。
秦岭古道最早都是秦国开辟的。《战国策·秦》记载秦昭襄王时就已修筑“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昭襄王修筑的秦岭栈道,虽然是出于军事目的,但长期得益的却是民用。秦和巴蜀的后人沿用了两千多年。从关中去汉中的秦岭古道,东有子午道,中有褒斜道,西有陈仓道。其中,褒斜道和陈仓道最为著名。它们是大致平行的两条秦岭古道。陈仓道走的是秦岭西端的嘉陵江河谷,山势较为平缓,但路途迂回遥远;褒斜道是翻越秦岭的主干通道,它走的是秦岭中段的斜河、褒河河谷,由秦入蜀“近四百里”,但山势陡峭,道路险要。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汉楚相争之际发生在这两条古道上的著名战例。刘邦乘项羽在巨鹿与秦军主力决战之际直捣关中,引起了项羽的忌恨,项羽入关后,封刘邦为汉王,辖巴、蜀、汉中三郡之地。同时,他三分关中给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以监视刘邦,使其不能东返。刘邦忍气吞声,以退为进。他采纳张良计谋,入汉中时放火烧掉身后的褒斜道,表示再无意东返争夺关中,麻痹项羽。不久,刘邦就在汉中拜韩信为将,听其计,派兵修复褒斜道,造成欲从褒斜道东返争夺关中的假象,诱敌将重兵屯于褒斜道道口。
实际上,刘邦和韩信早已率领大军从汉中出发,沿着陈仓道向西北挺进,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倒攻大散关。章邯急忙率军赶到陈仓城,与韩信激战。此时,明修栈道的樊哙、周勃也进入陈仓,与韩信会师。章邯兵败自杀,司马欣、董翳先后投降,刘邦遂定三秦。从此,关中成了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的基地。故事里的陈仓道,也被称为秦栈,它北起今宝鸡市西南的古大散关,南至群山环绕的汉中市,全长约四百多公里,素以险峻难行而著称,是进出川秦的要道之一。
铁马秋风大散关
1186年,已过花甲之年的南宋诗人陆游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夫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大散关,亦称“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因置关于大散岭而得名(一说因散谷水而得名)。散关设于西汉(一说散关之名最晚当始于秦代),废弃于明末。现在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大散关是关中西南惟一要塞。自古以来由巴蜀、汉中出入关中之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如《史记》所载:“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因而这里也就成为了历代兵家看重和必争之地。历史上争夺散关之战有70多次。自刘邦出散关还定三秦之后,经由此关;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南宋初年,金兀术为打通入蜀通道曾和南宋名将吴玠反复拉锯于此。上述这些战争的发生,无不表明大散关在军事上的重要。
虽说大散关是一座险关,但它还必须借助关前的和尚原才能真正构成一个有机的防御整体。和尚原是从渭水流域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的重要关口之一,属川陕之首要门户,位于宝鸡西南20公里。和尚原四周陡峭,顶上宽平,还有水泉,便于屯兵,易守难攻,地势比大散关更为险要。“和尚原最为要冲,自原以南,则入川路散;失此原,是无蜀也”。
1130年后,金军在战略上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准备从秦陇攻入四川,控制长江上游然后顺江东下,形成一个大迂回的战略包围圈,致南宋于死地。这一战略就是要在东南取守势,在西北取攻势。金军在这一战略决策的指导下,在陕西方面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进攻。金军为了打通进入汉中的门户,决定
进攻和尚原。和尚原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金军在富平之战中打败宋军后,乘胜向陕西内地大举进攻,攻占陕西五路大部地区,宋军仅守住阶、成、岷、洮(今甘肃武都东南、成县、岷县、临潭)、风(今陕西凤县东北)等州,及凤翔府(今陕西凤翔)的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陇州(今陕西千阳西北)的方山原(今陕西陇县西南)等人川要隘,凭险设防,与金军形成对峙。在上述要隘中,和尚原处于抗敌最前冲。
1131年5月,金军大将没立率部出凤翔,由北向南,对和尚原发起正面攻击;同时,乌鲁、折合从阶州、成州出大散关,从和尚原的侧后进行助攻。两路金军的预定会合地就在和尚原。
自富平之战失利后,宋将吴玠带兵从大散关来到和尚原。在这里,他对战场态势作了认真的分析之后,认识到和尚原的战略地位和价值,便决心在此死守,阻止金军人川。但是,也有人认为死守和尚原不妥,因为金军可以绕开和尚原不攻,而直破散关,进入四川。最好应屯兵汉中以捍蔽四川。吴玠批驳了这种意见,说:“敌不破我,怎敢轻进?我们坚壁重兵,下瞰陕西,敌人必然害怕我们,乘虚而入,攻击其后方。这是保卫蜀地的良策!”
吴玠命令诸将列成阵势,利用有利地形,轮番向先到达的乌鲁、折合率领的金军攻击。金军欲战不能,欲退无路。和尚原一带尽是山谷,路多窄隘,怪石壁立,金军的骑兵全都失去了威力,只好弃骑步战。宋军在吴玠的统领下与金军展开了生死搏斗,大败金军。退到黄牛冈一带的金军,立足未稳,又恰遇上大风雨,金军士气不振,无力发起进攻,只得狼狈逃窜。同时,没立所率金军在箭等关方向发动的进攻,亦为吴玠部将杨政所击退,从而打破了没立与乌鲁、折合两军会师和尚原的计划。
此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也使金朝统治者大为恼怒,“谋必取玢”。于是金军元帅兀术亲自出马,纠集各地兵力十余万,架设浮桥,跨过渭水,从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与吴玠所部宋军夹涧对峙,准备与宋军决战。其时,吴玠积极调整宋军部署,并注意侦察兀术金军的一举一动。十月,大战爆发。
吴玠命令诸将挑选劲弓强弩,分番迭射,弓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金军抵挡不住,丢掉武器退却。吴蚧抓住有利战机,从两翼进行夹击,同时派兵阻断金军运粮通道,金军陷入困境,兀术见势不妙,夺路逃遁。吴玠乘胜追击,于神坌一地设兵伏击,大败金军。兀术中箭负伤,狼狈逃走。和尚原一战,俘获金军头目三百余人,甲士八千余人,缴获器甲数以万计,这是金兵自入侵中原后的金宋交战中,金军首次的大败仗。
风卷残云战宝鸡
1949年6月,鉴于整个战局的不利,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决定实行战略收缩,联合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代长官马步芳、副长官马鸿逵等部联合向进军陕西省中部的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反扑,在咸阳、西安地区受挫后,被迫西撤转入防御。胡宗南以所属第18兵团部指挥第65、第38军位于扶风以南、渭河以北陇海铁路两侧,以第36军、第90军位于渭河以南眉县、金渠镇、哑柏镇地区;马步芳部第119军位于武功至扶风一线;马鸿逵部第11、第128军位于崔木镇、麟游地区。胡宗南、“二马”两集团企图凭借有利地形,联合作战,阻止第一野战军西进和南下。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解放大西北的战略部署决定实行“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方针,决心发起扶眉战役,以1个兵团牵制“二马,”集团主力,集中3个兵团歼灭位于扶风、眉县地区的胡宗南及马步芳两集团各1部,迫使胡宗南集团退往汉中,进而孤立“二马”。具体部署为:以第2兵团首先迂回至益店镇、罗局镇,切断武功、扶风地区国民党军西退通路;以第18兵团(欠第6l军)附第7军,由成阳、兴平沿渭河北岸西进,歼灭武功、杏林镇一带守军后,向午井镇进攻,会同第2兵团聚歼罗局镇地区守军;以第1兵团(欠第7军)由户县地区西进,攻占周至、眉县,歼灭渭河南岸守军,策应渭河北岸作战,然后向益门镇、宝鸡进攻。
7月10日,杨得志第19兵团先行进至马军对面的乾县、礼泉以北高地,修筑工事,佯示进攻。当日,第61军向子午镇地区守军发起攻击,歼其第17军第12师和第69军第84师各1部。
7月11日拂晓,第一野战军主力发起进攻,第2兵团西渡漆水河,从胡宗南、“二马”两集团之间楔入,迂回至胡宗南所部第18兵团部侧后,于12日晨由隐蔽集结于预定位置的许光达第2兵团攻占罗局镇和眉县车站,截断守军退路。与此同时,周士第的第18兵团沿陇海铁路和咸阳至凤翔公路,由东向西插敌纵深,相继占领武功、杏林等城镇,歼第65军第187师大部和第119军第244、第247师各1部;与此同时,王震第1兵团以沿渭河南岸沿西安至益门公路及秦岭北麓向西钳击敌人,并向眉县急进。
至此,第一野战军从东、西、南三面完成了对扶风、眉县地区胡宗南部第18兵团部及第38、第65、第119军的战役包围。该地区守军仅第36军和第90军残部自眉县撤入秦岭山区。12日拂晓,被包围的第65、第38军全力向西突围,企图经罗局镇撤向宝鸡。第2兵团第4军顽强阻击,连续打退国民党军十余次轮番攻击;第3、第6军在相继攻克扶风县城和午井镇、高王寺诸要点后,即向罗局镇地区国民党军侧后攻击。至12日中午,国民党军3个军被压缩在午井镇以西、罗局镇以东、高王寺以南的渭河滩上。激战至20时,被围国民党军主力大部被歼,余部南渡渭河,被第1兵团歼灭于眉县地区。随后,第1兵团乘胜西进,至14日,先后攻占蔡家坡、岐山、凤翔、宝鸡和益门等城镇。在杨得志兵团的监视下,退守永寿、崔木镇等地的“二马”集团未敢出援,后撤平凉地区,战役胜利结束。
扶眉战役使西北战场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放了陕中广大地区,完全割裂了胡宗南、“二马”两集团之间的联系,为尔后各个歼灭两集团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天,战争的硝烟终于散尽,宝鸡这座千年的历史名城再度迸发出新的活力。走进宝鸡,你会发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里,你可以站在姜太公直钓垂钩的钓鱼台上、诸葛亮逝世的五丈台前,抚古追今。也许片段的回忆只是浩瀚史海中的一朵浪花,但笔者希望通过对历史的追思与感悟,体味历史之沧桑与厚重,探索历史之严谨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