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念变革:西部大开发的前提条件

2009-11-02 07:21张佑林陈朝霞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9期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张佑林 陈朝霞

[摘要]将西部大开发与传统文化变革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认为我国西部区域经济贫困的根源在于西部人的观念落后,而人们的落后观念的形成又是与西部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从本质上看,西部文化是一种保守的农业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理念难以相融,因此,通过文化变革,最终实现西部人的保守观念向现代创新观念的转型,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所在,同时还特别强调了树立企业家主体形象的理念。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文化变革;保守观念;创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9-0054-0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作用机理研究》(08BJL043)阶段性成果。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经验表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或工业化,都离不开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或人的现代化。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工业化道路,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革命以及观念的现代化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英格尔曾经尖锐地指出:“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个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1]。从历史上看,西方世界正是通过“文艺复兴”运动,大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才有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缓慢变迁,才有了“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的突破性大发展。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的大国家,由于其传统文化精神的保守性,已经对其实现工业化构成了一道观念上的巨大的障碍[2]。如果不从根本上突破这道障碍,便难以形成人们的现代意识,便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素质,也就难以实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因此,对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观念和精神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是摆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项不可回避的任务和历史使命。

一、我国西部区域经济贫困的根源:西部人的观念落后

西部既是地域概念,又是文化概念。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讲究,而且越不发达的地方,其讲究什么与如何讲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就越大,因为特定的生括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特定的生态资源的特定的利用。

我国西部广大的内陆地区,处于山区半山区,沿山脉分布,就像一道自然屏障,隔开与外界的交流,几千年与外界隔绝,致使长期处于一种封闭半封闭状态。自古以来一直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传统农业文明顺从自然、安于现状,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且从未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人们的保守观念。其社会经济关系范围较多地局限于家庭、家族、邻里、村落等血缘与地缘关系较近的狭小社区范围内,受外界影响小,信息传播慢,思想碰撞不激烈,人们不了解山外的精彩世界。不仅与外界交流少,由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差,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基本上在100以下),区内民众的互相交流也很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习惯于满足温饱。“山里人”纯朴、憨厚、老实,虽说总体上是褒义的,但却形成了“安份守己”的习惯。从历史延续至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断滋生着随遇而安的观念和行为,长期的贫困使人们心理受挫,更强化了听天由命的生活态度,从而缺乏接受新生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缺乏创业干劲与进取精神。对于发展区域经济往往从消极方面考虑得多,从积极方面考虑得少,一味地等机会、靠帮助、要政策,对缩小差距常表现出束手无策,怨天尤人。

西部文化具有贫困文化的一般特点.西部文化无疑是中国现代社会中处于西部相对贫困环境下的人们所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它直接根源于西部相对落后的经济,是西部广大区域内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普遍反映。西部文化是几千年小农意识的反映,是西部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条件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西部民众普遍的生活习性是:安于现状,[界狭小,依赖性强,缺乏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即便是一部分脱贫致富的人,虽然经济条件好了,但其文化价值观并不“富裕”,生活方式亦未上“档次”,贫困文化的特征异常明显。

西部文化是一种惰性文化[3]。惰性文化主要是一种安贫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它是贫困文化在人们心灵中的反映和行为中的显现。不少学者把西部惰性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1)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2)安贫乐道、得过且过的幸福观;(3)因循守旧、满足现状的工作观;(4)懒散怠惰、等靠依赖的度日观;(5)喝酒赌博、迷“神”事鬼的娱乐观。惰性文化在西部主要是作为普通民众的消极落后的价值观表现出来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求同自足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及行为选择。如果社会的主流文化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提升而任其自然发展,必然会把人们引向愚昧、麻木、落后和保守,直接地压抑西部民众吸取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西部文化是一种孤岛文化。孤岛文化说透了也是一种保守封闭的文化心态。一方面表现为“自我感觉良好”、“老子天下第一”的自大心理和恋家恋土“不远游”的行为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歧视、恐惧外部世界,拒绝或难以接受外界事物的盲目排外情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小私有观念、不守信誉、难以合作等等,几乎成了西部文化氛围(“软环境”)的代名词。

西部文化是一种非理性文化。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一般把“理性人”设定为经济人,经济人行事的根本原则是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也就是说,作为理性经济人,应把“投入—— 产出”、“成本——收益”的运作和分析看作是自己的生存之道。但从西部的现状看,商品经济关系与东部相比很不发达,人们思想观念中与理性经济人相悖的成份很多,这样的文化成份在表现形态和样式上具有多样性,统称之为非理性主义。

迄今为止,西部轻商、歧商的观念并未完全消失。一些大中小城市里,下海经商、设点摆摊的多是一些文化层次较低或者受到社会歧视甚至惩罚过的人,许多所谓的“正经人”,即使是下岗失业蹲在家里,也难得去冒险一下。而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本能又在片面的市场经济理念的诱发下极度膨胀—— 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感情用事、追求排场、讲究阔气、缺乏服务意识和科学精神等等,都更加剧了西部社会文化的非理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人们也想脱贫致富,实现工业化,但似乎有一张无形的网,它网住了人们奋发进取的手脚。西部的经济进程中,似乎存在着一个“贫穷的超稳定结构”[4],而这种超稳定结构又与“思想观念保守的超稳定结构”是紧紧连结在一起的。那么,西部是谁在保守,谁在制造保守呢?客观地说,西部地区也不乏思想解放,开拓进取之士,但从整体上看,却是趋向于保守和守旧的,这不是个别人、个别单位、个别阶层、个别群体的现象,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因而它成了一种“群体性文化氛围”。正因为它是一种“群体性文化氛围”,使得大家都“集体无意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种群体文化氛围中,守旧观念、守成观念、守土观念、平均主义观念、害怕风险观念、宗法观念、不服气心态、看不惯心理、等靠要思想、懒惰习惯,以及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唯意志论等自然经济观念和传统计划经济思想,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封闭的文化意识圈,形成一种群体性的思维和行为定势。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一方面缺乏强烈的致富冲动;另一方面,对别人的致富又看不惯、不满、[红。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在市场竞争中,偏安求稳,缺乏商业冒险精神。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形不成正常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而肚皮斗争、舌头官司、互相干扰扯皮、人际摩擦等现象则不休不止。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准确地说,在这种人文社会环境中,一些思想比较开拓,富有创造性的人,往往鹤立鸡群,成为众矢之的。于是乎,大家都不敢冒尖,都不创新,都不超前,固守中庸,明哲保身,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于是,从总体上行为总是“慢三拍”,改革开放的步子总是走不到人前去。而不甘自暴自弃、随波逐流者,不得不寻找机会,“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就是改革开放后的“孔雀东南飞”,人才流失即由此产生。看来,思想观念的守旧、保守,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既可称之为“观念约束力”,也可称之为“观念瓶颈”。

随着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西部农耕文化所固有的弱点便暴露无遗了。东部文化因其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而呈现出文化上的开放性、变动性、灵活性、进取性、现代性;而西部文化则因其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封闭性、凝固性、保守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反映的是两种不同质态的文化的差异,是以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文化与传统农业文化的差异[5]。由于两种文化的基础不同、性质不同,因而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不同,作用的方向也不同,从而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发生促进或阻碍作用,这便是东西部差距拉大的文化原因。由于在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系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因此,从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现代视角来看,东西部经济实力的差距,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观念上的差距。西部缺乏发达地区历史上始终存在着的市场经济发育的内在冲动,改革开放后,在探索市场经济发扬过程中,还存在怕市场、怕犯“错误”的思想,并常常出现“晚启动,早刹车”现象。直至今日,还有一些农民陷在“农民怎么可以不种粮”的困惑中。因此,思想观念转变的快慢,实际上也是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部大开发以来,为了提高西部的人口素质,我国教育部门已投资上千亿元发展西部基础教育,力度不可谓不大,其中西安、成都等地区大学生的比例已经超过东部的许多地区,但西部的经济并没有因为人才的增多而发展起来。作为提高西部民众的整体素质而言,教育无疑是着[于未来发展的长远战略。目前至为重要的,是怎样促使西部落后地区民众的观念变革,市场经济的存在与发展,要求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观念,比如公平竞争的观念,比如贸易过程中的双赢观念,比如创新的观念等。在江浙一带,是地方领导讨好外商,方便外商,给外商送礼、拜年、拜节,结果外商云集投资设厂,给地方带来丰厚的税收与管理费、工资与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在西部,据说上上下下来敲竹扛揩油的多,真正支持的少,“拼命引狗,拼命关狗,拼命打狗”,这就是西部一些地区引资的写照。这样的观念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而且,现阶段的现实是:西部本来人数就不多的企业家现在正面临着比东部沿海地区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除了市场竞争,他们还要面临各种东部企业家所没有或者已经走过的困境。尽管西部和沿海地区的观念差距已经被强调了很多年,但这种差距带来的问题至今仍然缠绕着不少的西部民营企业。有很多民营企业的行为在沿海,大家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但西部的人还是觉得不可理解,或者不敢做。1991年以前发展起来的那批上市公司——也就是西安的第一批上市公司——它们的老总,现在大部分处境都十分糟糕。要么销声匿迹了,要么就在牢里蹲着了,剩下来的寥寥可数。一个熟悉西北产经发展状况的媒体工作人员说,包括早年评上榜的企业家,大部分也都倒闭了。但即使那些蹲进去的老总,也不一定是因为个人的问题。很多企业被处理不是因为经营问题,而是因为一些摆不上台面的原因,比如得罪了某些人,或者有些人觉得他太过张扬了。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说,这时候,他们的一些原本被默认的边缘行为就会成为他们冠冕堂皇的罪状。大环境的无奈由于这个社会交通与信息渠道的便利,许多西部民营企业家无论在见识上还是决策上都能够做到和东部同步,甚至与全世界同步。但是,他们所在的发展环境并没有因此而迅速发展起来。中西部企业家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一种说不清的文化压力。从历史来讲,中西部毕竟不是沿海,观念比较保守,企业家最大的压力不是来源于企业,也不是来源于市场竞争,而是来源于周围的人的观念的压力。要改变这个环境,对企业家来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这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并不是一两个人或一两个企业就能够改。

二、西部大开发,文化变革是关键

西部大开发,实质上就是要实现西部的现代化。现代化是对落后和不发达的挑战和超越。但是,落后和不发达并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景的统计指数,根本上是一种心理状态。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可以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及全部课程内容。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生命力的现代心理基础,换言之,执行和运用这些制度的人还没有现代化,那么,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也会在一群传统人手中变成一堆废纸。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人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或者地区才可以真正称得上现代化的国家或地区。因此可以说,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在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把人的现代化放在首位,必须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人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生产力要素中人生产主体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智能素质、人格素质必须与现代化相适应。智能素质包括识字水平、科学文化水平、思维判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及劳动技能等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格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的修养、观念更新的程度、勤奋精神及开放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责任心、进取心等达到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因此,人的现代化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文化心理素质的现代化。要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必须研究的是,作为希望进入现代社会的竞争者,它的文化准备是否已经完成。它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新的物质文明产生的精神文明,精神文化的储备是否已经完成,或者说传统文化是否已经更新;二是已经更新的文化精神,是否同现时的制度文化器物文化相协调,亦即文化圈范畴的三个层次内容是否已经共振效应。具备了这两者,就可以认为作为新的经济文明诞生的文化准备已经完成了,否则,即便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力也是难以产生作用的。

西部大开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文化变革是这场变革的主要内容。那么,文化变革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其突破口又应该选在什么地方呢?

整个人类文化史证明,在文化的三个层面上,物质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能比较迅速地]进和转变,譬如千百年来骑着驴和骆驼游牧的阿拉伯民族,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改以乘汽车、飞机等代步,以石油生产代牧业生产生活,并没有经历多大的文化变迁的困难;现在藏区许多喇嘛寺以电灯替代酥油灯也很快被接受。制度文化虽然相对来说比物质文化难改,但一旦改变起来却可能比较迅速、直接、明显。我国的民族地区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奴隶制社会一跃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便是很好的证明。当然,制度文化既然涉及生产关系和社会规范的方方面面,在根本改变民族地区旧的社会制度后,并不能说在制度文化方面就不再存在文化冲突。事实上旧制度文化的残余影响仍有存在,例如在藏区的不少地方历史遗留的习惯法仍然行使着一定的职能。

而作为文化核心的精神文化,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情感态度等则潜藏于各种文化事实的背后,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与时代变迁并不一定形成直接的、迅速的对应效应。因而往往是最难改变的。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不仅涉及一国器物文化,而且涉及到制度层文化和观念层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文化圈要素。而一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和结构,往往对该国的现代化发展作出选择。因此,一国经济的现代化问题,应当首先是对它的保守文化实行现代性变革问题,这是落后地区经济起飞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要重视经济文化的主体,即人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人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在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西部地区的开放、开发、发展最终只能依靠自己,依靠人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依靠人的现代整体素质的提高。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在目前最根本的就是进行思维方式的变革,使人们超越自在的、习惯的日常生活状态,而成为活跃的、创造性的个体。而要实现人的现代性变革,其前提就是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用创新文化代替保守的传统文化,这就是西部开发的核心所在。

三、西部区域文化变革的方向:保守文化观念向现代创新文化转化

人们的社会活动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思想观念具有二重性。勇于变革、勇于开放、勇于进取的思想观念,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守旧、封闭、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对现代经济发展则有很大的阻滞作用。

考察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不难发现,民族文化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往往是这一民族敞开怀抱,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时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这一文化变迁现象的最佳说明。在这一文化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是,有着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传统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总是表现得更为自信,他们改善环境的能力也更强,能够更快地适应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找到应对变化了的环境的更为合理的行为方式。具备了这种文化适应能力的民族的文化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它具备了一种自我更新的生长能力,总是保持着充沛的活力,使得强势文化的产生有了可能。

观念应先于市场,以国内来看,比知识比文化水平,中部的湖南湖北要高于浙江,两湖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也较浙江高,但是在浙江做生意却显然比在两湖做生意要顺畅得多、容易得多,浙江的经济也远比两湖发展得好发展得快。同样,中国北方的文化教育水平平均可能高于南方,但进入现代社会后,南方却总是在发展经济上领先于北方,原因何在呢?无疑在于南北地域民众的观念差距,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即在南方做生意的交易成本远比北方来得低廉。因此,对于经济的发展而言,观念显然比文化知识水平更重要。有人说,宁愿与一个浙江的农民合作做生意,也不愿与一个观念守旧的教授合作做生意。因为浙江人的观念开放,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一致。而一个人如果观念守旧,即使他是一个教授,那生意上的观念阻力和谈判成本实在高得惊人 。

西部地区向内寻找自身发展滞后原因的时候,必须敢于正视在思想观念上与沿海地区存在着的明显差距。由于认识的局限,由于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对同样一件事情,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解决方法往往大不相同。要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首先加快解放思想的进程。只有人的思想解放了,才能运用好中央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敢“闯”敢“新”,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总之,更新观念,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是西部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

就制约或者影响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方面而言,西部地区亟待更新的思想观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因循守旧观念。因循守旧是旧的传统观念的共同特点。观念陈旧的人,俗守祖训,墨守陈规,难以接受新生事物,缺乏创新的冲动和胆略,因而担当不了经济振兴的重任。要提倡敢闯、敢干的开拓精神,敢于探索、勇于试验,不怕风险、不怕失败,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道路。

“冒险”大抵存在两种可能和后果:一是超越常人,取得惊人的成就;二是不合习俗,遭到惨败。所以,人们愿意求稳,保平安。西部地区由于守土重迁、封闭保守,因而以四平八稳,心态以过“小康生活”为满足,多数人不欲承担“风险”。甚至在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中,也往往以 “稳重”为上品,把冒险说成是疯子、是病态。这种文化心态只能平平稳稳度“小康”,不适应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进行“西部大开放” ,必须大力提倡和宣传“风险”思维,提倡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尝试干常人不敢干的事情,要发扬宁肯“惨败”之后爬起来再干,也不要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奋进精神。当然,也不要把“冒险”误解为冒犯法纪,误解为违规蛮干,“冒险”只不过是一种胆大心细、敢于闯关探险的思维方式和奋斗精神。

第二,安贫守穷观念。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发展缓慢,人们在“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支配下,易于满足现状,只求温饱,不思冒富。这种精神状态与时代的要求、改革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应树立敢富、先富的思想观念,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影响其他地区走上富裕之路。

第三,内陆封闭意识。由于西部远离海洋,气候温和、自然条件适宜,大部地区在古代能够自给自足,生活过得去,因此养成“守土重迁”意识,不欲向外开拓,逐渐形成封闭保守观念,这是发展经济的严重障碍。西部地区要冲破封闭保守的思想禁锢,破掉“守土重迁”观念。强化改革开放意识,冲出“内陆”,主动与国内国际市场对接,走向“河流”,走向“海洋”,走向大世界,走向市场文明。要鼓起勇气,立足本地区优势,打开“山门”,形成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第四,自然经济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的深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经济活动已经主要由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调控,市场的力量将壮大到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地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由之路,谁先认识谁主动,谁先开放谁发展,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以不变应万变,就会被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所淘汰。

第五,“等、靠、要”的思想。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要落后,落后就会挨打。西部地区潜在优势很多,加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西移的机遇,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加速发展的良机。西部地区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上水平、加速度、增效益,破除保守思想,充分挖掘各种潜力,打破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抢时间、抢市场。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能早则早,能快则快。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沿海、沿江、沿边及内陆省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造成了东西南北中、开放大联动的逼人态势。西部地区如再不加快发展,将会在时代潮流面前落伍,就可能在国内外大市场上丢掉应该占有的一席之地。

第六,平均主义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平均主义现象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活力最终是竞争力。争残酷无情,强者发展,弱者消亡,优胜劣汰,不可抗拒。面对这一形势,怨天尤人不行,无所作为也不行,惟一的出路是树立信心,投身到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去,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传统社会中,群体价值取向所形成的社会心理、思想模式、生活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在相当意义上已经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本能”,人们这样思考和行为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大家”都这样思考和行为。在这里,个体被本能化的群体完全淹没了,个体已经不能意识到个体自己了。而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现代化首先必须使个体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存在的现实性,明白自己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为,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有现代观念及方式的形成。只有意识到了个体的独特性,才有个体去了解和学习现代化的思想和行为,才有人的现代化,也才有地区和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如果没有个体的现代化,没有日常意识中思维方式的变革、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市场竞争意识的增强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再好的政策也会被扭曲、变形,其作用也不会得到有效发挥,再好的机遇也会丧失,再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不会得到应有的开发。从这种意义上说,如果哪一天西部人的群体意识实现了从保守观念向现代创新观念的转型,那么,离西部企业家阶层整体崛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四、改变官本位的观念,树立企业家的主体形象

我国西部经济的落后,主要是由于民间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使得西部大量的生产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西部开发的根本就在于能否形成一个融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于一体的融合型经济主体,以启动当地丰富的资源而形成持续发展的态势。当前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就是要通过产出、社会资本的积聚,启动蓄势较强的自然资源,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开发浪潮。而要实现这一宏伟设想,其关键点又在于能否尽快培养出一个目前西部经济发展急需的企业家阶层,这是西部经济能否起飞的关键。

企业家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是人们进行这种选择的制约因素。在美国,追逐利润,争做经济人是人们的价值取向,高等学府中第一流的人才全部投入企业;或者既是企业家,同时又是科学家。在日本,同样是“英才荟萃企业界”,具有冒险精神,在企业经营方面有一番作为的企业家被称为英雄,在企业发展方面的成就本身就是人们追求和奋斗的目标[6]。

但在我国西部地区,很少有人把企业家作为一种职业选择。经济成就无关紧要,一个人必须有一个官衔职位才能证明自己的成功。人们的当官意识强化,与这种传统心理不无关系。因此,在今天的西部,转变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最重要的是克服人们的轻商观念,确立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抑制“当官意识”。要使人们真正意识到,现代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家,离开了企业家,市场经济体制就转动不起来。因此,企业家是时代的真正英雄,是振兴民族经济的栋梁,激励和诱导成千上万具有潜在企业家素质的人,走入企业家的行业,承担起推动经济起飞的重任。改革价值取向,还要赋予企业家崇高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克服人们走入企业家行业的心理障碍。要在民众中创造这样一种心理氛围,企业家是一种需要天赋和才能,具有高度创造力的职业,企业家成就的核定标准就是企业家成就本身。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浓厚气氛,反对“无商不奸”等偏见,使企业家成为全社会理解、尊重和崇尚的“热点”。

同时,要创立机制,构造出一个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7]。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他的成长离不开所在的环境,即与他赖以存在的政治、经济、历史等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东部地区的实践来看,企业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产物,一个充满竞争和风险的市场环境是产生企业家的肥沃土壤。通过不断地参与充满活力的经济生活,可逐步消除陈腐、保守、封闭的观念和意识,从而为培育敢于创新的经济主体和企业家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活氛围和思想基础。而且,高素质企业家的形成和发展,与他们所处的机制环境和法律环境关系很大。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机制环境,用制度保证一批不同类型、风格各异的企业家健康成长;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要特别重视利用法律手段来保证企业家的经济地位,构建和完善以保障企业家生产经营权益为核心的法律环境,使企业和企业家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 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 [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2:406.

[2]张培刚. 农业国工业化问题[M]. 武汉: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4:91.

[3]刘志敏. 走出惰性文化氛围 培育全新“西部精神” [J].理论研究,2000,(3):66-70.

[4]邹东涛: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 [J]. 中国金融,2006,(15):34-36.

[5]李银.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文化创新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66-71.

[6]叶 勤. 企业家精神的兴起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启示 [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16-20.

[7]沈 青. 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对西部的启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98-103.

Cultural Idea Change:The Premise Condition to the West Develop Greatly

Zhang Youlin1,2,Chen Zhaoxia1

(1.Zhejiang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economic trade college, Hangzhou310018, 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100005,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elieves that the economic poverty in West China results from the old-fashioned ideas related to the western culture. The western culture is, in nature, a conservative agricultural culture, incompatible with modern market economy. Therefore, the cultural change, from conservative ideas to innovative notions,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Meanwhile the notion of establishing main image of entrepreneurs is stressed.

Key words: western development; cultural change; conservative idea; innovative notion

(责任编辑:张改兰)

猜你喜欢
西部大开发
兰州地区人才聚集环境优势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西部大开发是否导致了“污染避难所”?
企业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探析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评价
广西乐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