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发稼
小时候,我算不上是一个天资聪明的孩子。读小学时,各门功课成绩平平。我特别害怕上作文课,每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我常常对着天花板默默发愣半天,不知从何写起,眼看别的同学低着头在那里写,自己心里那个着急劲儿,简直甭提啦。等熬到“交卷”的时候,我还没有憋出几行字来。
大约读五年级的时候,祖父让我给在外地教书的父亲写一封信。我勉强写出来以后,祖父看了气得把信纸往地下一扔,说:“狗屁不通,白字连篇!一个高年级小学生,连一封信也不会写!”这位一向温和慈祥的老人竟然发这么大的脾气,吓得我立即仓皇逃到邻居家里躲藏起来。傍晚,我悄悄地、战战兢兢地回到家,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祖父居然和颜悦色地过来,把我紧紧搂在怀里,旋即从他的长袍口袋里掏出一块我最喜欢吃的麻饼,塞到我手里。祖父显然意识到自己对一个小孩子发这么大火有些过分,便以他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爱孙的歉疚和慰藉。从此,我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学会写信!一定要把作文写好!”
不久,父亲给我寄来了一本《模范作文》和一本《新尺牍》(书信集)。我反复认真地读了这两本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明白的词或句子,就去找祖父求教。我开始有意识地纠正自己“不求甚解”的毛病,认真分析学习人家文章的写法,并把自己认为是漂亮生动的词句,摘录在小本子上,并在作文时特别注意加以模仿和灵活运用。这样,我的作文渐渐地有了进步,并获得了老师的称赞。慢慢地,我对作文再也不害怕了,相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作文成绩的提高,再给父亲写信时,就不感到那么吃力,也能够写得比较通顺了,从而得到了祖父的夸奖。
由于有了小学的作文基础,升中学后,我的作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我的家乡崇明岛解放了,从此,我阅读到了大量进步的文学读物,对我学习写作启发帮助很大。从那时候起,我还坚持写日记,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有意思的事儿和自己的感想、看法,用自己的语言写在日记本上。作为一种“练笔”,我深深感到写日记对学习写作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