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感旧/昭君怨·卖花人

2009-10-28 07:0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江楼叫卖声卖花

赵 嘏 蒋 捷

江楼感旧

赵 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选自《全唐诗》)

昭君怨·卖花人

蒋 捷

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

帘外一声声叫,帘里丫环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诗词包

尽管赵嘏生于唐末,但他一身的诗才并没有为衰世所掩。清代翁方刚说他“五七律亦皆清迥”,明人胡震享尤其称赞他的七言有过人之处,细品这首《江楼感旧》便知前人所言不虚。首句“独上江楼思渺然”,一个“独”字已然将全诗的感情基调蕴于其中。古往今来,诗人们每每登高望远便忧思难当,更那堪“独”登?“思渺然”证明了我们的猜想:作者独自登上江边高楼,其“渺然”之情似乎谁都能料到,却又人尽殊同。接下来“月光如水水如天”写所望之景:清幽的夜晚,作者在江楼上远眺,一轮明月皎皎高悬,月光把平静的江面照亮了,如天空般旷远澄澈。这无限的情景中透着些寂寥,加重了作者内心的情愫。此句看似顾左右而言他,却把那种渺然之思衬托得更加不绝如缕,遣惓难罢。通过前两句的蓄势,第三句终于说出了作者忧思所在: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而去年一起登楼的人如今又在哪里呢?最后一句尤其见作者的才气。“风景依稀似去年”,好像作者的自言自语,又好像是要说给读者听,不禁让两者的思绪又沉浸在去年的种种光景之中,仔细回味去了。与欧阳修“不见去年人”(《更漏子·元夕》)和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题都城南庄》)都是写所恋之人不同,此诗作者没有说所思之人是谁,男性还是女性?也没有交代与作者之关系,新识还是故交?一切都只能留待我们自己去细细品味了。全诗恰如作者登楼时的低诉一般,但所写之景都饱含感情,所含之情都交织着作者千回百转的内心变化,也使读者产生了丰富的思维活动,从而扩大了全诗所负载的内容。整首诗格调清旷,诗中所用“江楼”、“月光”、“水”、“天”等素雅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副清幽的画面。同时,全诗用字简练而朴素,与其蕴藉的感情相得益彰,所以翁方刚称其“清迥”实是真知灼见。

提起蒋捷,我们大都会想起他让诸多读者赞不绝口的佳作《虞美人·听雨》和《一剪梅·舟过吴江》。其实,这位生活在宋末元初的著名词人,其词风是多样化的。《昭君怨·卖花人》这首词,既不同于《虞美人》的凄凉,也异于《一剪梅》的一腔愁绪,表现出一种轻快、活泼、清新之风。这首小词,上片以“担子挑春虽小”起笔,虽紧承题目“卖花人”,却并没有着眼于卖花人的相貌和言行,而是另辟蹊径,从卖花人的花担子写起——花担虽小,但挑起的却是整个春天。接下来笔锋一转,不写春天,而把目光投向担子里的花儿,那白白红红的花就是春天的象征。第二句“卖过巷东家,巷西家”以不免重复的方式写出了卖花人走街串巷的情形,尽管作者惜墨如金,但我们还是仿佛听到了卖花人那熟悉而又悠长的叫卖声在曲折而深幽的老巷里回荡,与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可谓异曲同工。下片紧接着写这叫卖声穿帘入户,被帘里的丫环听到,问道小姐“买梅花?买桃花?”在春雨过后的早晨,俏丽的小丫环倚在窗边等待着这卖花的一声声吆喝。此刻她正迫不及待的回报着主人,卖花的已在门外了。她们等的岂只是那些花,俨然是春天的到来。最后以“买梅花?买桃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句收尾,既让我们再次回味起担花郎担子中的白白红红的花,又让我们不禁去猜想,主人家到底是想要梅花还是桃花呢?没等揭晓答案,整首词就戛然而止了,留下一丝回味!整首词作并不长,却为我们描画了一个鲜活的情景剧:在一个春雨后的早晨,卖花郎挑着红红白白的一担花,就像挑起了整个春天一样,走街串巷。他悠长的叫卖声在深幽的空巷中起伏。然后镜头一转,一个俏丽活泼的丫环出现了,她迫不及待的问主人要梅花还是要桃花?还没等主人回答,幕布便拉上了。其中有人物,有声音,有色彩,有对话,让人过目难忘。此外,全词最大的特色在于以平实的生活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生活中最常见、最生动、最真实的一幕,因而显得别具一格。

——路舒程

猜你喜欢
江楼叫卖声卖花
阅江楼
是什么在发声
江楼感旧
卖花歌
卖花姑娘和小鸟
卖花歌
孤 独
牛大爷卖花
幽默叫卖声
螺蛳壳里做道场——阅江楼风景区游客中心展示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