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军
摘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又关系着全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体育教学应从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开发课程资源等几方面入手,有效增强学生体质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体质;增强;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在2005年7月6日《教育部关于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该公告中公布了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2)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3)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4)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阻止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课程背景下,不能把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都归在体育课上,但是当前体育课的某些不足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加快提高学生的体质,使新课程的改革落到实处,我们应做到:
一、身体素质练习在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各类体育活动的基础,每学期根据所教学生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用3--4周的时间,专门进行各种身体素质的训练,再结合每节课的准备活动和教学内容,以课课练的形式进行,提高身体素质,做到节节有安排,节节有练习,如:短跑教学时可增加跳绳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或手持哑铃做几组推举的练习以及哑铃操等,做到上下肢力量的协调,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长跑教学中加大耐力素质的练习,采用定时跑、领先跑、自然地形跑等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克服困难、坚强的毅力等思想品质。
二、运动技能的教学与非竞技运动技能的教学相结合
新课程强调淡化竞技运动技能的教学,但不是没有竞技运动技能的教学,“没有”和“淡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有一种现象,学生们都非常喜欢打篮球,课上让他们玩的时候,一开始积极性很高,打球时乱成一团,很不规范,一会儿就失去了兴趣,这时,他们非常需要规范的动作和有序的规则,又例如:田径教学中,只有掌握了跑、跳、投的正确姿势,才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远,同时更有兴趣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断提高体能。但学生不是专业运动员,没必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每项运动的技术的细节上,教学中将一些竞技性、成人化的项目内容,简化其方法、规则,降低难度要求,使之更适合学生的特点。如:足球扩大球门,篮球降低篮板高度,跳远按实跳点丈量成绩等,都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在课时的安排上,做一些具体的规定。如:每周的五节体育课,其中两节安排技术内容的学习与提高,其余三节安排拓展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做到运动技能的教学与非竞技运动技能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让学生学会使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学生对身体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的体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的手段上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即通过身体练习,增强体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每一个项目,都对应着一定的评分标准,通过测验,能够得到量性与质性的综合评价,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找到努力的方向,以次提高他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四、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结合本地区和本校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我镇的体育特色项目是乒乓球。在体育课教学中,我们安排了3-4周的乒乓球教学内容,并利用大课间,做自编韵律操"快乐乒乓”,每学期固定举行一次年级乒乓球比赛,整个校园充满着浓厚的乒乓氛围。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挖掘体育器械的一物多用,提高器材的实用性,亲自动手自制器材,例如:利用可乐瓶,做投掷的轻物、往返跑的标志、接力跑的接力棒等来丰富体育课的教学资源。
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增强学生体质,势在必行,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我们体育教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提高学生体质的任务变为体育教师自己肩上的重担和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