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语言

2009-10-27 10:22贾永革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语言教师

贾永革

摘 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教师的语言,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以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本文就教师的语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言 教师的语言 教师

教师的语言分为教学语言和教育语言两种。从教学语言来说,它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接受和智力的开发程度,还影响着学生语言的发展。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最重要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从教育语言来说,它影响着学生思想和心灵的塑造,关系到培育下一代和缔造祖国的未来。起着播种和耕耘学生心灵的作用。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科学性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他的语言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准确性、逻辑性与规范化三个方面。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

教师虽然和演员不同,但是教师和演员的语言都要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和富于节奏三个方面。

三、教师的语言要有启发性

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教师的语言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获取知识、教育自己、陶冶情操。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启发性。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热情,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当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有的教师往往挖苦讽刺说:“什么也不会”、“太笨了”等等,这样的语言好似摧残学生心灵的冰霜,会把学生的积极性一扫而光。在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更应该以火热的感情,启发的语言,亲切的口吻去教育,创造出一种心理相容的情感气氛。如果采用刻薄带刺的语言,粗暴蛮横地进行批评,只能激起学生的怨恨和抵触。

总之,教师要掌握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启发性。要备好教学语言。教材中的语言是比较简练、准确的。教师对教材中的每个定义、定理、概念、名词术语等真正弄懂弄通,认真研究,备好教学语言,才能把知识讲准、讲清。要注意学习新知识。知识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语言也不断发展,不断丰富。要正确使用语言,就要用新知识武装自己,打下深厚宽广的知识基础。知识渊博了,说话才能有底。要掌握所任学科的语言特点。每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的语言特点和术语,各科教师都下功夫去学习掌握它,以避免说外行话。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龙泉成教中心校

猜你喜欢
语言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语言的“得体”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