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2009-10-27 10:22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启发式探究式

徐 爽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因而,课堂教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讲授式 启发式 探究式 练习式

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以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作为出发点。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教学目的,师生状况,教学条件和手段,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合理配合,进行具体的综合的整体的教学方法设计,组成对具体教材来说是优化的教学方法组合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既扎扎实实打好物理知识基础又培养探讨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不但“爱学”、“学会”,而且“会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讲授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演示练习活动为辅。其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控制课堂,掌握进度。如《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原子和原子核》,属于科学性、理论性很强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接触少,较为陌生。教师采取以讲授为主,通过谈话式的提问、讲解,辅以演示、练习,直接传授知识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师应以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进行讲授,既有感染力的讲述,又有合乎逻辑推理的论证,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积极思维,既学到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又培养抽象思维、推理等能力。

讲授式教法的缺点是学生活动少,实践能力训练稍嫌不足。

2.启发式

这是一种常用的组合方式,以讲解、谈话、问答、提示,点拨为主,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启发式的组合一般适用于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联系实际,认识物理现象,或者建立物理概念、定理、定律这一类的教材。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一节,内容多,难度大,纵横力、电学知识。以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效果会更好。教师可通过演示阴极射线管中电子术直进和偏转的实验,提出为什么电子束会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如何控制、有什么规律?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与物体在重力场中的运动(进行比较,运用力学和电学知识,自己动脑、动手归纳、总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然后再借助示范解题和课堂练习,启发学生运用运动学、电学知识,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作为知识的延伸,开拓学生视野,推动思维向纵深发展。

3.探究式

探究式是现代教学的一大主流。它是根据教材的内容,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自学或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科学结论,在未知的境界里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从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较为适应高中生心理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

(1)观察探究式:这种教学组合方式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会观察,发展观察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知识规律、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实验探究式:是边进行实验边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法使用的前提是:学校具有足够的实验设备,把原属于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分组实验,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实验中发生的物理现象进行探讨研究。

(3)讨论探究式: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退居辅其后,教师提出问题后,采取分组形式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和争论问题。此教学方法使用有一定难度,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搞好课堂秩序,讨论问题花时多,对于程度较高的班级,采用此法效果较好。

4.练习式

一种是习题课。教师示范解1~2道题,交代思路和解题格式,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最后归纳总结,检查效果。

另一种是程序练习。这是一种形式新颖的练习方式,颇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如《简谐运动》、《电磁振荡》等课题,这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习题,学生往往思路不清,如果一下子和盘托出,学生不容易接受。如果把这些教材或习题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渐进原则,分解成若干个单一物理过程或单一性问题,设疑、发问,编成最佳程序练习,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思路,促使他们在认识过程中发生转化和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第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启发式探究式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学平行四边形
善用启发式教学,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