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及发展趋势

2009-10-27 10:53陈慧君纪国和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设置新课改专业

陈慧君 纪国和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竞争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才现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专业提出了新挑战。小学教育专业要想长足发展,就必须打造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基础教育改革现状的同时吸取了同类专业或高校建设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本科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育专业高师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5—0121—02

[作者简介]陈慧君,纪国和,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我国师范教育历经百年沧桑,自1897年盛宣怀建立南洋公学师范院以来,逐步建起了以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为主体,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积极参与的师范教育体系。近两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潮又将小学师资的培养推向高等教育领域,以北京、上海、南京等几个大城市为先导,全国各地陆续成立初等教育学院,开始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从2002—2008年已有七届小学教育本科毕业生投入基础教育一线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学教育专业的供求状况却不容乐观,使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进入关键性的历史时期。

一、小学教育专业在高校的建设现状

目前,全国已有近300多所高校设置了小学教育专业,而且小学教育专业尚处在“边实践、边研究、边建设”的阶段。(1)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着眼于基础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小学教师,其培养模式大都定位在综合培养、学有所长上。(2)课程设置方面,教育理论课程、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始终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现代汉语、文学写作、音乐赏析、美术教育、地理、大学数学、自然科学概论等也在课程设置之列,目的是提高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3)就业状况,从2002届一2008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绝大部分都已投入到基础教育一线工作,但由于个人能力、志向不同,也有一部分毕业生走向了其他工作岗位。

二、新课改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挑战

(一)新课程培养目标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挑战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时代要求,其教学目标可分为6个方面:(1)思想品德教育;(2)知识、能力、素质;(3)身体素质;(4)心理素质;(5)审美素质;(6)劳动素质。为此,今后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也应体现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宽厚扎实的文化知识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和一定的艺术修养的合格的小学教师。

(二)新课程培养目标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挑战

新课改要求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这种新课程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1.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直都遵循着“先理论、后实践”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这种倾向又直接导致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功能的萎缩。在许多情况下,教育实习会成为一个过场,使书本知识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预期的功效。教育理论的确可以为教师提供价值启蒙,提供科学解释,甚至在特定情况下提供“行动纲领”,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希冀所有的理论都能成为技术理论,希望所有的知识都成为普遍有效的知识,要求教育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现成的“处方”,这显然是对教育知识、教育理论功能的一种误解。而且事实也一再证明,接受了大量知识的教师未必就是专家型教师。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堂上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智慧之间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表现出必然的融合,建立于“知识普遍有意义”信念基础上的教师教育模式在这里陷入困境。

此外,高师小学教育还存在“学历补偿”的现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师、幼师或师范专科学校,在上大学之前有过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训练,综合素质比较好,已初步具备了从教资格,然而,进入高师院校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只是在提升学历上得到了补偿。从以上不难看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设置)难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急待完善。

2.新课改要求突出人文教育。教育需要从服务走向爱,需要人文关怀。小学教育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情,什么是善良;懂得怎样区分美与丑;抓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明辨外国人文的精华与糟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给孩子以人文滋养,使其懂得人文关怀。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包括一草一木,使爱心、责任感教育始终贯穿教育实践中。因为情感有利于认知内化,有利于增进认知传递,影响认知的选择性,正如著名教育家霍先生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这个世界上爱是我们教育的共同语言。

3.新课改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及根据教学大纲、本校实际情况、孩子身心发展状况来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一要注重实际调查能力的培养;二要研究小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社会文化背景,以保证知识顺利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三要研究小学生的学习策略,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策略、自我控制能力来指导和促进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四要研究如何实现学生间、师生间的交往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策略

小学教育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在专业设置上首先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二是专业口径宽与窄的关系,三是专业调整与相对稳定性的关系。专业建设既要注重专业前景,也要考虑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其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专业内涵建设。此外,还要注重分析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社会背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紧密依托市场,把教育与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并作为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在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中师专业的提升和改造的同时,使之更符合时代需要。正如德国教育家伊温所说:“教育已不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各系统的综合。”具体而言,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面向市场,调整专业结构

要以“加强综合、发展交叉、突出前沿”和“职前、职后沟通”为原则,按照“面向市场、主动适应、立足自我、发挥优势、适时设置”的方针,根据校本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合理定位,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通过“打包”或

“嫁接”的方式积极增设新课程。

(二)强化可持续发展,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特色

本着“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原则,进一步明确重点,发展亮点,强化实践教育和技能训练,加大信息课程的设置和传统课程的改造力度。强调学生技能的训练,确保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专业化,争取始终站在教育师资培养的“制高点”上,确保人才培养与输出的市场分额占有量。

(三)课程设置要注重效率

从横向比较来看,世界范围内教育周课时量有增加的趋势,我国也不例外,因此,小学教育课程设置必然应紧跟这一步伐,提高有效时间、教师资源和学生智力的利用率。

(四)重视国际交流,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

借鉴发达国家之间教育交流与融合的经验,抓住与发达国家往来日益密切的时机,建立多元交往的联系机制,这必将给当前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完善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四、适应新课改,增强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一)加强入学思想指导,挑战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应该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而教小学生应该是学历稍低的人做的事,即使是在小学工作,本科毕业生也该是个什么校长之类的。针对这种传统观念,应对刚刚进人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学子们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明白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小学教育工作的神圣职责。同时,还要通过大众传媒让他们的家长及社会上所有参与教育、需要教育的人理解这一点,理解这个专业,使人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基础教育关乎民族兴衰,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关乎教育之根基。

(二)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1.有条件的学校,可增设不同民族及地区风俗和语言类选修课,以适应区域性、民族性的基础教育需求。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教育大国,仅靠某个种族、某些地区教育的发展是不够的,需要协调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教育。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是要从基础教育做起,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做起。另外,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只有考虑到各种需求,才能凸显专业特色,才能使培养的学生更具职业竞争力。

2.注重语言素养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教师良好的语言素养是构建和谐气氛的奠基石和工具。教师良好的语言素养在课堂上不仅能生动清晰地表达思想,还能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为此,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

3.加强心理适应能力(应对角色转换)的培养。人职教育阶段,人们往往很少关注生活场景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心理冲击。刚刚入职的毕业生经历十几年的学习生活,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常常会感到强烈的“现实冲击”,会体验到在大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有效指导他们的教育实践,这常常会导致他们产生一种挫败感。基于此,还需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前教育及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树立坚定信念,为作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4.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面对职业竞争日益激烈与社会的纷杂,应加强法制教育,使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法律维权意识。

总之,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不仅与现实有关,也与未来有关,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应立足现状,着眼未来,积极倡导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基本理念,面向市场形成核心竞争力,使之与小学教育课改协调发展,永葆青春。

注释:

①许美健.关于我国建设专业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6,(1).

②陆为群.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发展之路[J].江苏高教,2006,(1).

③李济英.世界教育发展趋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参考文献:

[1]王铁群.变革与融合:教师教育新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4).

[2]纪国和,申发红.浅谈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新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

(责任编辑:赵淑梅)

猜你喜欢
设置新课改专业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