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玮志
在网上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今天到货。立马就骑着新车出去转了几圈,几个朋友看见,“啧啧”地夸了几句,感觉还挺不错的。
我选择这个牌子,基于两种考虑:一是老牌子,质量有保证;二是想支持一下国货。贷到后,感觉质量尚可,货真价实,抬着感觉很实在,款式也还可以一一透出几分沉重的时尚。然而关注标志时,却总感觉与时代不搭界,在那标志所传递的信息中,更多的让人感受到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气息,整部车看起来像是一副时尚的外壳包装了一颗老旧的心。
曾几何时,自行车曾是国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代步工具,许多人对城市里上下班那些热闹而且躁动的自行车流记忆犹新。自行车还曾一度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重要物品一一娶媳妇往往需要三件套: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在那个时期,人们购买自行车更多的关注的是它的实用价值,“永久”以它的结实耐用一度成为市场的宠儿。其品牌构建大概也成型于此。
在那时候,一辆“永久”,就像一辆帕萨特或者本田,对于中国家庭而言,意味着一种“奢侈”的代步方式。能买永久牌是非常时髦的事情。当我们家好不容易买回一辆“永久”来的时候,那兴奋劲对于当时年少的我们来说不亚于过年过节。
从此,这辆车子便成了我们家最宝贵的物件。我们骑着它探亲访友,上班下班,逛街买菜。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夏日炎炎,它都与我们相伴同行,饱受风吹雨淋。这么一用就是十来年。
然而,时过境迁,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私家车、公交车、轨道交通等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永久牌”自行车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更主要的是,人的消费观念在演变,在今天的消费中,精神需求变得日益强烈。在这样的消费背景下。产品的精神内核变得日益重要,它已日益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购买产品,已不仅仅是在购买物质产品本身,同时也是在消费一种感觉,消费一种符号——就像购买钻石,更多的购买的是它“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象征意义。
今天,对于自行车的消费观念早已发生了质的改变:自行车已不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它已更多地成为一种休闲、时尚、健身、运动的器械。消费者购买它,已不仅是为了满足实用需要,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娱乐休闲的精神享受。而在这种精神追求中,时尚与休闲是其主要元素。
自行车不是老爷车,也很少有消费者会去抱着购买老爷车的心理去购买自行车。“永久”的品牌镌刻着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辉煌,体现出的是一种结实耐用的产品特质。
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一种特质和今天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存在错位的——消费者需要结实,需要耐用,但更需要的是时尚休闲的感觉。而在这一点上,永久却显得格外的欠缺,它的品牌形象传递给消费者的仍然是上个世纪的古老信息。通俗的说,它的品牌诉求没有打在消费者的心坎儿上。它更多的诉求的是上个世纪的故事,却没有营造出符合时代的感觉。
今天的“永久”,面对的是一个消费观念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情境下,如还抱着传统的观念来构建和传播品牌,势必难以入局。如果不能构建起一个能迎合消费者真实的心理需求的品牌形象来,“永久”还能否永久?
没有人可以逃避现实永远沉入历史,也没有^可以拒绝时代的进步而停止发展,企业亦然。
“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顺应甚而引领变化者,将成为时代的宠儿。相反,无视变化甚而滞后于变化者,则可能成为时代的弃儿。
在今天这个时代,漠视精神需求的产品,最终将被消费者所漠视,至少会被高端消费者所漠视。“永久”试图以一种永久不变的品牌形象来应对已经改变的市场,定然是行不通的。
创新,唯有创新才是“永久”生存和发展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历经了长期的积累、沉淀和震荡后,需要创新;经过了沉浮起落和沧海桑田之后,更需要创新。
当然,这种创新必然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因为“永久”的历史和传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当“传统与创新相辉映”,“永久”定然能够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