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解中印边界棋局

2009-10-26 03:02董玉洁
世界知识 2009年17期
关键词:边界问题边界西藏

董玉洁

专家支持 周刚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已经与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划定了陆上边界。但是,仍然与一些国家的陆地和海洋边界没有划定。8月7日~8日,中印特别代表在新德里举行会晤,讨论边界问题。8月12日中越政府边界谈判代表团团长在河内会晤,重点就海上划界问题进行了磋商。本期我们以“共和国边界”为题、以中印、中越、中俄划界谈判为例向读者展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划界行动。

8月7日~8日,中印特别代表在新德里举行会晤,这已是双方就边界问题展开的同一级别的第13次会晤。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给印度总理尼赫鲁的信中曾经说:中印边界从未划定过。事实也的确如此。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和印度在边界问题上的博弈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考验着中印两国领导人的智慧。

中国和印度接壤近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每一段都有争议地区。西段的争议面积约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都由中国控制。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现控制在印度手中。东段是双方争议面积中最大的地区,约90000平方公里,我们称之为藏南地区,印度称之为“阿鲁纳恰尔邦”,此区域的控制权由印度实际掌握。

东段:藏南之痛——麦克马洪线

“杜鹃来自门隅,带来故乡气息”,这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怀念故乡所做的一首诗的最后两旬,其中的“门隅”即在藏南。

藏南地区是中印争议面积最大的地区。它地处喜马拉雅山山脉东段南坡,海拔从150米到5000米,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降雨量非常大,形成了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藏南的边境小镇巴昔卡被称为“中国雨都”,这里森林茂密,物产丰饶。雅鲁藏布江从这里倾泻而出,蔚为壮观。

六世达赖怀念的门隅在历史上是藏南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所在,首府是达旺。早在公元7世纪,门隅即属于我国吐蕃地方政府的版图。13世纪,元朝统治了这个地区。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统一西藏,对门隅地区实行各种形式的有效管辖。19世纪中叶以后,清朝驻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特别授予错那宗和达旺寺以管理门隅地区的实权,负责制定法律、制度和处理重大的行政、宗教、边境事务。西藏地方政府每年派专人到门隅征收、征购大米,专管该区盐米等经贸活动。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西藏召集地方代表开会,征求对西藏今后应采取的方针的意见,结果有很多人特别是下层的僧俗群众不赞成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断绝联系。但此时印度的宗主国英国却极力推动西藏独立,并策划在印度西姆拉召开中、英、藏三方会议,这就是所谓的西姆拉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由于西藏和中国政府的反对,英国策动西藏独立的阴谋未能得逞。但英国殖民者仍不甘心,其代表麦克马洪和顾问柏尔哄骗和逼迫西藏代表伦钦夏扎进行私下交易,使其在麦克马洪所划的印度和西藏分界的地图上画押,制造了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将一直属于中国西藏管辖的藏南九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这笔肮脏的交易英国方面多年不敢公开,几十年后才悄悄塞进英国出版的地图中,而伦钦夏扎也不敢正式向十三世达赖喇嘛报告,西藏方面也没有批准过这一非法的领土交易。此后的历任中国政府都未承认过这条所谓的边界线。

尽管如此,这条麦克马洪线仍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抹不掉的屈辱。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印度政府重提麦克马洪线,并进一步向该线以北推进。从大局出发,中国对印度向藏南地区的侵入保持了克制,并希望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却遭到了印度反对,最终导致了1962年的战争。直到现在,包括门隅在内的广大藏南地区仍在印度控制之下,英国殖民者在中国领土上切下的这一刀至今仍让中国隐隐作痛。

西段:阿克赛钦——约翰逊线之谬

中印西段的争议地区主要在阿克赛钦,它位于新疆和田南部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之间,是半封闭性的山间盆地,阿克赛钦在突厥语中的意思是“中国的自石滩”。

阿克赛钦是新疆至印度次大陆以及从塔里木盆地经克什米尔至中东各国的捷径。南疆各地去沙特阿拉伯朝圣的穆斯林,过去也多取道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建成了新疆至西藏阿里地区的公路,经过阿克赛钦盆地的线路约400公里,至喀喇昆仑山口、空喀山口等边防点也有公路。

元朝后期,准噶尔的大军及蒙古熬茶礼佛的旅行都是从阿克赛钦进西藏,清朝雍正时在此设立拓置局管辖。1846年英国吞并查漠-克什米尔后,声称拉达克(原本属中国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地区,是克什米尔的一部分)应归英印政府统治。在未等清朝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英国便占领拉达克地区。后来,在标定拉达克和西藏的边界中,英国侵略者为了寻找一条侵略中国新疆腹地的捷径,于1865年派遣印度测量局官员约翰逊潜入南疆地区,从拉达克进入阿克赛钦最后到达新疆的和田,通过“勘察”,绘制了一条界线,这就是约翰逊线。此线将包括阿克赛钦在内的近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了英属印度,使阿克赛钦变成英印克什米尔的一部分,但英国政府并未知会当时的清政府。50年代后期,中国在阿克赛钦地区修建新藏公路,引起印度不满。印度遂以约翰逊线为依据,断然对阿克赛钦提出领土要求,中印西段边界争端由此产生。

中段:何以复归——神山圣湖

中印边界中段从中、尼、印三国交界处的西藏阿里地区的普兰县强拉、丁嘎山口开始,往西北方向延伸545公里,争议面积约2000多平方公里。

这一地区有着景色绮丽的“神山圣湖”。“神山”指的是中国的冈底斯山脉主峰冈仁波齐峰,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它周围发育了狮泉河、马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分别是印度河、雅鲁藏布江、萨特莱杰河和恒河的上源。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圣湖”指的是神山以南的玛旁雍错湖,是一个面积412平方公里、海拔4587米的高原淡水湖泊。藏文史料记载,玛旁雍错湖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印度佛教徒称其为“圣湖”。

古代古格王朝的遗址也在这一地区。9世纪中叶,吐蕃王郎达玛实行灭佛政策,引起了王室中的一系列动乱,吐蕃王朝终告崩溃,其中维护佛教的王室后人为躲避灾难,逃到了阿里地区,建立了古格王朝。王朝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17世纪中叶,古格王朝发生内乱,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后,并入拉达克(今克什米尔)一段时间,后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都是从这里传人西藏腹地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

重要商埠之一。

什么是最终解决手段

中国和印度的边界谈判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1981年12月到1987年11月,中印之间共举行了八轮副外长级会谈,长期以来中方一直主张互谅互让原则,而印方却坚持先解决东部边界问题,再谈西部边界,致使双方难以达成妥协。1986年第七轮会谈前,中印边界局势再度紧张,印度军方越过“麦克马洪线”建立哨所,后遭中方回击,形成两军近距离对峙的局面。同时,印度正式成立“阿鲁纳恰尔邦”,遭到中国抗议。这种局势一直持续到第八轮会谈,此时印方开始调整政策。印度希望同中方首先发展经贸、文化和科技关系,在边界问题上采取了低调处理的策略。

1988年12月,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这是印度总理时隔34年后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拉吉夫访华所签的联合公报中,双方同意“在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边界问题解决办法的同时,积极发展其他方面的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合情合理解决边界问题的气氛和条件。”双方决定成立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继续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努力。

从1989年至2005年3月,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共举行了15轮会谈,为推动两国关系的缓和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后,中印两国高层互访明显增多,期间双方签署了两个重要的协定。一个是1993年印度总理纳拉辛哈·拉奥访华时与中国政府签订的《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双方认为,中印边界问题应通过和平友好方式协商解决。双方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两国边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前,双方严格尊重和遵守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与此同时,建立外交和军事专家小组的规定也在此时写入了协定中。另一个是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印时签署的《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在此协定中,双方承诺互不进攻,并采取措施限制或减少各自在边界地区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活动。对军事演习的规模和地点制定了限制措施,并对双方在边境地方的通讯联系做了规定。在对实际控制线的定位出现不同看法而引起对峙时,要求双方自我克制;“双方同意加速澄清和确认实际控制线的进程”。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印双方关系日益紧密,边界谈判也更加务实。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双方同意,在最终解决之前,应共同努力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并重申致力于继续执行为此目的签署的有关协定,包括澄清实际控制线。……双方同意各自任命特别代表,从两国关系大局的政治角度出发,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

自2003年10月至今,中印特别代表谈判共举行了13次。前五次是谈判的第一阶段,双方就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达成一致。目前进行的是第二阶段,目标是寻求一个“一揽子”的框架。接下来的第三阶段的会议将讨论边界划分的问题。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期间,两国签署了《关于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为双方解决边界问题奠定了基础,确立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印,双方发表《联合宣言》,制定了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2008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访华,双方签署《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这些文件成为两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重要标志。

解决问题还要靠互谅、互让

对于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中国前驻印度大使周刚表示:中印两国关系近几年有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并不断迈上新台阶。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双方都认为应该加大边界谈判的力度,2003年确立的特别代表机制将代表级别提升为正部级,反映了双方领导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2005年中印签署《关于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双方认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关切和愿望以及平等的基础上发展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符合中国和印度人民的根本利益;双方从各自总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寻求边界问题的政治解决;确信边界问题的早日解决符合两国的基本利益,因此应将其视为战略目标;双方应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两国关系大局的政治角度出发,通过平等协商,寻求公平合理以及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边界问题的方案;双方应本着互相尊重、互相谅解的精神,对各自在边界问题上的主张做出富有意义的和双方均能接受的调整,一揽子解决边界问题。边界问题的解决应该是最终的,包括中印边界各段。

针对在本次谈判之前印度在中印边界动作频繁并向边界增兵的情况,周刚大使说,在两国和平友好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下,印度单方面增兵、开发资源、领导人前往有争议地区进行访问以及在争议地区宣示主权等,都不利于谈判的进行,不利于营造友好的谈判氛围,而且易被媒体炒作,容易激化双方的民族感情。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靠互谅、互让,舍此没有别的方法。

周刚大使还表示,相信两国政府的诚意和两国领导人的努力,希望早日达成一个两国都能接受的框架。但在没有找到最终的解决办法之前,我们要坚定信念,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猜你喜欢
边界问题边界西藏
英属印度“科学边疆”扩张战略与中印边界问题东段的形成
都是西藏的“错”
一类弱非线性临界奇摄动积分边界问题
拓展阅读的边界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一个人的西藏
推动中俄边界问题最终解决的诸因素
西藏:存在与虚无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思考新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