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娜
【摘要】 “创造性叛逆”本是比较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角度论证了“创造性叛逆”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研究“创造性叛逆”提供了崭新而有效的视角,在旅游翻译中值得提倡。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旅游文本翻译;创造性叛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3-009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3.046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开始飞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业进入了全面繁荣阶段。据统计,1998年中国接待海外入境旅游人次在世界排名第6,旅游外汇收入在世界排名第7,显而易见,中国已跻身世界旅游大国行列。世界旅游组织曾预测,到2020年,来中国旅游的国际游客量将位居世界第一。[1]
但是,因为中英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中文旅游文本翻译成英文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大家知道,旅游翻译的关键是如何既能做到对原作最大程度的忠实又能实现旅游译文的最佳效果。长期以来,创造性叛逆一直局限于文学翻译的研究。而在平时的翻译研究和实践中,笔者发现它对应用翻译,尤其是旅游翻译同样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并且作为旅游翻译指导理论的功能翻译理论和旅游翻译中广泛存在的创造性叛逆现象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木文尝试把创造性叛逆引入应用翻译研究,以深化对创造性叛逆的认识和促进旅游翻译研究的发展。
一、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也称“创造性背离”,此词最早出自埃斯卡皮,他在《文学社会学》一书中说:“如果愿意承认翻译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背离,那么,那个使人大为恼火的翻译问题也许就可以解决了”。此前,法国文学家瓦莱里用“创造性误解”一词指出过这种现象,“允许对作品作千种解释”。早在1917年,文学史家朗松就在“在法国文学发展中的外国的影响作用”一文里提出“重要的不是原模原样地照搬外国文学及其思想,而只是汲取于我们有用之处。至于我们对外国文学的理解正确与否,这是无关紧要的”。[2]
法国著名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 (Robert Escarpit) 在其《文学社会学》一书中解释道:“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指语言); 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而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3]。”于是他便提出了“创造性叛逆”一说用来描述翻译中创造性和叛逆性共存的现象。国内学者谢天振教授在其著作《译介学》中对创造性叛逆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把它和文学翻译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他指出:“如果说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贴近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那么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就是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4]”由此可见,译者的创造性和叛逆性常常和谐统一,不能分开。“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3]。
创造性叛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翻译现象”。其实,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叛逆。因为要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或多或少跟原文会有出入,这就是译者对原作的背叛。而且,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文化的重建和原文功能的再现。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往往也不同,这种差异必将导致翻译中一些难译甚至不可译因索的出现。翻译所必然涉及到的文化上的差异和表述上的困境,使得任何翻译都注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原作的叛逆。
创造性叛逆也是一种广泛运用的“翻译策略”。创造性叛逆是翻译主体在某种明确的再创作动机驱使下完成的创造性翻译行为。它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在翻译过程中,当无法直接进行语言转换和文化传递时,译者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创造性调整或处理,而不是机械式地语言转换,以达到对原文最大程度上的忠实,实现翻译的日的。就象许钧教授所言:“愚笨的忠诚可能会导向叛逆,而巧妙的叛逆可能会县出忠诚,这似乎构成了翻译的双重性格。”创造性叛逆正是译者在原作基础上发挥创造性,巧妙实现对原文忠诚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意译、归化、交际翻译及工具翻译等方法来得以实现的。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概括起来为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两种。有意识型创造性叛逆主要包括译者的个性化翻译、节译、编译、转译、改编及有意误译等。而无意识型创造性叛逆则主要是指误译、漏译和错译等[5]。
当然这种创造性的译法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随意对原文进行修改或增删。译者创造性的发挥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即接近和再现原文,尽可能达到与原文效果上的对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下面就回顾一下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重要理论。首先,莱斯于1971年在她的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当时,莱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
莱斯的学生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弗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pos thc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其理论包括三个法则:1)目的法则(Skopos rule), 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整个过程:2)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contextual coherence)的准则;3)忠实法则(fidelity ru1e) ,原文和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即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6]。
曼塔利避免使用翻译这个名称,而将翻译的外延扩大至各种跨文化转换。她的理论是建立在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翻译行为是她的核心基础理论。她区别了“翻译(translation) "与“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两个概念。曼塔利认为“翻译(translation)”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涉及原语文本的使用。而“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 "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涉及译者为翻译所做的一切,包括在翻译过程中给译者以文化或技术上的参考意见。
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索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即目的决定手段。目的不仅决定翻译中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而且是评价译文是否成功的标准。同时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强调,为使译文达到所赋予的功能,译者可以采用一些恰当的非常规的翻译策略。而且原文不再被看作是具有确定意义的权威,而只被看作是一个信息的提供者,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的目的对它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处理。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强调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里所要达到的交际功能而不是原文及其功能.因此它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修正了传统的“忠实”标准,扩展了可译性范围。
功能翻论理论是创造性叛逆的理论基础,其功能派翻论理论的核心--目的论允许译者较为灵活地翻译,它为创造性叛逆提供了理论依据。创造性叛逆正是遵循了结果决定方法的目的论才摆脱了传统翻译方法的束缚,将实现原文和译文的思想统一作为翻译的原则,从而为翻译实践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创造性叛逆研究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弥补了传统译学的不足,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中英旅游资料的差异
下面是中英旅游文本行文时的区别:
(一)语言结构。中文的华美源于汉民族的审美感觉。汉语旅游材料显得更加“文采浓郁”些,辞藻的渲染加上汉语言常采用的对偶平行结构和连珠四字句,使得文字力求达到音形意皆美、诗意盎然的境效,给人以美感。
反之,英语旅游文体大多风格简约,结构严谨而不复杂.表达直观通俗,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在多数情况下,景物描写往往用客观的景象罗列来传达实实在在的景物之美,力求忠实再现自然,让读者有一个明确具体的印象。
(二)文化意境。汉民族的写作美学一贯追求那种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高度和谐、融为一体的浑然之美,因而人们常常将景物的内在意蕴依附于其外在的表象之上,使具
体的景象获得抽象的人格与情感.做到情景相融、意境相谐。
从英语写作审美角度看,汉语渲染的这些意象显得过于笼统含糊。西方传统哲学在主客观的物象关系上主张“主客分离”,更多的强调模仿和再现,在描绘外界自然美时,总是“站在自然之外”去欣赏自然之美,语言表达客观现实,景物刻画自观明了[7]。
鉴于旅游资料英译的最终目的,译者应该把自己放在英语旅游资料读者的位置上,根据译文的功能即信息、吸引和劝说功能来决定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必须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充分考虑中英文旅游资料的差异,迎合目的读者一的审美习惯,最大程度地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同时,因为中国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翻译者还应该努力把原文中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传达到译文中去,实现其文化传达者的使命,以期满足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理,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中文旅游文本英译策略
(一)增补法
增补法是指为了使外国游客更好的理解某些字,词,名而增加一些相关资料,对旅游资料中的一些人名,地名,朝代,历史事件以及典故等做出背景资料的增加和说明。
例1:
原句:秦始皇陵是秦朝第一个皇帝花三十多年时间才为自己建立成的一个壮伟的陵墓,一起陪葬的兵马俑共有八千多个[8]。
译句:Qin Shi Huang, the first emperor in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221 B.C, whose Mausoleum is a great tomb which he spent over 30 years building for him self, with about 8,000 life-size terra-cotta soldiers and horses buried here to protect the emperor after his death.
原文中的秦始皇对中国游客来说耳熟能详,没有必要做过多的解释,而外国游客则对他的身份不甚了解,译文中用the first emperor in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221 B.C来补充说明了秦始皇的身份.
例2:
原句:元宵节那天,大红灯笼高高挂。
译文:“During the Yuanxiao Festival, also called Lantern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red lantern(lantern Festival exhibition began in the Han Dynasty, about 2,000 years ago, some people believe its origin to be related to Buddhism) can be seen everywhere.”
这份旅游资料中对“元宵节”和“灯笼”的补充解释,便于外国游客对元宵节有个较为透彻的了解。
(二)改译法
一方面,把中国古代的纪年、古地名、古官职等,改写成公历、现地名及现职务,并补充信息,方便外国游客了解我国的历史;另一方面,面对旅游文本中的诗词楹联,不必按照翻译诗歌的标准去翻译,只译出意味,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即可。例如:宋代诗人苏东坡用“浓妆淡抹总相宜”来赞誉西湖。
译文:The West Lake was compared Su Dongpo, a celebrated poet of the Song Dynasty(A.D.
960-1121), to a beauty "who is always charming in either light or heavy makeup.”
由于译者创造性地补充了信息,外国游客读了这描述性的译文,看了该景点介绍的彩色图片后,也就心领神会了。
(三)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借用目的语中相似的表达式和形象来翻译源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表达式和形象,以此缩短文化差距,拉近文化距离。有些学者称这种翻译方法为“文化替代”,在找不到文化对应词的时候,有时候使用目的语中同类的典故、成语、委婉语等替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1:
原句:故宫耗时14年,整个工程于1420年结束。
译句: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 took 14 years and was finished in 1420, 14 years before Shakespeare was born..[8]
译者将1420年和西方人所熟悉的莎士比业的出生年进行类比,通过这种方式,译者成功地将陌生的中国历史年份转化为国外读者所熟悉的历史时间,缩短了文化距离,使得文化交流更为成功有效。
例2:
原句: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宁夏自治区中心,从明清以来,它就是伊斯兰教在西北部的居住地和传播中心。
译句:Honored as a smaller Mecca, Yinchuan, the capital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located in central Ningxia Province.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Yinchuan has been a place for Moslems to live and a center of Islamic education in the Northwest.[9]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也是世界伊斯兰教教徒的精神中心。将银川与麦加进行类比,使目的语读者一能够清晰地意识到银川在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地位。
五、结语
创造性叛逆是翻译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也是一种翻译策略。我们既应该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关注创造性叛逆现象,也应该在翻译实践中学会自觉地、适当地运用创造性叛逆策略。在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旅游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功能翻译理论和旅游文本功能的实现必然导致创造性叛逆现象的出现。相反,译者为实现旅游的功能,也必须对原作进行创造性叛逆,从而更好地诠释了功能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李天元. 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4.
[2]黄四宏. 被遗忘了的创造性叛逆——文学翻译中译文读者和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 (3): 105-108.
[3]埃斯卡皮. 文学社会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7:137.
[4]谢天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M]. 青岛: 青岛出报社. 2003.
[5]梁乐园.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广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 怀化学院学报,2007, (10): 104-106.
[6]仲伟合,钟钰.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1999, (3): 47-49.
[7]周晴琳,李欣.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陕西旅游英语翻译[J]. 社科纵横, 2008, (3): 298-299.
[8]隋荣谊. 汉英翻译新教程[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20.
[9]柯细香.浅谈skopostheory与旅游资料的英译[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 , (4):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