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

2009-10-24 05:49郑天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郑天明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不仅是大学生必备的知识和能力,也成为用人单位招考人才时的基本指标。因此,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等专业人才,是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分析当前中国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特征、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入手,探讨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免修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3-005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3.029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差异问题。

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入大学之前已经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知识,甚至一部分学生已经较长时间使用过计算机,并且操作比较熟练。由于生源和家庭条件所限,还有少部分并未接触过计算机,那些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却感觉计算机深奥难懂,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这些差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以至于基础好的学生对所讲内容已经了解,缺乏学习兴趣,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与基础好的学生的比较下有自暴自弃的倾向,学习兴趣也不是很高。另外,由于学生的专业不同,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也存在明显不同。

(二)教学资源的配置和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近年来,大规模扩招给教学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尤其体现在公共基础课上,学生大幅增加,但软、硬件教学资源的增加幅度并不明显,因而应付大规模扩招的办法是上大课。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大屏幕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这种方式确实适合于计算机课程教学,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多数学生高中时期没有接触这种教学方法,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内容作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太快,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留给学生的印象较浅,容易遗忘;学习过程仍然以听讲为主,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如果没有适合的配套教材和充足的上机实习机会,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上机实践时,由于学生过多,导致每个实验老师负责的学生过多,造成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

(三)传统教学方式亟待改革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课外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大部分学生受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影响,养成了对教师依赖性太强的不良习惯,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大学里自主式的学习方式。另外,一般高校开设的公共计算机课都很少,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节拍,经常出现学后面,忘前面的现象。

(四)考核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的考核方法基本能够测试出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考核方法为上机(占70%)+平时(占30%)。但是,这种以上机为主的考试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对课堂知识掌握很好的学生由于对上机考试系统的不熟练,未能将所做结果准确的传到服务器上。同时,会造成学生只重视实践而脱离理论。

二、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分专业、分层次教学

针对不同专业,采用分专业选授不同课程的方法进行教学。针对理工类、经济类及文科类学生的差异,应进一步进行细化分类,为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不同课程,充分体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做到以人为本。针对入学新生起点不同的现状,采用分级授课的形式进行分层次教学。还可增加免修层次,即开课前首先进行免修考试,通过免修考试的学生则可以免修该课程。同时,为取得免修资格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上机时间,使这部分学生可以利用上机、上网学习的条件,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应用能力。这样,既充分调动了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又使得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教学、辅导那些需要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

(二)提前向学生公布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将教学内容划分成模块后,讲授本模块知识之前将学习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告之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习要求,以便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讲授完成之后再将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所要完成的任务在实践之前再次通告学生,然后根据任务引导方式,自觉主动学习,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三)开展网上教学,构建自主学习平台

计算机基础课知识点多,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弥补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不足,可以逐步搭建网络化教学平台。网络化教学平台是在校园网的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为学员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提供更广泛的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网络化教学是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为学生及教师提供诸如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教学文件、电子版参考资料及习题库等多种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将信息技术融合于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一个同步或异步交流的平合。

(四)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精讲”,着重讲清楚重点和难点;为了巩固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在保证实验学时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科学地安排实验时间,实验与理论进度同步,每个实验都要在学习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之后进行,让学生在实验中达到“多练”的目的。实验课中,最好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前教师应根据实验内容布置一些任务,然后要求学生上机完成。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的能力。

(五)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实验考核力度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视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可以在考核方式中加大实践方面的考核力度,以提交大作业与传统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作为主要考核方式。并且,进一步完善上机考试系统,使考试成绩能够真正反应学生实际水平。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讲,从中学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大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讲,考试就是指挥棒,你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

(六)与时俱进,培养社会真正需要人才

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是每个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造成就业形式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教学内容上没有及时的调整,对市场的灵活多变不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而使学生“毕业即失业”,一方面,我们的学生面临毕业工作难找而背负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因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发愁。所以,应该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了解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应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做好师资储备工作。

结束语: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既是文化基础教育,又是人才素质教育,更是应用能力教育。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事业,要始终保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和教书育人的宗旨,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不合理的环节,大胆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施俊,宗琦.大学生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6,(2).

[2]郭俐,肖祥慧.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洪汝渝.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