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群
【摘要】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人格塑造,强调教师的导的作用和导的艺术。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其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然而,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管教于一身。繁忙中,往往忽视了语言性暗示对学生产生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辅导员;非语言暗示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3-001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3.009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所谓“非语言性暗示”即教师通过非语言手段(动作手势姿态表情)对学生施以不自觉的、强制性的影响的现象。这种暗示源于教师自身品德修养、学识水平、人格精神和教育教学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是教师个人教养的自然流露。它比有声语言更有感染力,也更容易被别人接受。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最直接的德育工作者,与学生接触最多,非语言性的暗示作用最直接,影响力最强。积极的非语言性暗示,将提升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威信和信任度,产生较强的凝聚力,使辅导员的工作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惠及学生一生。消极的暗示,将使班主任在讲台上的“谆谆教诲”变得空洞无效,辅导员威信扫地。积极的非语言性暗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导员人格魅力的暗示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魅力则是指能吸引人的力量。作为辅导员,其完美的人格能征服学生,赢得学生、社会的敬重和信赖,能向学生暗示做人的准则。学生喜欢他的辅导员,班集体的吸引力就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
辅导员的品德修养是其思想境界、师德修养、知识素养的综合反应,是辅导员人格魅力的体现,也是辅导员工作能否有威信,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况认为:君子“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何谓君子呢?君子就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教师应该是君子。
寿镜吾先生被鲁讯称之为知识渊博、行为方正的先生,鲁迅十分敬重他。在鲁迅的一生的为人处事中不难看出他受到了寿镜吾先生人格的极大影响。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常常看到,那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老领导对学生思想工作,得心应手,行之有效。可见,名望是否重,威信是否高,说服力是否大,是否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决定于品德是否有修养。
因此,要把学生工作做好,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加强师德修养,在学生中树立自己良好的为人师表的形象,只有“恭德慎行”,才能为人师范。
二、辅导员真诚爱心的暗示
(一)体现在辅导员对事业的爱
担任辅导员的工作,很辛苦,压力也很大。辅导员爱事业,就能全心投入,想方设法做好工作。而辅导员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必将影响学生对集体的态度,对公益活动的态度,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的态度。一位对事业有执着追求的辅导员的感召力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
(二)还体现在爱学生
如果教育活动中缺乏“爱”,这种教育就变得专横,教育者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扮演“刽子手”的角色,许多优秀人才就可能泯灭在萌芽状态中。陶行之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而情感是人们互相沟通的纽带。
(三)古人所谓“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就是说:教育要用言谈讲论来感化对方,感化要用精神情感来感染对方
现代教育心理学也很强调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只有爱学生,才会公平的对待学生,才会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才能暗示学生:做人要有爱心,要能善解人意。“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只要辅导员有心,有一份爱心,有一份责任感,他们一定会不断进步。”
(四)辅导员的行为习惯及态势言语的暗示
在学校里,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佩戴校徽,但往往学生没佩戴有人检查而老师就无所谓是否佩戴校徽。于是学生就会说不公平了:为什么老师可以,我们不能呢?
如果老师讲的与做的不一致,老师站在讲台上做的思想工作学校制定的纪律要求,在老师的行为中得到否定,不仅教育无效,更为严重的是将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辅导员积极的行为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学生刚进入时,自我约束力不强,老是忘记班级的规定,随意性很强。譬如说:明明规定不准乱丢纸屑和吐痰,无论你怎样三番五次的讲道理,甚至采用惩罚的手段,学生就是不能将爱护环境当成自己的自觉行为。于是我就用自己保护卫生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在宿舍楼走廊里,我看见了纸屑就弯腰捡起来,卫生角脏,我就默默的整理干净。一次、两次、……,第一个意识到的是年级干部和班委,慢慢也开始捡纸屑,开始主动和我一起打扫卫生角。渐渐的,再没有人视而不见,同学们良好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三、辅导员神态的暗示
辅导员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长,其行为必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行为举止得到巩固和强化。而学生由于活动空间主要在学校、在班级,他们接受这些暗示是无选择的,是不知不觉的。辅导员注重了自己的积极的行为暗示作用,必然回“虑善以动”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只有以身作则的辅导员才会得到学生的信服。
辅导员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甚至与学生交谈的姿势,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称之为“态势语言”。在许多情形下,其代替性能比有声语言表达出更加强烈的信息。比如:向学生点头微笑、拍拍学生的肩部都有喜欢赞许的意思。学生能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赞扬、喜欢、鼓励,从而更有信心。如果辅导员总是扳着面孔对学生,日积月累,就会压印学生健康个性和智慧的发展;如果辅导员总是唠唠叨叨,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引起学生生厌。其实,对学生的某种行为表示不满时,只要沉默地向他直视一眼,往往比唠叨许多有用的多。
有一个女学生从外省考入我校,刚入学时,家长开始很担心她能否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但是,这个女孩却积极地投入到集体当中,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上进心强,特别爱学习,进步很快。家长十分高兴地问她为什么能这样,她说:“家乡的老师很严肃,这里的辅导员和蔼可亲,很好相处,而且可以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四、辅导员风度仪表的暗示
大学生追“星”。“星”们的发型、服装、首饰等都成了他们追逐的内容。男生留长发、女生戴耳环,他们穿有些“前卫”的服装。总之,他们只想象他们心目中的那颗“星”。
仪表,是一个人内心的展示。老成持重的仪表,显得守旧,学生与老师的心的距离自然会谨慎些;花枝招展的仪表,显得轻浮,给学生以虚荣心的暗示;不修边幅的仪表,学生也容易不拘小节,不文明的言行发生率相对高些。衣着整洁大方、仪表庄重、不失身份地追求时尚,合适地展示自己的文化层次、审美层次的辅导员,必然能暗示学生:只有当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一致,才是时尚,才是美。
总之,非言语暗示是多渠道的。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是发送信息的渠道。因此,非言语暗示是多信息、多渠道的,它对有声言语有重复、强调、代替、补充等作用,有时比有声言语影响更大。
教育是一切艺术中最渊博、最复杂、最高和最充分的艺术。教育者的教育场地不仅在讲台,更多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在接人待物中,在每一细微之处。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模仿着,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影响最大,其人格精神也如春雨一般无声的滋润着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辅导员也应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德行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与学生一道成长。
参考文献:
[1]廖海华. 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困惑与思考[J] . 中国成人教育,2007 , (12) :75 - 76.
[2]雷鹰, 彭猛奇. 浅谈全面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 (9) : 75 ,76,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