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艳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传授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宣传假大空的套话,进行机械式的灌输,教学效果不理想。那么如何营造快乐课堂?
一、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
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每天都要上课,如何搜集这么多的快乐素材呢?这就需要平时多多积累。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的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
二、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大胆地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
三、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1.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要使学生身临其境,以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快乐的教学情境:我宣布今天要搞一次公关礼仪大赛,根据参赛同学的表现,授予公关小姐和公关先生的称号,很多同学听到比赛规则后跃跃欲试。就这样整堂课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学生在快乐中学到许多有关礼仪的知识,也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比一个人声嘶力竭说教式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2.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很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
四、“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以下条件
1.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正确引导不能导好课堂中的“快乐”气氛,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无法把持。结果,每个人“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课堂思路基本没有按照我们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
2.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比如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快乐的教学法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师是极大的挑战和否定,只有高素质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教师才有资格、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滦县九百户学区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