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吉斌
英语新课改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语言运用
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若继续沿用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语法教学、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调动不起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充分达到教学任务。很多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大部分使用汉语组织教学,这对英语学习极为不利。马克思学外语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学好一门外语,必须达到完全忘记本族语言的程度,那样才会达到最佳的外语学习效果。因此,老师应从第一堂课起用英语授课,少迁就学生,使学生慢慢地养成“借助情景理解英语”的习惯。这样就能为学生创造一种浓厚的英语氛围,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用英语思维,这就有效地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真实的语言情景。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在如何使学生乐于学习、自己如何吃透教材、深刻理解英语课的性质和特点,想方设法创造乐于学习的语言环境上做“文章”。
1.采用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状态中开启“自动学习”的心扉。在教学中可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和电脑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同时将嗅觉、视觉、听觉一起参与感知,将实物与英语联系起来,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后便很快记住了句型和生词。
2.采用情景教学,创设良好气氛。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使用情景教学法,以听说训练为主导,以课本教学为依托,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紧扣教材内容,使教学活动尽可能置于语言情景中去进行,使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运用能力处于最佳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联想、综合,充分运用任务性教学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助于清楚地把所要教的单词、短语建立直接的联系,有利于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避免不必要的翻译。中学生活泼好学,模仿能力强,对具体形象的内容较易接受,但他们的注意力分散,自制力较弱。若采用这种方式,就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也使他们把生动的、直观的形象与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教师可让三个高矮不一的学生Tom,Jack,Bin站列黑板前。学生们很明显地看到Tom最高,Jack次之,Bin最矮。这样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出:Tom is taller than Jake.老师再简单地发问:Who is the tallest(shortest)of the three?学生会自然的回答:Tom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Bin is the shortest of the three.
三、运用交际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英语,而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语言交际的环境和场所。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常用、最有效、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交际能力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和提供情景操练的机会,尽可能地将真实生活搬进课堂,注意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的环境。同时还注意到交际是双向性的,是说者和听者双向交流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地位是不断发生变化、互相转换的。创造课外英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老师课外带头说,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学生,我总会用最简单的语句打招呼:“Hi! boy, How are you?”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和我招呼,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另外将教师问、学生答的Free talk模式改为放手让学生互相问答、自由对话。如先由值日生开始提问,然后接龙式的既答又问,一个一个进行下去。发问的学生可以随意挑选对象提任何问题。这样听者、说者位置频频交换,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接受和传递信息的状态之中。这种训练不仅要求学生准备好自己将表达的内容,更要根据对方的内容进行即席发言,主动吸收和理解对方的思想,尽快组织新的语言并表达出来。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另外,引进戏剧表演,丰富课堂内容。为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同时也突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在教对话时我有意识将其排成小短剧,并配以简单的道具,创设出一定的语言环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让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语言实践机会,提高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表演积极认真,评委们全神贯注,凝神观看,不时发出笑声。这种练习不但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听说训练,注重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兴趣,能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玉门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