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2009-10-22 08:13李晓文赖章敏
科教导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模式农村

李晓文 赖章敏 刘 民

摘 要 本文根据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的实践经验,指出:实现政府、学校与学生“三赢”是出发点,前期调研是立足点,教育教学模式是关键点,建立良性反馈机制是创新点。

关键词 农村 医学人才 订单式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订单式”培养是近年来在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农村对医疗卫生人才的迫切需求,帮助医学生更好地就业,最近几年在一些医学院校也实行了医学人才的“订单式”培养。2006年开始,赣南医学院分三年为赣州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三年制订单式临床医大专生,每年招收100名,招收方向为全科医学、超声医学两个方向。此项工作是赣南医学院与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为赣州市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所进行的创新工作之一。

本文根据三年来对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的实践与经验,提出几点思考,旨在使整个“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愈加完善。

1实现政府、学校与学生“三赢”是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出发点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为基层医疗体系输送大量医学人才,构建健全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同时又解决了如今“就业难”的问题。实现学生、学校与政府的“三赢”是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的出发点。

1.1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了政府的“赢”

农村医学人才的匮乏一直是制约基层医疗的服务体系健全的瓶颈。培养一支高素质、吃苦耐劳并能胜任基层医疗工作的人才队伍在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对于稳定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都将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1.2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的“赢”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医学高等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医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满足了社会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也带来了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向也必然随之下移。特别是医学生,更应该把就业目标定位在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广阔的农村,以实现医学教育的基本目标。通过“订单式”培养,医学生与基层卫生局签订就业协议,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现了医学生的“赢”。

1.3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的“赢”

一方面,它充分发挥了医学院校服务地方经济与医疗的职能,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它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为确保订单生的质量,府校双方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投入相应的人、财、物,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作为必要的支撑,以期达到其需求的教育目标,同时政府还可通过对困难学生资助、设立奖学金等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

2做好前期调研是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立足点

前期深入调研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通过调研,可深入了解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数量,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提供切实有效的根据。

2.1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来源于深入调研

通过对赣州市下属的312家卫生院的人才结构进行的调研显示,赣州市农村医疗人才队伍学历较低、高职称人员少,卫技人员比重过大,易降低农民对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的信任度,是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订单生入学前,赣南医学院依据生源情况和医学大专生的培养目标,并充分考虑订单生的培养要求,认真制定了订单生的培养方案,对其专业设置、教育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实践训练、考评方式等都做了具体安排;订单生入学后,赣南医学院为他们编订了专门的行政班,遴选辅导员,从严要求,规范管理,要求一定要确保订单式的培养质量。

2.2 确定订单,明确职责来源于深入调研

订单的确定是订单式培养的重要一环,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是订单的单位,一是订单的数量。在确定订单时我们要着眼于订单式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确定订单后就要签订协议,规定多方的权利义务,作为订单式培养的法律保障。学校职责主要是进行课程设置,组织教学及管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府责任主要是为学校提供必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提供就业保障等义务;订单生除了在校认真学习理论和医学技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保证顺利毕业外,还必须与基层医疗单位签订至少8年的就业协议,必须在农村服务8年以上。

3 教育教学是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关键点

教育教学作为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的中心环节,直接影响到订单生培养的质量,因此教育教学是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3.1围绕订单协议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订单班组建后,学校主动牵头卫生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教育教学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育教学。

(1)对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分解与组合,设计可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对课程结构、比例权重、内容衔接等方面进行认真推敲,力争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相统一。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40%以上。(下转第30页)(上接第20页)

(2)革新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方面较之传统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其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改变学生陈旧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3)引导“订单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导学生在自己现有学业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智慧以及性格;找出自己的特点,明确自己的优势,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4)加强对订单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出“留得住”的农村医学人才,加强对“订单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加强对订单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成为愿为农村医疗卫生贡献的人才。

3.2由府校共建质量监控与评价考核体系,保证培养质量

首先,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活动,加强和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并收到明显效果。主要有: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其次,学校与卫生局制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根据“订单”所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制定评价方案,由学校和卫生局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估。由于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自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不同,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评价考核要分时段逐步进行,以便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保证人才培养符合学校与基层医院的要求。

4 建立良性反馈机制是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为了给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输送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对毕业后的“订单生”实行跟踪服务,通过信息反馈形成良性的反馈机制,确保订单生真正符合当地医疗卫生建设的目标。因此,良性的反馈机制是整个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建立良性反馈机制,必须对订单生进行跟踪调查与服务,建立个人档案。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订单生就业后的工作情况;并及时和用人单位沟通,听取他们的真知灼见,总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败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毕业生就业后在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是否存在不足。如有缺陷,及时调整在校生的培养方案,以促进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良性循环发展。

本文系2007年度江西省卫生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医学院校为农村‘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应用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赣卫科教字[2007]18号)(课题编号:200740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 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

[3] 朱文琴,杨东平.临床医学专科订单式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

[4] 黄伟,龚助,张洁欣,等.中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7.09(20):21-23.

猜你喜欢
订单式培养模式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航运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