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战胜心理挫折的有效途径

2009-10-22 08:13姜海燕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战胜挫折笔者

姜海燕

从心理学上讲,心理挫折是指人在通向某个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干扰而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愤怒或沮丧失常的情绪状态。因此,教师应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以战胜心理挫折。

作为人民教师,要培养学生战胜心理的挫折,形成优良的意志品格,其途径主要有三条:

一、分层多向指导——战胜心理挫折的重要途径

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由于所处环境不同,阅历不同,个性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均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心理挫折。这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不同层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心理指导,以促进其心理健康。

1.对优秀学生采用“看、问、导”的方法。“看”,即认真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问”即询问,耐心寻找原因;“导”即疏导,讲清道理,帮助其战胜心理挫折。

例如,笔者班上有一名优秀生近来心事重重,上课不爱举手,下课也不愿与同学玩耍,经常呆坐苦想,学习成绩也有些下降。了解到这一情况,笔者决定在午休期间,当教室无人时找他谈一谈,最终了解到他近来的情绪低落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单元测试没有考好,离他的期望值很远;二是父母感情不和,正闹离婚,他每天都要面对无数次父母的质问:“跟我还是跟他(她)?”这双重打击在他看来如天塌下来一般。他只觉得自己多余,既不能取得好成绩来回报老师的艰辛,又不能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中,因此选择了封闭自己。此外,又因性格内向而无人诉说,在心理上形成了阴影。对此,笔者就针对其个性特点及优秀生自尊心强等共性,决定分步骤解决其心理问题,帮助他克服心理挫折。先对他讲清每个人都不是“常胜将军”,更不是“全才生”,以缓解其心理压力;而后又分别找其父母交流,发现其感情尚在,便多次反复做工作,使他们也正视自己的责任,并尝试宽容对方,从而使家庭恢复了往日的欢乐;最后给他指出其心理弱点是什么,应怎样改正。基于前两步工作到位,学生能真正地认识自己的不足,能主动与老师沟通,逐渐走出了心理误区,重新回到了努力学习、愉快生活的状态中。

2.对差生采用“拉、帮、扶”的方法。“拉”即对学生给予赞扬,并提出希望他们所达到的目标,使其树立自信心;“帮”即从各方面进行帮助,使其感受到温暖;“扶”即扶植学生达到下一个目标,从而推动学生由被动变主动,逐渐形成心理成长的良性循环。

例如,笔者班的一名女同学,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年迈的姥爷、多病的姥姥生活。由于生活困窘,她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觉得什么都比不上人家,做事畏首畏尾,说话细声细语,每天都低头走路和学习,也不爱与同学交住,学习成绩很不好。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首先决定拉她一把,对她的一小点进步都会动情地加以赞扬:今天作业干净了;这次做题只错了两道;这节课主动发言了;今天脸洗干净了……慢慢的,她的自尊心、自信心树立起来了,脸上也有了笑容,能抬头看人、做事了。接下来,笔者又在家访中帮了她一把:经济上赞助笔、本,将该减免的费用减免;生活上赠衣物,有病去探望;又让其他同学主动与之交朋友,并在她生日当天为她准备精美的礼物。在精神上,让其他同学多夸夸她。渐渐的,她的笑声多了,说话声也大起来了。望着现在的她,笔者深知还有最艰难的下一步——“扶”。如何在进步的基础上再让她有一个更大的飞跃呢?最终,笔者与她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这计划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列出了多个阶段性目标,笔者则从旁监督、指导。现在,她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目标,且变成了一个爱学、上进的学生。

3.中间学生采取“讲、活、提”的方法。“讲”即讲清道理,讲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活”即激活学生思维,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提”即提高应变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间学生占了较大的比例,他们听话,学习刻苦,能一丝不苟地做事,但缺少灵活性,缺少质疑性,遇事依赖性强,学习不讲究方法,致使学习效果与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针对这些情况,笔者首先讲清学生要重视用脑卫生,要积极锻炼身体,做到生活有规律的道理;讲一讲劳逸结合的关系,并举例让学生明白:人的大脑就像弹簧一样,只有在弹性限度内才可能恢复原状;人也一样,大脑活动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有赖于大脑健康。然后再讲学习方法,以激发学生的体内潜能,使之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注意学习过程,而不能把分数看得过重,这样学生就减轻了心理压力。最后,要将学生的“活”与学习的“质”相连,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依赖别人而压抑自己的不良习惯,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进而学会正确对待困难,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尊、自强的品格,并具有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乐观开朗的性格。

二、学校、家庭携手教育——战胜心理挫折的有效途径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受家庭狭隘的价值观和陈旧的人才观影响,片面追求升学。升学目标取代了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使学生在分数面前屡屡碰壁,乃至伤害身心,致使创造精神、创新能力退化,生存能力减弱。

学校和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把孩子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人,要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声音,使他们懂得个体的社会性,从而增强独立成长的体验,培养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如让孩子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培养孩子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以提高他们的抗心理挫折能力,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

三、教学渗透——战胜心理挫折的必要途径

人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实施教书育人的主阵地。笔者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养成予以引导和认识,使其能从中学会克服心理挫折的方法,由此形成健康的心理。

例如,针对独生子女意志品质弱,遇事退缩,不敢克服困难,怕苦、怕累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加上父母期望值偏高,学生思想负担重,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下被动学习,一点挫折就会使其承受不起,造成心理崩溃或产生逆反心理的特点,笔者在讲授《列宁是这样学习的》和《锻炼自己的意志》这两篇课文时,注重发挥教学的有利条件,将情感因素注入其中。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时而充满激情地讲解,时而又满怀深情地朗读,时而有疑问,时而有感叹……学生通过感性理解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形成了正确思想,自觉自愿地被列宁克服害怕心理、时刻锻炼自己意志的精神所感染,从而主动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并由此形成了健康心理。一个调皮的学生学后谈感想:“以前我总也管不住自己,爱打架,别人一问,就说不是故意的,实质是为自己开脱。现在,想到列宁冒着生命危险锻炼自己的意志,我也应锻炼自己,克服爱打架这一缺点,一定要向列宁学习,彻底改掉自己的毛病。”

再如,计算马虎、不认真的学生,通过“高斯的事迹”介绍,通过练习“1+2+……99+100”的和是多少的数学题,使学生产生兴趣。通过对“小数点的遭遇”这一数学童话剧的编排,使学生认识到做事不认真的后果……总之,要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使之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从而自如地走向明天。

猜你喜欢
战胜挫折笔者
佩希施泰因:战胜“岁月”
Holism in Education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挫折
机器人能战胜人类吗
终身不遇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
我战胜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