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多媒体“误”语文

2009-10-21 06:38宁宏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7期
关键词:语感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宁宏伟

多媒体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绝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多媒体的运用要做到适时、适度、适量,真正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起来。笔者根据自身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点应用误区。

● 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已成事实,这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创造了便利条件。但语文多媒体课件中图片、音乐素材的“多”和“滥”容易掩盖语文固有的学科特点,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适得其反。那种无视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盲目开发、无限制地扩大课堂容量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其实,语文教学无论借助任何手段,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课文上。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选择运用。比如,朗读训练可以选用声音媒体;教读文学作品时,可适当放映有关影像。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要恰当控制教学容量、密度与节奏,要以有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为前提,应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而不仅是容量。

● 忽视对语言的品味

学习语文要注重吸收和积累语言、积淀语感。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但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知觉中积淀着思考。连接两者的则是学生自身的品味和涵泳。但这是学生对语言本身的领悟与体味的过程。如果把教材中的文字用太多的声像材料取代,就难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笔者曾观摩过一节《春》的多媒体教学公开课。课文中的语言材料变成了直观的画面,学生对这篇散文的语言几乎没有感性认识,更谈不上对诸如“偷偷”、“钻”、“软绵绵”、“赶趟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等词语的体味与涵泳。这与语文课的教学宗旨是相违背的。

事实上,多媒体应让学生充分进行读书、思考,甚至产生“愤悱”之情。在学生思维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再呈现多媒体,才能使学生豁然开朗,才能使课堂教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就是说,多媒体的使用应该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以多媒体的演示代替学生活动;抓住感情需求的时机,作为人文性极强的语文学科,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最适宜产生情感共鸣的环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根据课文内容,因文而宜,抓住语言训练时机,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 淡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师生交流与讨论都在声、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观赏者,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游离到学习活动之外了。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在情感流动的情况下促进“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原则的落实。从课堂构成者的关系来看,不外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这种交流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人机交流是单向的,且缺乏能动的情感。因此,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在情感流动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以多媒体的使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及师生与文本的交流,人机交流不能取代人与人的交流。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作为“人”的因素参与课堂,其主动性是任何机器不能代替的。所以,应让多媒体充满人文色彩,帮助学生展现思维、情感变化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猜你喜欢
语感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