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玉国 张连明
《中国教育报》曾刊登过文章《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引起了山东省淄博市张店第七中(简称张店七中)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关注,文中提到的这把“剑”,正是曾使张店七中的校领导们苦苦思索,期待在新时期德育的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的利器——利用“七中网校”(现已更名为“建桥学习网”)打造七中德育的新平台,也正是这一超前的教育思想,给七中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神奇的博客圈
【学校导向】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关心人、教育人、发展人。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要求,拓宽德育空间,搭设育人平台,建立“张店七中、建桥实验学校德育博客圈”,引导班主任开展德育科研。全方位、多渠道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精神风貌。
进入张店七中的德育网络平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我们的教育对象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张店七中的每一位教职工正是这样,将自己看作一位园丁,将自己全部的爱心倾注到了这一片片肥沃的土地上。如果你进入今天的“建桥学习网”,定会被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师生交流的书信所吸引,它们是用爱心浇灌的生命之花、理想之花。如今,建桥学习网德育平台已是满园春色,百花齐放了。让我们信步走进教师的博客吧!
记得周一开完班会后,我就离开教室去参加另一个会议了,等回到办公室怎么也想不起我的水杯放在了何处,急啊!正不知所措时,接到我们班姜良杰同学的电话:“老师,放学后,我发现你的水杯随意放在一张桌子上。我就把它送到您的办公室,可是没人。这不,我把您的水杯拿回家了。请您放心,明早我给您带去。”听后,有一阵暖流传遍全身,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和幸福!
周二的上午,真是太忙了,虽然很渴,但是实在没时间去冲水,只是远远的瞟了一眼放在离饮水机最近的窗台上的水杯。心里在想,如果有一杯泡好的热茶该有多好。
下午,太渴了,就拿起杯子准备接口凉的纯净水喝。突然,感觉杯子似乎是热的,也很沉。心想,“难道昨天的茶水还没倒”。打开杯盖,刚要倾倒,却看到缕缕热气升出,闻到丝丝的茶香沁人心脾,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是一杯刚冲好不久的茶水。我轻轻呷了一口,清香宜人,耐人寻味。
……
我明白,这是我的学生亲手给我泡制的一杯清茶,这里面蕴含着多少学子的情和对老师的爱!
这一件件发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小事情”却被张店七中细心的教师们当做最真实、最贴切、最直接的德育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和运用,让这些资源价值最优化。针对这一资源,学校号召教师写教育博客、教育叙事,短短的5年时间,已有70多位教师写过300多篇的教育叙事,其中的37篇在全国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有位教师一写就是74封信,从初一一直写到初三,他就是王蓬勃老师。每一封信都是针对性强、趣味性浓、情真意切、用心书写的德育内容,怎会不教育、影响学生呢?张店七中像这样的老师还有许多,他们的每一篇书信都有着神奇的魔力,其中徐丽、曹娟等一大批老师的博客已经成为学校的窗口,成为学校德育的案例库。这一个个鲜活案例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收获孩子们的真情:
因为有他,我们所以成班;因为有他,我们所以成长;更是因为有他,我们所以成熟……
—— 题记
王蓬勃老师在我们七班的学子心目当中,绝对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
每次的班级活动,王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都是十分的严格,原则上是不允许任何人请假的。每一次要是有哪位同学敢迟到甚至不到,第二天见面之后老师第一个就饶不了他。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严格,我们在生活中也才能像王老师要求我们一样,严格要求自己。
记得从初一到初二的拔河比赛,我们总是第二,弄得我们自己都为这个“千年老二”感到愤愤不平。终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初三上学期的角逐中第一次登上了冠军的宝座!
……
王老师常常说:“我是你们的老师,但同时也是你们的朋友,并且希望一直是朋友!”我们又何尝不是呢?王老师说,他希望我们恨他,因为这样的话,分别时可能会好受些。但他又哪里知道,没有深刻的感情和爱恋,有何来的恨意呀?
“爱护、尊重、理解”在这个平台体现得最为突出,因为这是育人的前提和首务,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对受教育者给予承认、尊重、理解和关爱。强调一切教育应该“以爱为出发点”,而这种爱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有人说:“德育的养成就是一种心心相印的双边活动,只要给予学生真心的爱,学生就不会拒绝教育和帮助。”博客上的这一篇篇神奇的教育叙事和书信往来,拉近了师生心灵间的距离,构成了一个具有神奇“磁场”的德育平台。
我的班级我的家
【学校导向】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制定出“班训、班风、班规”、争创班级特色、开展争创“文明示范班”、“文明班”活动。对文明礼仪、课间秩序、大型集会等方面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让良好班级环境的形成促进学生主体美与环境美的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一个健康向上、富有朝气、全面发展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双边活动的组织形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它既不是学生个体的简单组合,也不是班主任一道命令,或凭借自己的一番热情,轻松建立起来的。而是借助一种特殊凝聚力形成的群体。班级是一个全班师生荣辱与共的家。请看看下面这个家庭的全家福吧!
建桥2班,天高云淡;50名同学,50只大雁。梳翅添羽,引颈待鸣;冲天一飞,雁阵留影。
——班级目标
王者之路,建桥开始。李家倩茹,领班授衔。丁然领队,秩序井然。邹姓欣霖,孔孟为邻。古有寇准,今有姚准。今日文君,才华超群。齐天大圣,佐天佑地。数学王宫,姗珊领先。李森好问,智慧无边。温文凯钊,郭靖风度。清风徐来,品高兆良。荆斌立志,文武齐展。婉秋为文,诗情并茂。姚家才俊,独树一帜。张女好学,凯迪争先。洁白无瑕,成绩斐然。好胜争强,雅婷不让。田田煜荷,展露尖角。雨后春笋,筠怡争高。和璞耀国,莹石化玉。
……
这是张店七中德育网络平台上“我的班级我的家”里面的一个班级成员名单。在这个“班级目标”里,每一句话寄托着一个希望,孕育着一个梦想。由于学校鼓励班主任老师创新教育形式,利用好德育平台上的“我的班级”的板块,创建成一个个特色鲜明,个性十足的家园。所以毕玉杰老师在开学之初,将班里学生的姓名、个性、特长和目标整合在一起,赠送给了每个学生八个字,并且连缀成了班级成员的名单。毕玉杰老师在当初绞尽脑汁写出这个名单的时候,完全没有预想到它的效果。请看看孩子们的回帖吧!
我的八个字是:“和璞耀国,莹石化玉”。所谓:“和”也就是指以前赵国的国宝和氏壁。对我来说,也就是希望我长大后能成为国家的人才。“璞”:也是美玉的意思。“耀国”有两个意思。一是: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让国家更为光彩;二是:因为我姓国,所以我的家也就简称“国家”,也是希望我能把我的家发扬光大。“莹石化玉”莹是我的名,是希望我能从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一块晶莹的美玉。总体意思就是说:通过我的努力能变成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照亮国家和我自己的家。
老师既然把这八个字送给我,我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经常把这八个字拿出来提醒自己。有了目标就要向终点跑去,只有从现在开始努力,为将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能实现我这个目标。老师,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她叫国莹,立志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下面是杨筠怡同学的跟帖,她坚定了当老师的志向。
老师给我们全班同学的名字分别用八个字予以概括。我的名字里有一个“筠”字,这个字是翠竹的意思。我这么小,还没长成“竹子”呢!老师便联想到了竹子还没长大的时候——春笋,我的八个字就是“雨后春笋、筠怡争高”了。
“雨后春笋”这个成语是指事物蓬勃涌现、节节攀升的意思,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那样。老师对我这样评价:“筠怡,你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定会事事争高的。”我也坚信,我有能力成为老师所期盼的好学生。
以前,我的理想一会儿是主持人、一会儿是老师。可自从老师给了我这八个字后,我拿定了主意:“长大后我要当一名教师!”我心里明白,虽然老师不会像主持人那样被亿万观众所瞩目,但老师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为社会培养出许许多多的知识青年;老师永远是公正的、是廉洁的、是高尚的,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要大喊一声:“老师比主持人更光荣!更精彩!”
……
老师:我把您给我的八个字“雨后春笋、筠怡争高”视为我的幸运符。我一定会努力向您指给我的方向冲去……
毋庸置疑,毕玉杰老师的这“八个字”让每一孩子体会到了“理想”的含义,甚至已经“充满生气勃勃的、激动无比的、深切的个人情感”,这就是在学校的德育平台上对这一教育思想充分诠释的典型事例。像这样的班级家庭,在张店七中、张店建桥实验学校(学校网校)有五十多个。
德育论坛明是非
【学校导向】积极搭建网络德育平台。引导班主任开展德育科研。定期举办网上德育工作论坛,就班级管理中的成功举措进行交流,对工作中遇到的教育难题开展研讨,提升班主任的管理理念,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能力。倡导班主任进行德育课题研究,关注班级管理的突出问题和焦点问题,树立问题及课题的研究意识。本着“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教育思想,努力让每个学生体验自信、成功,塑造健康独立的人格。
如今学生谈起网络,立刻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对“QQ”、“BBS”、“MSN”等如数家珍,侃侃而谈。随着“学生论坛”等网络交流形式的应运而生,怎样趋利避害,加强引导,将这把“双刃剑”变成德育教育的机遇,成为了张店七中苦心探究的问题。经过研究、探讨,张店七中发起了“争做网络文明使者”的大讨论活动,并在论坛上发表了“建桥学习网网络文明公约”,告诉学生应怎样上网、上哪些网、在哪里发表个人见解……学校还号召全体教师参与到这个讨论中来,“蹲下来”,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在论坛上构建了“绿色书吧”——“在线阅读”栏目。它是提供给学生的一个纯净的读书天地。“在线阅读”栏目里,收录了学校教师精选的上千本文质兼美的电子图书和有声读物,非常适合学生的阅读特点,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甚至一些原来不爱读书的、热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渐渐地被网站中丰富的内容吸引,对阅读也产生了兴趣。在“读书随笔”栏目中,学生把小练笔和读后感发表在交流区,经常会有很多学生和教师跟帖回应和评论,也会有一些家长参与交流。这就如同文章被发表了一样,让孩子体验到了读书、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也时常鼓励学生将习作发表在网上、上网络作文讲评课、指导学生互相学习、交流评议。每当看到自己的文章被设为“精华帖”或收到老师、伙伴们给自己发来的祝贺和鲜花,很多学生都能激动、兴奋好多天,参与读书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每到清明时节,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去烈士陵园祭扫。年年内容相同,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本是庄严肃穆的清明祭扫活动却容易流于形式。为此,学校利用“民族魂”网站,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祭扫”——缅怀英烈,激发爱国热情。活动过后,学生纷纷自发在论坛上发帖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充分体现了“网上祭扫”的教育实效性。“网上互赠电子贺卡”活动,倡导师生不送纸质贺卡,争当“环保小卫士”。当元旦、教师节等节日来临之际,师生都用E-mail互发电子贺卡表达祝福。学校还通过论坛组织德育活动,如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举办班级网页设计大赛,寓民族精神教育于活动中,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让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总之,进入网校的论坛,你会看到许多关于立志、拼搏、奋进、诚信、忠孝等内容的帖子。
一晃5年过去。“建桥学习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形到有形,成为了一道屏蔽不良信息的德育防火墙,塑造起了一座张店七中学子为人、立志、爱国、学法的德育殿堂,为张店七中的德育立下了“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