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

2009-10-15 08:42曾凡辉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曾凡辉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在数学教学中不妨奉行 “小课堂,大生活;小课堂,大社会(世界)”的理念,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新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因生活化而添彩.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化抽象的数字、图形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生活情境,达到“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数学中品生活”的境界呢?

一、提取生活信息,创设生活情景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落实“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实践证明,设计富有生活色彩而且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教学,一定会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使他们的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

爱画画几乎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天生就是一个小画家.一上课,就把孩子们带进图画乐园,让他们发挥其特长,展开丰富的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画,这岂能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和学生就在这一幅幅充满生趣、富有生活气息的图画中寻找新的发现、新的知识.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问:“今天天气真好,老师6∶00就起床了,你们呢?”学生畅所欲言(6∶00、6∶35、6∶30起床的都有).教师又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你愿意把你喜欢的钟面或表面上的东西画下来吗?”学生各显神通,迫不及待地画了起来.有画时针、分针和秒针的,有标上12个数字的,也有的添加了一些动物图案的,一幅幅作品很快诞生了.孩子们争着展示自己的作品,津津有味介绍自己的佳作.在这热烈的气氛中,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进来,激发了探究欲望.

又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立即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下雨”“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不下雨”“可能又会变晴了”“可能会打雷”……教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通过这一生活情景,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二、自主探究,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地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不要受教材的束缚,要学会灵活处理教材,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有趣而有意义,真实而有价值.

如在教学“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前,根据我班学生曾经组织去过我市梅岭风景区春游这一生活体验,我设计全班学生坐校车去梅岭风景区旅游这一情境,用课件出示例题:我们坐的校车从学校出发,每小时行驶30千米,经过了2小时,我们到达了梅岭风景区,你们能算出学校到梅岭风景区有多远吗?通过探索、交流,学生个个热情高涨,很快就认识到知道速度和时间就可以用乘法计算出路程,从而掌握并运用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这样的教学就是把数学知识用到生活当中,不仅为学生提供鲜活而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使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和愿望得以实现,而且有利于新知的掌握,从而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数学.

由此可见,问题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已经积累的各种策略,使他们能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去思考、解答.生活中有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如果把它们适当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为他们提供观察、思考、分析、实践的机会.

三、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每天吃多少米,用多少水,耗多少电;学习长度单位后,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长度单位;学习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方的和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这样,学生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开阔数学视野,深化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了“人民币的认识”后,可以设计“一个小小超市”的活动课,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每组中由两名学生当营业员,其余几名学生当顾客,并准备各种面值的学具纸币若干(学生有卖学习用品的,有卖食品的,有卖玩具的等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样,在买东西、付钱、找钱的过程中,学生将人民币的换算知识,以及计算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提升了能力.再如,在教学“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一个课外实践活动: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量一量家里的家具、电器等,自制一张表,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里面.让学生将所学的测量方法在生活中得以应用(以后家里买家具或者装修房子的时候,运用这些知识可以帮家里一点小忙),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在.

四、课外知识拓展,作业设计生活化

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课外作业的设计.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应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这些作业,应涉及阅读、收集整理、手工制作等多项训练,且富有一定层次性,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尝试等活动,可加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如学习完“年、月、日”后请学生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做一个自己需要的年历;学习了“利息”的知识后,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多少本息.这样,学生搜集信息、加工信息、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都是学习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此外,教师还可在日常学习中灵活引进一些实践作业.如学习完“比例尺”的知识后,让学生绘制“我给未来的校园设计平面图”“我给生活小区设计平面图”等等,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设计作业.或许学生设计的图表内容的丰富和社会关注程度会令你感叹!这样,课堂教学不再封闭,而是越加变得精彩纷呈.

责任编辑 罗峰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