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琼 杨映文
为了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成功过渡,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加强各种类、各层次职业培训,全面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专业技能素质,成为最明智的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改革,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劳动者素质提高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目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不容忽视。为了解决“技工荒”与“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措施。笔者拟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论述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科学性、可行性。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
是成本效益原则的直接体现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以地方投入为主”一直以来是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特点,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为当地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要进一步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又一次强调了我国职业教育“地方投入为主”的政策。
在讲求“成本效益”的市场经济社会,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发展当地的职业教育,自然希望职业教育反过来能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得到地方经济大力支持的职业教育应该、也有义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设置专业,同当地企业合作,培养出大量的发展本地经济用得上的高素质劳动者,使当地社会从职业教育投入中直接获利。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
可为职业教育节约投入成本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既符合“谁投资、谁受益”的成本效益原则,也确实能为职业教育节约投入成本。首先,我们知道,大凡办得较好的职业院校在设置本院校的专业、课程之前,一般都对其面向的市场人才供求、兄弟院校(尤其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兄弟院校)的相应情况等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繁琐的事情,也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职业教育能坚持主要面向地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设置专业、开设课程的话,其市场调查的范围就可大大缩小,与之相应的市场调查等方面的开支也将大大降低,这能为职业院校节约一大笔开支。
其次,如果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倾向于面向全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话,毕业生毕业时就要与全国的毕业生竞争。相反,如果各职业院校根据自身优势,针对地方经济发展趋势设置课程,并就地解决学生的实训、实习的话,不但可实现学校同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还可为学校、学生节省诸如联系实习单位费用、因实习等产生的差旅费以及职业院校建设实训基地、中心的费用等。
另外,随着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度的增加,毕业生就业成本正呈直线上升。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504名毕业生中,过半学生求职成本高于1000元;其中28.62%的学生就业成本超过2000元,花费在1000~2000元之间的占到23.4%,有的甚至高达10000元。如果各职业院校根据自身优势,针对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的话,学生毕业时就会在相对较近的地域就业;有的甚至还没毕业,就业单位就已基本确定。这样,不但可减轻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负担,节约学校就业指导成本,还可为毕业生节约可观的就业成本。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可给个人
和地方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根据市场经济相关理论,只有某项目的预期收益大于或最起码等于其预期成本时,投资者才会选择对其投资;投资的多少、投资时间的长短通常依利润的多少及变动决定。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证明,投资职业教育可获得不错的收益。
(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可提高个人的教育收益率
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市场性,决定了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必须付出一定数额的个人成本。由成本效益计算方法可知,投资职业教育的个人收益等于接受过职业教育者的总收入与未接受过职业教育者的总收入之差,如果两者之差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为正,则说明投资职业教育是可选择的合算事情;反之,则说明投资职业教育是一件不合算的事情。根据中华英才网《英才薪资调查》的数据,经相关计算可得出:从净收益角度看,我国高中毕业生(正常年龄是19岁)接受高职教育者比直接进入劳动市场者的人力资本要高118211.9元,这使得平均寿命为70岁的人的持久收入(19-70岁间每年)提高4517.73元;我国初中毕业生(正常年龄是16岁)接受中职教育比直接进入劳动市场者的人力资本要高6634.53元,这使得平均寿命为70岁的人的持久收入提高2477.16元。所以,高中毕业后(19岁)选择高职教育,初中毕业后(16岁)选择中职教育比直接进入劳动市场更合算。
以上论述说明,不管是投资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可给个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如果当地职业院校能切实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等设计专业和课程,承担起为当地经济建设前瞻性培养合格中高级技能型人才重任,毕业生一毕业就能在离家较近的范围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样,不但能使教育个人投资者省去异地实习来回的差旅费、找工作时的各种开支,还可节约毕业生工作后通讯、交通等方面的开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个人投资者的教育收益率。
(二)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可提高社会的教育收益率
研究数据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收益率(1996~2004年)增长速度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本科以上教育的1.1倍和2.0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均经费总平均值(取成人高校值)增长速度(1994~2003年)仅仅是普通高校的1.3倍;中等职业教育的收益率增长速度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普通高中的1.2倍和3.7倍以上,而中专生均经费增长速度还不足普通高中的1/2。因此,我们很容易得出:职业教育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但要比投资筑路、发电、建水坝等收益时间长且收益率高,而且比投资普通高中、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的收益率要高。
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各方面人才已相对饱和之际,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较成熟地区从各方面帮助经济薄弱地区、职业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地区,帮助这些地区的职业院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趋势、特征等设置专业、开设课程,为当地经济建设前瞻性地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无疑可极大地提高各级地方政府投资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走好改革开放“第二步”的最佳选择。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成功范例
在全国开展职业教育改革中,涌现出了许多“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成功典范,它们用事实证明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可行性。
湖北宜昌市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目标,各县市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促进了农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仅长阳县2005年就组织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万人次,推广农业示范项目55个,推广面积达138万亩,辐射3万多农户,为农民创收2000多万元。
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不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责,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由该院选育的威优64、威优48、金优402等杂交水稻系列组合,在全国16个省(区)推广,累计种植面积4亿多亩,增产粮食400多亿公斤;该院还在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区)10县市制种3万多亩,创产值8000多万元,使5000多户农民脱贪致富。
像湖北宜昌、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成功范例在全国数不胜数,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想地方之所想,急地方之所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并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需要各方通力合作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性成就;但要想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地方经济的腾飞,还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首先,地方政府应更主动、自觉地承担起大力发展当地职业教育的重任,根据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加大对职业教育各方面的投入。尤其对那些必须由学校购置解决的教学硬件,当地政府应首先设法尽快满足;其次,地方政府还应根据学校的师资现状与师资理想状况的差距,投入必要的经费,用于加强职业教育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准备合格的教师队伍。
其次,地方职业院校应大力改革。职业院校不但要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研究当地情况,始终保持和当地各界的“零距离”接触,综合各界要求,确立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方向。职业院校还要时刻保持对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同类院校的高度关注,及时了解它们的专业开设、课程设置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保证职业院校的专业学科结构既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又紧跟时代步伐,使学生通过高职教育成为真正的“下得去、用得上、懂理论、能力强”的优秀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更要大力开展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牢固树立“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理念,保持和加强与地方各界的接触,积极参与生产实践、科技攻关,拓宽自己的科研视野;职业院校还要动员、激励全体教职员工参与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并使之长期化、制度化,促进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当地企业的积极配合也不可缺少。当地企业要积极配合职业院校开展各种调查,对职业院校需要的相关数据、资料等要无保留地提供;主动和职业院校研究所需人才的标准、规格要求、计划等,使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专业适应能力较强,为职业院校的实训、实习提供相对合适的场所,缩短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
最后,社会各界都应加大对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成果宣传,加强有关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法律制度建设,使那些一心向往发达地区的毕业生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定位,逐渐转变大众的教育观和择业观,使用人单位的用工、学校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有法可依;使学生的各方面权利都得到应有的保护,从而促进用人单位、职业院校、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军.求职成本:从100到10000[J].教育与职业,2007,(5).
[2]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3]肖化移.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思考[J].职教通讯,2003,(9).
[4]覃照.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7,(18).
[5]罗德发,等.向辉煌策马——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纪实[N].怀化日报,2008-06-11.
作者简介:
谢海琼(1969—),女,湖南邵东人,湖南省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杨映文(1964—),男,湖南绥宁人,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人大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