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香
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寻找一切可以涂画的工具和材料,在墙上、地上进行涂鸦,这是童真、童趣的自然流露,也是儿童旺盛生命力的真实体现。毫无疑问,儿童很需要美术,美术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儿童成长和自娱的重要实践活动。《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告诉我们,美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老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可是,目前的美术课教学还存在着过分突出和强调机械的模仿现象,偏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掌握。“你教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现象还存在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没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我想就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长久以来,有的老师已习惯了让孩子欣赏范画、临摹范画。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是闭门造车,孩子们仍是大多坐在教室里,按老师的要求,手握画笔,并不敢大胆地在纸上涂涂画画,缺少创意,个性难以得到张扬。而实际上,孩子们的涂涂画画包含着积极的视觉形象思维,正如马克思·德索认为的那样,儿童绘画时,决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写,而是在表现一个整体的世界。因此,在绘画指导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儿童以自由,腾出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心、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儿童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对策:每个孩子的年纪不同,他们对所表现出来的画面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我认为可以采取低“导”、中“扶”、高“放”的指导手法。
一、低(年级)“导”
低年级的绘画课是美术教学之基础。学生对美术才刚刚认识,是凭着先天的兴趣在学画画。这时候如果引导不好,关系到学生今后在美术方面的发展。因此,低年级的美术课要选择一些活泼的方式启发学生,以提高学习兴趣。老师选择方式时,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不能分出“好生”和“差生”,要是在一年级就开始认定“差生”,这样会形成定势,会让一个智力开发晚或不善言谈的孩子承受“差生”的压力;其次在选择内容上要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所教的内容用孩子的口气、动物的口气、卡通的口气等,使孩子乐于接受,轻轻松松学到绘画知识,掌握画画技能、技巧。比如《泡泡乐》这一课,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引导学生用吹“泡泡”游戏来展开教学——认识圆形,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圆形的特点,并懂得搭配颜色的相关知识,学生就会在游戏中快乐学到知识。假如教师一上课就来揭题“画圆形的物品”,学生整节课老老实实坐在位置上,拼命回忆圆形的东西,然后一个一个画出来,这样的教学安排就会枯燥无味,学生的兴趣怎么会持久呢?
二、中(年级)“扶”
中年级学生对事物具有了一定的评判能力,他们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独立性增强,因此他们回答问题时的思路较广,受外界控制力减小,有了自己的绘画表现方式,而且表现的方式更为多样。因此,在中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有目的地抓住教学重点展开教学活动。比如表现“风”这个题材,我观察两位老师的教法,其中一位采用课堂讲授式:先给学生做示范,然后就让学生画。评价时,只是跟范画对比,画得“像不像”、“好不好”;另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利用课外时间去“寻找风的足迹”;然后在课堂中让孩子们自主交流。作画时,老师只是讲了一下构图要点,就让学生自由发挥。由于学生热情很高,很快就创造出风的各种表现方式,完成的作业形式各样,丰富多彩。作品评价时,老师拿出一些优秀作品,引导孩子自己去比较,找出作品中的不足,再相机讲解一些绘画技法,这样学生的画画水平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可想而知,第二位老师所教的学生作品充满了灵气,想象力丰富。当然,我们不能说第一位教师讲授的方式就是错的,可为什么收效甚微呢?很显然,是她忽视了孩子作画是画其所知,忽视了引导孩子观察与体会、忽视了儿童的“心灵感悟”。老师要在课堂上还给儿童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对所观察到的事物加深印象,有利于绘画过程的实施。
三、高(年级)“放”
高年级学生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或是质疑、解疑能力,都比较强。他们的自律意识较好,思考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师在指导中,只需在一些人物造型、形象设计、构图等方面略做点拨即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应是无拘无束的,要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得好:“……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身上那些意识的东西成为自觉意识到的东西,而学生通过不断地向老师提供新鲜的经验,提供能够从本能中吸取能量的象征,反过来也扩大和拓展了教师自觉意识的领域。”不言而喻,教师是创造性教学的母体,只有教师具有开放型的教学观,形成开放型的教学体系,确立开放型的人才教学目标,建立开放型的教学内容,组织开放型的课堂结构,选择和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才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