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东 解艳霞
摘要:从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首次制定到2006年再次修订(2001年首次修订),债务重组再次回到了1998年债务重组的层面上。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回归。从与债务重组相关的基本理论出发,运用近三年沪市ST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债务重组准则变更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债务重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084-02
一、引言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组成)。其实,从1995年财政部就成立相应项目组着手制定债务重组准则,并于1998年首次颁布了债务重组准则(199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颁布了(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债务人的重组收益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确认为资本公积。对于实务抵债业务(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计量属性选择)从公允价值到引进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该项制度于2007年1月1日实施了第二次修订,并且2007年的修订回到了1998年制定的会计准则上来。面对此情形,我们不禁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债务重组的反复的修订?
2.既然2006年的债务重组准则又回到了1998年层面上,那么2001年的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是否还有现实意义或者说它的变更是否合理?
3.财政部修订的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有什么初衷?到现在是否实现了它的初衷?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项会计准则的制定必然对经济产生影响,那么质量高的会计准则当然会更好地为经济的发展服务。葛家澍先生(1999)认为符合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特征有:
第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在理论上应当运用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基本达成共识的那些概念。第二,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原则上应当符合所有的质量要求。而最重要的质量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公允性与充分披露。第三, 可靠性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最重要的属性。公允性和充分披露是可靠性的组成部分。(在1999年之前我国具体准则只有8份,仅仅从数量上看它也是不能满足高质量准则要求的)
财政部于1998年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符合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但是由于当时我国的产权生产要素市场又不很成熟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所以,出现了大量的ST、PT公司滥用债务重组以期获得摘帽、摘星,一时之间造成了市场的混乱。郭少明、张捷飞(1999)认为,无论是债务人,还是债权人,只要发生了债务重组,而不论发生地金额有多大,都应该对其进行披露,因为债务重组并非企业经营中的正常事项,它一方面表明债务人发生了财务危机,资金周转困难;另一方面表明债权人的债权资产的流动性和质量都存在问题。这些都是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信息,都应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加以揭示。
之后2001年财政部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的重组收益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确认为资本公积。对于实务抵债业务(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计量属性选择)从公允价值到引进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它在防止企业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程海燕(2001)认为:总的来说,(2001)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对近年来会计报表真实可靠及大部分绩优公司来说是正面的,对会计报表不够真实或大部分绩差公司,尤其是T类公司来说是负面的,加大了这类上市公司的重组难度,使不合格的上市公司及时地退出股市。
罗玮等(2008)对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了1999年和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重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重组后公司长期业绩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变更抑制了公司运用债务重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使得重组公司的长期业绩更好。
卢婧(2005)运用Lgo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发现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行为与免摘牌或保配股资格的盈余管理动机有关,并且1998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诱致了上市公司采用新的利润操纵手段,由此证明了会计准则制定者提出的对(2001)《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原因确实成立。
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再次修订,引起不少人的担忧,担心“赶集”现象再次发生,大量ST、PT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以利用债务重组收益摘星、摘帽。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早在2004年,深沪交易所对ST、PT上市公司的摘星、摘帽条件进行了重新规定,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正值。因而在这个规定之下,债务重组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将会直接从净利润中扣除。程海燕(2001)调查发现:当借助债务重组实现快速扭亏受阻时,有PT公司采取了资本公积弥补亏损的对策。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规定的债务重组利得不计入资本公积,至少在债务重组层面规避了利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的现象。财政部在修订(2006)会计准则时主要有两个初衷:一个是要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个是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财政部会计司与有关方面通力合作,采用“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工作方式,跟踪分析了每一家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通过企业会计准则中若干会计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通过企业会计准则形成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有助于促进投资者可持续投资;(3)通过企业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与等效, 为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和投资奠定了基础和平台。可见财政部的初衷基本上达成。
三、数据分析
本文以清华大学金融研究数据库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收集的沪市2007年发生债务重组的ST公司作为分析样本。笔者认为,债务重组变更是否有意义(长期来讲对于上市公司是好还是坏),主要看发生债务重组的ST公司的净利润在以后年度里是否连续为正值。这是因为债务重组的目的是让企业继续存活下去,那么只要利润为正值,那么它就有持续经营的希望。假设1:如果2007年获得大量债务重组利得的ST公司,当年净利润为正,尔以后年度经营业绩一年比一年差,甚至有部分公司盈利的第二年净利润就为负值。那么债务重组变更对于ST公司又有多大意义呢?
2007年一共有41家沪市上市公司发生债务重组,以ST公司所获得的债务重组利得总额前10家的近三年净利润为例:ST金化等10家公司,2006年(合并)净利润八家为负(除ST浪莎和ST筑信),2007年(合并)净利润全部为正,2008年(合并)净利润6家为负(分别为ST金化、ST源发、ST石岘、ST筑信、ST长信、ST新天)。可以看出,2007年债务重组利得总额前十家净利润都为正,而到了2008年部分公司(6家)的净利润又为负,可见债务重组利得并不是盈利能力提高的表现。
以ST公司债务重组利得占净利润的比重大小作为排序标准,债务重组利得占净利润前十名为例:ST新天等10家公司,2006年(合并)净利润全部为负,2007年(合并)净利润全部为正,2008年(合并)净利润5家公司为负(分别为ST新天、ST黄海、ST长信、ST金瑞、ST源发)。2008年净利润为负的这5家公司笔者认为,很难摆脱戴星、戴帽的困境,尤其是在扣除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四、结论及研究局限
所以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如果ST公司在获得重组收益的当年及其以后几年里净利润能够连续为正值,那么说明债务重组准则的变更对于ST公司本身来说就是有实际意义的(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讲)。也就是说通过债务重组,ST公司经营业绩逐年上升,ST公司就有翻身的机会,也可以继续为当地的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反之,则意义有限。而我们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为了与国际趋同,也要考虑适合我国的国情,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发展经济着手。这样才更有实际意义。
由于新准则执行不到三年,所以仅仅采用2006、2007、2008三年沪市ST公司的利润作为分析的样本。如果在后续研究中,2009年沪市ST公司的净利润作为样本,我们所看到的利润变化表就会更明了。加之只采取了沪市的ST公司的数据,而未利用深市ST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会计研究,1999,(5).
[2]刘玉廷,王鹏,崔华清.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J].会计研究,2008,(6).
[3]许文静.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变革分析及实施效果评价——基于沪市ST公司2007年年报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9).
[4]罗炜,王永,吴联生.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J].中国会计评论,2008,(6).
[5]谢德仁,张高菊.金融生态环境、负债的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12).
[6]郭少明,张捷飞.小议债务重组会计的几个问题[J].财会月刊,1999,(10).
[7]卢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盈余管理[D].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系:硕士学位论文,2005.
[8]程海燕.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J].财会月刊,2001,(16).
[9]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3).
[10]郑庆华,赵耀,等.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杜 娟]